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德育,是“没有德育”的“德育”

最好的德育,是“没有德育”的“德育”

作者: 梧桐雨_ | 来源:发表于2023-04-01 23:01 被阅读0次

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课,最大的感慨是:这样当老师真幸福,当李老师的学生真幸福!师生之间互相成全,共享美好!这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最好的诠释吧!

静下心来细想,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也能这样幸福的成长?如何让我们的老师也能这样充满激情的爱学生?李老师的哪些思想、做法可以给我们启发的呢?现梳理如下:

一、行为示范,用人格育人。

要求学生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

李老师说:“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要求学生做的,教师必须要做到。”李老师他所在学校周一朝会升旗,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站得整齐、笔直,还安静专注。但是,旁边的老师却三五成群,交头接耳。很明显,要求学生做的,老师却没有做到,让学生如何去学?在学校这样一个育人的环境里,每个举动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教育影响,老师在这里扮演了一个反面形象,有学生肯定会想:要求我们要严肃认真,为什么老师却可以那么散漫随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后,李老师迅速做出了调整,每周的朝会时,老师单独排成一列,整齐、安静,给学生一个最好的示范,我想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将会是深远的。

现在想想我们教师的各种行为,有哪些是在同样做着反面形象的呢?比如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可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要求学生要有秩序意识,要排队,要讲先来后到,可是在做核酸检测时,为了便利却不顾学生那等待的眼神插队;教育学生要讲诚信,要实事求是,可为了各种检查却做着各种摆拍、形式化的宣传……

教师要真正为学生着想

很多学校墙上赫然写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可是,学校很多的规定、要求其实不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而实施,而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甚至是为了完成上级领导的要求。为此李老师讲了他当校长时的一次文艺表演,本来为了节省时间,更加安全有序,每个年级只选出一个班级进行表演。但是有一个学生来反映他们排练了一个月的节目淘汰了很伤心,问能否给一个展示的机会。李老师为此想到,我们的活动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管理的便捷,还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李老师选择取消了竞赛,变成了全校各班的展示,获得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可。

李老师还讲了他们学校的运动会入场仪式,一改以往走方阵的形式,而是让每个班自由发挥,结果呈现出一种精彩纷呈的景象,成为孩子们创造能力得于发挥、并收获幸福快乐的最佳载体。所以,我们要时刻铭记,学校组织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育人,是为了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

二、和谐关系,用心灵育人。

李老师说:“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是最好的教育。”因为这样的关系是民主的,是轻松的,是积极向上的。可以让学生产生依恋,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的引导就可以发挥最好的教育效果。是不是和学生打成一片就会产生最好的教育呢?李老师说,不是的,而是要蕴含教育的、体现平等的、充满互动的、彼此信任的、持续稳定的关系才能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如何做能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

和学生过积极向上的生活。

“德育的最好方式是融入生活,德育的最佳效果是化作人格。”李老师在带未来班的时候,经常和学生“泡”在一起,他们一起去森林探险,在山上露营,一起在草地上摔跤、学狗叫,一起在李老师家包饺子吃……李老师就是这样和学生完全融入在一起,用童心去滋润童心,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李老师和学生一起创作“未来班”的班歌,写信让李谷一老师作曲;李老师给每个同学写信,用心沟通交流;李老师和学生一起去乡下看望辍学的学生……与老师一起参加一个个充满挑战的、有爱的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同学。在这样一种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完美的人格就会产生强大的教育力量。

向学生寻求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有缺点,或者都会犯错误。我们要善于向学生寻求帮助。这样做一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正平等地对待他们,能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二是能发挥学生的智慧,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李老师讲了一次他因学生犯错而用过激语言批评学生,而对学生造成一定伤害,最后学生写信指出他的错误,李老师让学生把这封信贴在教师后面,让大家来监督他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的事。另外,为了提高自己语文的教学水平,李老师每半期会搞一次教学调查,了解自己上得最不好的课,布置的最差的作文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感受到教师的谦虚,而且自然而然地知道了每一个人都要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地发现错误并改正,才不会盲目自大,才能不断地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当我们遇到教育难点时,不妨向学生寻求帮助。很多时候,学生做得都比我们成人好。我们要无限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智慧与潜力,相信学生的真诚与胸襟。

三、因材施教,用智慧育人。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某一方面是自己所擅长的。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存在即道理”。所以,李老师说,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因材施教。李老师曾经同时带过全届学习成绩最好和最差的班级,面对优生,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大的超越。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更高远的人生目标,这样他们可以走得更远。而对待成绩差的学生,就没有必要逼着他读书,而是可以发现他们所擅长的方面,并引导他们扬长避短,把优点与爱好变成自己的人生事业,这样就让每个人都努力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把学生当成研究对象。

李老师把成绩最不好的那个班的学生当成自己的研究对象。每天布置四个层级的作业,测试时出四套不同难度的试卷。试着让处在每个程度的学生都能触摸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好的展现,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功感,进而更有信心让自己进步。同时,在生活中,李老师与每个同学,特别是特殊的学生谈话、聊天、记录,以此来发现他们的特点,找到触发他们奋发努力的激活点,进而为每个同学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当我们把学生当成研究对象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多一份理性,少一些抱怨。就会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无奈。当我们深入研究的时候,很有可能找到解决系列教育问题的方法。

“德育的关键,是德育者本身的素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作为孩子的父母,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不断学习、成长、精进,这样才能成为孩子最好的镜像,这样的处事态度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当每个人都能那么积极的、向上的、善良的时候,都能与学生一起过上积极向上的生活的时候,就能真正实现“最好的德育,是‘没有德育’的‘德育’”的境界。

相关文章

  • 德育框架

    - 德育和德育过程 -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 - 德育途径和德育模式 关键问题: 是何 定义、内容、过程规律 思想品...

  • 德育培训贴:中小学德育内涵及特征解读

    德育培训贴:中小学德育内涵及特征解读 什么是德育? 不能窄化德育,也不能泛化德育。 德育≠政教(纪律、卫生、安全)...

  • 以四年级为例,谈跨学科德育深度融合

    个感受,各地区的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得科学、合理、规范,德育目标明确,德育途径清晰,德育载体丰富,德育形式创新,德育评...

  • 保护孩子的“德”,是多么重要!

    今天读到李镇西老师的文章《“没有德育”的“德育”才是最有效的德育——关于德育的随想》,让我这几天惴惴不安的心更加不...

  • 学校德育工作

    德育管理精细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方法多样化,德育途径网络化,德育活动课程化。

  • 让“生活教育”走过来 ——中学生德育的途径探索

    现代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

  • 今日打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1.德育的途径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我国学校的德育途...

  • 无处不在的德育

    通过网路培训,我认识到了德育的复杂性,它不但包括直接德育,也包括间接德育与隐性德育。所谓直接德育,就是简单直接的教...

  • 【教育散步】我心目中的“素德育”(省行知杯论文特等奖)

    【摘要】 素德育,是基于当下德育流弊而提出的,是去伪存真、去表就里、去繁就简的德育,是对德育的原点回归,是真实而本...

  • 德智体

    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 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 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 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 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 美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德育,是“没有德育”的“德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ul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