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生活社
《幸福生活的“哲思”》

《幸福生活的“哲思”》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23-10-20 21:43 被阅读0次

《幸福生活的“哲思”》

一寸土地一头牛羊;一袭素衣一亩薄田;一杯清茶一日三餐;一个老婆一张木床。

一天过完,无非日升日降;一生过完,无非有吃有穿;一人过一天简简单单;一人过一生平平安安。

幸福的生活就是这么的简单,它不会因为我们的贫或富而改变,它只随着我们自己的思想在转变。幸福,其实就是能让你觉得你最开心的生活方式。

一、世间趣味

世人的趣味,正像对各种问题的意见,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人人都会注意到的明显事实。

即使见闻极端狭隘的人也可以在他来往的小圈子里发现趣味的不同,甚至在那个小圈子里的人所受到的教养和早年吸收的偏见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不例外。

至于那些能够扩大眼光纵观异国和远古的人,对这方面的千歧百异龃龉矛盾就更会感到惊异了。

我们往往把一切与自己的趣味和鉴赏力大相径庭的看法贬斥为“野蛮”,但转眼就发现别人也把同样的贬词加在我们身上。

最后,就连最傲慢自信目空一切的人也会出乎意外地觉察到,各方面都是同样自以为是,面对纷纭争竞的好恶,不再敢肯定自己是一定正确的了。

虽说这种趣味的差异是漫不经心的观察者也会注意到的,但只要仔细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实际上的差异比看来还要大得多。

人们对各种类型的美和丑,一般议论往往相同,而具体感受则互有歧异。

每种语言里都有些表示谴责和表示称许的名词;这些名词在用同一语言的人们手里必然会得到一致的应用。

优美,恰当,简明,生动,这些是众口交赞的;虚夸,造作,平庸,浮艳,这些是齐声申斥的;但一遇到具体例子,批评家之间这种貌似一致的情况就消失了;我们发现他们赋予同一说法的意义是远不相同的。

科学和理论问题情况则恰恰相反;在那些领域里,人们意见的歧异往往是对一般,而不是对具体;往往看来悬殊,而其实不然。

把名词解说清楚之后时常就没有什么可争的了,结果论辩双方会惊愕地发现他们吵了半天其实意见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想找到一种“趣味的标准”,一种足以协调人们不同感受的规律,这是很自然的;至少,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定论,可以使我们证实一种感受,否定另一种感受。

然而有一派哲学却认为我们这种企图全是妄想,因为“趣味的标准”永远无法找到。

据那些哲学家说,判断和感受截然不同,一切感受都是正确的,因为感受纯乎以自己为准;只要一个人意识到有所反应,那就是真实的。

但是理智上的决定则不能认为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需要以外物——即:实际情况为准;这样一衡量,显然它们不可能都符合。

假使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一千种不同意见,其中只有一种,也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真实的;唯一困难在于如何找出并且认识这种正确意见。

相反,同一事物引起的不同感受则都是正确的;因为感受并不体现任何事物的内在属性;它只标志事物与人的心灵中间的一种合拍状态或联系;如果这种合拍状态实际不存在,那么根本就没有产生任何感受的可能。

美就不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内在属性,它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每个人只应当承认自己的感受,不应当企图纠正他人的感受。

想发现真正的美或丑,就和妄图发现真正的甜或苦一样,纯粹是徒劳无功的探讨。

根据不同的感宫,同一事物可以既是甜的,也是苦的。

那句流行的谚语早就正确地教导我们:关于口味问题不必作无谓的争论。

把这个道理从对饮食的“口味”引申到对精神事物的“趣味”是很自然的,甚至极为必要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发现常识尽管在多数情况下与哲学相互抵触,至少在这问题上,二者竟得出一致的结论。

到此我们已经尽力给趣味确定一个标准,借以协调人类歧异百出的反应了;但是还有两个差异的来源,虽说不能完全抹杀美丑之间的界限,却可以影响我们褒贬的程度,使之有所不同。

一个是个人气质的不同;另一个是当代和本国的习俗与看法。

趣味的普遍原则是人性皆同的;如果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判断,一般总可以在鉴别力的缺陷和败坏里找到根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偏见,或缺乏训练,或不够敏感;最后终归还可以举出正当理由肯定一种趣味,否定另一种趣味。

但如果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都截然不同,而双方又都没有毛病,因此没有抑此扬彼的根据;在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的看法不同就无法避免,硬要找一种共同标准来协调相反的感受是不会有结果的。

二、幸福要素

很少人能够快乐,除非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大致能获得与他们在社会上有关系的人的赞同,尤其是和他们共同生活的人的赞同。

友好的环境,几乎为每个人的快乐都是必需的。

当然,大多人都处在同情的环境之内。

他们青年时习染了流行的偏见,本能地承受了周围的信念和风欲。

但有另一批少数的人物,其中包括着一切有些灵智的或艺术的价值的人,绝对不能取这种俯首帖耳的态度。

假定有一个生在小乡镇里的人,从幼年起就发觉在他精神发展上必不可少的东西,全都遭受周围的白眼。

假定他要念一些正经的书,别的孩子们就瞧不起他,教师们告诉他这类书是淆惑人心的。

假如他关心艺术,伴侣们就认为他没有丈夫气,长辈又认为他不道德。

假如他渴望无论怎样体会的前程,只消在他的集团里是不经见的,人们便说他傲慢,并说对他父亲适配的事应该对他也适配。

为了这许多理由,在多数具有特殊价值的青年男女,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不快乐的时期。

假如要真正的幸福成为可能,那必须找到一些方法来减轻公众舆论的专横或逃避它,而且借助了这个方法,使聪明的少数分子能彼此认识而享受到互相交往之乐。

在好多情形中,不必要的胆怯使烦恼变得不必要的严重。

公众舆论对那些显然惧怕它的人,总比对满不在乎的人更加横暴。

狗对怕它的人,总比对不理不睬的人叫得更响,更想去咬他;人群也有同样的特点。

要是你表示害怕,保准你给他们穷追,要是你若无其事,他们便将怀疑他们的力量而不来和你纠缠了。

例如,衣冠不整,或是不肯读优秀的书等等。这一类的背叛,要是出之于不拘小节与和悦的态度,出之于自然而非挑衅的,那么即使最拘泥的社会也会容忍。

久而久之你可取得大众承认的狂士地位,在别人身上不可原恕的事情,在你倒可毋容禁忌。这大部分是性情温良与态度友好的问题。

守旧的人所以要愤愤然的攻击背弃成法,大半因为他们认这种背弃无异是对他们的非议。

假如一个人有充分的和悦与善意,令最愚蠢的人都明白他的行为全无指责他们的意思,那么很多违反习俗之事可以得到原谅。

然而这种逃避物议的方法,为那般以趣味或意见之故而绝对不能获得周围同情的人,是没有用处的。

周围的缺少同情,使他们忐忑不安,常常取着好斗的态度,即使他们表面上证明,或设法避免任何尖锐的争执,也是徒然。

因此,凡与自己集团中的习俗不和谐的人,常倾向于锋芒外露,心神不安,缺少胸怀开朗的好心情。

这些人一旦走到另一个集团,走到他们的观点并不被认为奇怪的派别中去时,他们的性格似乎完全改变了。

他们能从严肃、羞怯、缄默,一变而为轻快和富有自信;能从顽强一变而为顺易与;能从自我中心一变而为人尽可亲。

畏惧舆论,如一切的畏惧一样,是难堪的,阻碍发育的。

只要这种畏惧相当强烈,就不能有何伟大的成就,也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所需的精神自由,因为幸福的要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必渊源于我们自己的深邃的冲动,而非渊源于做我们邻居或亲戚的偶然的嗜好与欲念。

三、理性生活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他们赢得的不止是金钱和名誉。还赢得尊敬,理所当然地赢得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信任。

有些彻头彻尾的恶棍死的时候既富裕又有名,但是周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死有余辜。如果教堂里满是参加葬礼的人,其中大多数人去那里是为了庆祝这个小子终于死了。

这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下场,以这样的葬礼告终的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而且我们应该去爱那些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先贤。

有一个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

层次较低的生活也有同样的要求,我们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人们必须拥有跨学科的心态,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

要避免极端的意识形态,因为它会让人们丧失理智。年轻人特别容易陷入强烈而愚蠢的意识形态中,而且永远走不出来。

丁俊贵

2023年10月21日

相关文章

  • 哲思中的幸福生活

    潮涨潮汐,花开花落。蓦然回首,往事随风,浮生若梦!大千世界,一切是是非非都在互相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不...

  • 「哲思征文」“动植物”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什么?

    「哲思征文」“动植物”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什么? 写在前面的话 在“哲思专题《哲思于你》征文...

  • 2017-06-18

    哲思

  • 2017-11-13

    哲思

  • 《冯友兰哲思录》作者: 冯友兰

    。。ISBN:9787545543292 。。内容简介: 《冯友兰哲思录》选取冯友兰作品中关于哲思的经典篇目,如“...

  • 生活处处有哲学(我与简友和大师的对话)

    为哲思专题《哲思于你》2017年4月1日-2017年4月15日征文活动,我写了一篇文章《哲思征文|我的笔名悟三分其...

  • 【48、辛亥哲思】

    六十干支哲思:不同干支组合的哲理思考;每天日更分享,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48、辛亥 辛亥哲思: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

  • 【41、甲辰哲思】

    六十干支哲思:不同干支组合的哲理思考;每天日更分享,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41、甲辰 甲辰哲思: 树欲静而风不息,...

  • 【18、辛巳哲思】

    六十干支哲思:不同干支组合的哲理思考;每天日更分享,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18、辛巳 辛巳哲思: 再多的来回讨论,...

  • 【50、癸丑哲思】

    六十干支哲思:不同干支组合的哲理思考;每天日更分享,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50、癸丑 癸丑哲思: 经过漫长的挣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生活的“哲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wk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