美文网首页
草堂荐文 || 读《檀香刑》有感

草堂荐文 || 读《檀香刑》有感

作者: 春风草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07:21 被阅读0次

    读《檀香刑》有感

    安徽省枞阳中学614班  周万丽

    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孙丙就是这样伟大的。

    据高密县志记载,1897年,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了《胶澳租借条约》,为尽快把山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以便掠夺山东内地丰富的矿产,以低价收买农田,贻害无穷。孙文在绳家庄召开大会,在其组织发动下,抗德队伍迅速扩大,风潮波及108村,正在保护修路的清兵,见人多势众,常为保护德国人抗击抗德队伍。孙文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被害,清廷下令不准收尸。

    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高密县留有祭文“兵联祸结,民遭蹂躏。先生身为农民,性朴少文,怀义自奋,不忍坐视。……汹涌之气,声震一时。”孙文的形象在《檀香刑》中引申出了一个孙丙。孙丙,因在侵略者眼中的“叛逆”而不得善终,在众心中却因伟大而留名。妻离子散,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有人怨他的反抗引来了灾祸,有人骂他克妻克子还要连累一女孙眉娘。他用肉体尝到了世间最毒“檀香刑”,他用性命诠释了“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的民众麻木之因,清兵无能而惨绝人寰。

    檀香“刑”:檀香木浸香油自谷道穿通脖颈,其间喂以参汤保犯人在预计的期限死云。

    全书充斥着血腥的杀人手段,却在呈现一个恐怖事实。从暴力美学的角度看来,文中篇幅浩荡地描绘了一幅杀人场景。正如余华的《兄弟》,对宋凡平被群殴致死的场面,不惜篇幅,让人得以鲜明地感受到那种惨烈,让人深切地悲恸于政府的麻木不仕。“弱肉强食”给人以警醒。

    书中还有不同于《丰乳肥臀》的浪漫风情。孙丙女孙眉娘美而媚,孝而狠。她美,所以知县为之倾心;她媚,所以她不安于现状,借此惹来了麻烦也在必要时疏通了关系;她孝,她没有因为父亲之前的无情和当时的落魄而置若惘闻,她四处求人,甚至最后的为父报仇;她狠,她不惧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赵甲……她被称为“狗肉西施”,她本性的纯良,使即便她的不守妇道也变得可以理解;刀子行为的刚正气概,使得即便她身为女人也变得可歌可泣。

    疯疯癫癫的赵小甲,却又是重情之人。然而他的形象既是让人喜又能惹人悲。亲手危害自己的岳父,成为清政府一样无知的德人的帮凶。他无知,清兵也无知,他乐在其中,清兵也其乐融融。

    做为赵小甲的父亲,赵甲有太监的尖酸刻薄,有杀人为“乐”的惨无人道。做上了刽子手最高级别的姥姥,他嗜血成性般地迫切,想出各种手段去残害“犯人”。这是要提到,犯人之所以称为“犯人”,只因叛逆了统治者的想法和自作为,至于是否违背道义是不确定性的。然而,在刽子手的眼里,不所谓人命。第一次深知“凌迟”的残酷,第一次认识“阎王闩”的妙处。杀人,在赵甲眼里是唯命是从的坚守法律,在当时统治者以及外国人眼中,是美的享受,戏剧性的喝彩。然而,在莫言的笔下,是一帮无知人的苟同与正义者的谴叹。

    “荷塘里没有了荷叶田田,有一丛只是散乱地长着,也许是前面那佃工厂不断释放的酸腐气味影响了荷花生长的兴致。”就好比文人笔下描绘的荷塘景色,也正如句意所指,如若身处污浊之境,何来高洁呢?然而,孙丙站出来了,也总会有几个同他一样的人站出来。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境地里,敢于拼搏,才可能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苏轼站着的曾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并驾齐驱。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高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那时候,人生如梦,却还酹不了江月。蔺相如一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十分讽刺地对比出了在外人入侵,清兵为求自保而残害国民的丧心病狂,虚与逶迤。

    以前因为电影《红高粱》的强大震撼力,看出莫言作品就如中国乡土文化的栖息地,转头来再读《蛙》《天堂蒜薹之歌》,道尽了人生百态,既深入人心又荒唐至极。如今至此,终不及《檀香刑》给人的深深震撼,荒唐的刑罚中可见尚存的正义,浪漫的感情中裸露出人性的不堪一击。

    刚柔并济。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间的暖意;柔软,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体贴入微。这才会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心性,才会催生出“清风徐来,花自盛开”的前提准备。

     指导教师:吴成恩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草堂荐文 || 读《檀香刑》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tv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