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做的智能硬件与传统硬件在项目初衷上就有不同。后者生产出来是为了卖、是为了收益,更多是面向客户。而前者为了更广的布局与长尾效应所以更多面向用户,为了用户的使用更强调使用的交互体验及改进体验的时效性。这与传统软件公司做一份软件赚一份钱,而互联网企业总把用户体验挂在嘴边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打磨产品的区别是一个道理。
初次接触智能硬件的交互体验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只是凭着自己的同理心,把自己想象成用户去挑错,这补一点那改一下的去填补交互体验缺失。困难不仅仅在于自己是新手业务不熟练的问题上,而是这个市场是刚开创出来的:没有成熟竞品的前车之鉴;没有完整论述智能硬件的理论书籍;更没有所谓的该领域专家。
没有竞品就要多体验身边的各种产品,用户很自然的用一个产品,可能会感到爽,不过用后不会思考为什么能感到爽,反而不爽了他们会各种挑错。而设计者就要职业病搬的多问个“为什么”,为什么使用后感觉不到产品存在,为什么在这里用户感到惊喜,当下是什么场景,使用目的是什么,刚才我使用时那短暂的思考都经历了几个步骤等等,时时刻刻做些设计思维体操。
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书籍就要自己去扩大范围,新鲜的咨询科研成果、论文及相关书籍都要看。信息接收多了会发现里面一致贯通的线索方法和闪光案例,这都是对工作中提升体验的指引和理论依据。
没有该领域专家就多去找人各个不同职位的人探讨,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物会惊奇发现它还有另一个样子,可能这也是本司内头脑风暴会议开很多的原因。但也要保持头脑清醒,认清不同职位与角度的局限性,否则思维逻辑被带走就不再是为用户体验着想的设计师了。正式入职导师就和我说:我们这里没有专家,大家有时也都不知道怎样来体验更好。如果做手机我们找个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诺基亚老工程师来,他见过设计生产的所有坑,能给大家带路,但目前这领域谁也没做过。
在我接手到要负责的硬件产品使用交互时,产品已经上线。硬件产品上线就意味着框架是固定的,硬件的能力范围也是固定的。要在固定的范围里尽可能提升使用过程交互体验,往往需要使用巧劲儿,在不大动干戈的前提下完成交互功能。能在确定硬件前想好未来的功能及交互固然好,但硬件更新再快也比不过需求的变化、软件的迭代,这就是对设计者在既定范围里演绎交互的考验。
广泛接收信息与意见,细致整理思路方法,摸着石头过河。下面从三方面说说我做智能硬件体验交互设计的心得感受。
————————————
以产品定位范围思考交互
用户使用产品大部分可感知的反馈来自视觉与听觉,接触皮肤的穿戴设备还可包括触觉。产品能提供怎样的反馈完全取决于定义产品是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讲述什么不能讲述什么,做到矜持不越矩。
比如有的产品拥有显示屏,视觉上能提供丰富信息,这种产品使用方式一定是沉浸式的,手机是代表。有的产品虽然拥有显示屏但却提供很简单反馈,apple watch就是例子。因为watch只把它能讲好的故事讲了,并不涉及超出其使用场景的多余交互功能。有些穿戴设备用LED灯做视觉交互,甚至有的连灯都没有(戴在脚踝、腰上的穿戴设备),因为这些产品就解决运动场景下的几个提示问题,其余查看详情等问题用户找手机、找电脑去解决去。这里推荐《设计未来》这本书中,其中讲解了不同场景下的硬件不同交互方式。
产品往往越做就越想加入新功能需求,每加一个功能就要考虑增加新交互设计样式,有时交互复杂性超出了硬件所能表达范畴。只有LED灯的产品是没办法讲清一个具有复杂图形的故事。所以往往要精简交互流程,基于现有硬件完成其最拿手的交互方式。要想完成复杂全面的功能就要把硬件产品放到系统中去,这是由整个系统去完成的。
梳理用户使用路径
这一方法也是在《用户体验地图》书中学到的,可以根据书中 tag method 方式结合自身负责产品情况形成一套属于个人的方法。
将用户使用一功能主要步骤排列出来,会形成一条主干。再丰富每个操作步骤,每个大步骤下会细分成各个小步骤,比如登录与输入密码的关系。如果把前者比作脊椎,那么后者就是肋骨。最后思考其他情况,添加由于主客观情况用户跳出主流步骤进行的其他操作,不断走查补充完善用户使用路径。
最后开始思考体会每一个操作步骤中用户心境,然后针对步骤间插入合理的交互设计使用户操作过程顺畅。这样做能对全局有清晰的掌握,能准确判断出现有产品交互设计缺失的位置、情形及原因,能做到产品交互的统一一致性。我逐渐用这种方法系统走查现有产品交互逻辑,取代原来见坑,写文案,补坑的原始做法。该方法即可用在大的核心流程也可用在小的辅助功设计上的走查。方法难就难在路径的梳理和用户心境的体会,把这两者理解透交互越做越完善和精彩。
整理使用路径的Tag方法《像设计师那样去“偷”》作者说得好:创意设计工作应该多用 notebook 去 sketch,tag 等等,忌讳开始阶段就打开文档去写,打开软件去画。因为这些做法使你在还没开始创意的时候已经想到了编辑,阻碍自己创造。
时间是设计的第四维
我觉得这是我很多设计者忽略的要素。很多设计师都会针对现有场景设计流程与反馈,用户为了达到结果要经历操作1、2、3,产品要给出反馈A、B、C。但随着时间推移用户对产品越来越熟知,是否一个操作死板对应一个反馈就符合用户预期了?
如果一成不变的交互流程造成的反感在手机APP体现不明显(仅有视觉界面交互),那么在智能硬件这种多方式交互,尤其AI交互上体现很明显。长时间使用把玩就会对其中一成不变的所谓完善交互反馈感到累赘与厌烦。所谓智能硬件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不理解我?为什么还要用户这么麻烦的一步步来?为什么每次都要说相同的话,问相同我告你答案好多遍的问题?
所以在设计初期就应该有对交互有划分使用时间段去设计的意识:初步使用、中期及长时间使用除了最终目的相同,也应有其各自不同的偏向。随着时间推移其产品的交互也应推进演变,而非一成不变。
这其中把握用户习惯,记录数据并用数据反推交互流程演变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发现很多设计者会根据后台数据手动为产品加逻辑、加功能,产品自身是没有一个将使用习惯、数据、交互自动联动,互相影响的逻辑。智能硬件应是随着使用,不同用户的产品比较起来交互是有区别的。
如果随着对交互体验越深,深挖每个方面肯定不是仅仅几段就能说清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