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被朋友问过一个问题:你看我公司经营也还算可以,孩子想买几千的鞋,又不是买不起,同学之间在国际班都要面子也能理解,而且在自己公司发展期孩子还小,常年又不在身边自觉愧歉,所以也没多想就下单了,但反复想想哪里不对。
我想了想,其实背后隐含着常态假设是:一句话便得到想要的一切,未免太容易。(钱可以解决很多东西)
可是如何帮助共同创造相对平等且对孩子发展有长期优势的环境?
我说:“你看看你自己穿的鞋价值多少?”
他:“800”
我又说:“你穿800的鞋,这样你孩子喜欢这双3000的可以买,你最多赞助他800,剩下的2200他自己去赚。”(这里会产生排异情绪,因为会认为非常困难而靠自己实现不了)
“这时候就要学会在自己能力之下给孩子,我可以给你机会啊(往好的习惯养成去引导)”
只有这样,将来孩子不缺钱 独立 乐意为喜欢的不断付出 且懂得尊重所获 在同类人中便自是不同。
就像我打乒乓,打得很好吧,倒也没有,可就是喜欢,一耗一个下午就过去了,小时候这样,大了还这样。
乒乓对我的教育就是“太想赢没有错,但得先学会输。”
考试对我的教育莫过于“在意就让你差,你认真过,对分数没太所谓就超乎你的预期”。
很多时候看到钱或是对拥有可以不计后果的人,没有真正喜欢过吧,或是身边没有人发现他的兴趣和喜欢,又或是发现压根不可能实现。
久而久之多赚钱,拼命赚钱,见事谈钱,见人谈钱,就成了我们放弃价值后的空谈,当金钱衡量了一切恒定了真实的同时还有虚假。
只是说很多家长教孩子可以不用付出就可以轻易得到他想要的,而你的孩子想做他的孩子吗?
资本教我们顺应本性,然后令人上瘾赚取流量和数据汇过来由越来越年轻的世代受之影响,只可惜资本背后的终点是无序,也终有人为无需买单。
本性之下是兽性,就像很多动物一入冬就冬眠,人也有睡眠周期,而一切动物的本能就是节能,比方:人懒。
女性朋友谈及男人的话题跟我说你们男生是不是都很喜欢那些女生眼里很绿茶的女生。
其实没有的事,男生和男生在一起聊女生,女生和女生聊男生,没有什么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人就是视觉动物,喜欢年轻貌美本身于人种时代性别都无关系。
接受一个人的好与坏,我认为才是尊重,可以不认同,但并不影响它的存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完整。
至少我的经历一直警醒着我:当你自以为拥有之即,便是你开始失去之时。
于是我开始学着慢慢的重新认识自己,慢慢的学着拒绝,因为我发现只有越来越简单才会越来越开心,人和事都是这样。
其他的随之而来,来了挺好,不来好像也没啥大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