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到六十要多“留心眼”了,及时躲避这些祸事,才是远见

人到六十要多“留心眼”了,及时躲避这些祸事,才是远见

作者: 舒山有鹿 | 来源:发表于2022-09-12 12:28 被阅读0次

《诗经》中有言:“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人呐,就该感念祖先的恩德,修养自己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福气。

每个人都觉得“自求多福”这四个字是贬义,可实际上,它是一个褒义词,目的是提醒我们,福气并非是别人赋予的,而是我们自己修来的。

人间,就好比一个修罗场,而我们就是当中的修行者。能够拥有什么福报,究竟会碰到什么祸患,一切都跟个人的修行有关。

这些“修心修德”的道理,很多人要到五十岁那年才能悟透。当然,悟透不代表就能付诸行动。人,还是知行合一比较好,心如何,念如何,行动就如何。

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要想晚年幸福,要想生活安稳,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眼光放长远,提升自己的境界,知道什么是祸事,什么是福气。

有道是“祸福无门,全凭己身。”

人到六十,就该“多留心眼”了,及时躲避这些不幸的祸事,才是人之远见。

一、人到六十,要减少“无德”的言行。

我们常说,老人有德,三代兴旺;老人无德,祸害一生。

老人拥有一定的德行,那我们的家庭会兴旺三代人。而老人没有任何的德行,那他就会祸害家庭,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

德行这种东西,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可它的影响却是无声无息的。在你不经意间,播撒下所谓的福气和祸患,让人逐渐走向幸福或者罪恶的深渊当中。

如何选择,看的并非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

村头有一位老人,整天跟儿孙过不去,不是今天做作,就是明天耍赖,反正把家庭弄得一团糟,连儿女都离他而去,所以他就成为了孤寡老人。

直到今时今日,他依旧不明白自己错在哪,还到处唏嘘悲叹,我是家庭中辈分最高的老人,为什么作为儿孙的你们不懂得谦让呢?

一切,都是德行的问题。有德之人,又有谁不尊重敬佩呢?

二、人到六十,不要“做加法”的人生。

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做人生的加法,要么做人生的减法。一般来说,加法的人生适合年轻人,减法的人生适合中老年人。

谁都知道“减法”是必要的,可就是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为什么呢?因为拥有很简单,而放下却特别困难。

有一位禅师说过,知道易,行动难。拥有易,放下难。

我们知道无数的道理,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做不到。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烦恼和忧愁,可就是放不下,因为我们都拒绝丢弃所拥有的一切。

人就是这个样子,捡了芝麻,还想拥有西瓜,最后什么都得不到。人财两空之事儿,多与此有关。既然芝麻和西瓜无法一同得到,那我们就该在权衡利弊后,择优选取。

到了晚年,就不要做“加法”了,做断舍离的“减法”很重要。你能放下多少的烦恼,那你就能拥有多少的快乐。

纠结数千烦恼丝,不如把握一丝幸福愿。仅此而已。

三、人到六十,不要有“偏执”的心理想法。

有名人说过:“执念如渊,欲念如海。”

这执着的念想,就如同看不见尽头的深渊一般,终究会吞噬我们的人生。这逐渐膨胀的欲望,就如同大海一般,无边无际,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葬身海底。

人越老,其实不是越看透,而是越偏执。偏执这种事,就是世人身上的一个枷锁,我们都知道被枷锁束缚住不好,都明白执念便是地狱,但我们还是坚持这么做。

想起这么一句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番话被人认为是至理名言,觉得人要有不到黄河不罢休的魄力。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错了,该放弃的事儿,我们要及时放弃,做人灵活才是硬道理。

就如同《周易》所言的一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执念就是不通,就是不长久。如此,孰好孰坏,我们会一目了然。

四、人到六十,不要盲目依靠亲人和孩子。

《一个人的村庄》中有这么一句话:“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早年的时候,生活的压力就来到我们的身边了。中年的时候,家庭的压力让我们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到了晚年,就算我们有孩子,也只能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任。

生活的雪,不会越下越小,只会越下越大。而我们,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变老了。这,就是人世间最为残酷的现实,也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矛盾。

在时光的洪流中,无论我们到了多少岁,也不要盲目依靠孩子和亲人了。他们,也不容易,而且他们也靠不住。

于此人世,唯一靠得住的,就只有我们自己。你我,毫无选择。

文/舒山有鹿

相关文章

  • 人到六十要多“留心眼”了,及时躲避这些祸事,才是远见

    《诗经》中有言:“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人呐,就该感念祖先的恩德,修养自己的德行,长久地顺应...

  • 人过六十要“多长心眼”了,还跟这些人同台吃饭,会招惹麻烦

    《红楼梦》第四回:“趋吉避凶者为君子。” 真正有本事的君子,会向吉祥如意的地方靠近,从而远离满是祸患的是非之地。能...

  • 有才的人往往经历更多的褒贬毁誉

    《世法哲言》(六十四) 才智能量盛大者,祸事口舌相对之,何以故?心理事洽人于繁,是非多故。 凡是才华、智慧、能量越...

  • 不清

    不要让事情不明不白地发生,虽然你喜欢做自己的事,但是你还是要留一个心眼,才是一个真的聪明人。 有时候多往前往后推一...

  • 怎样站在员工的角度去留住人才

    企业留住人才很重要,甚至留人比招聘更重要。可是许多人都只是知道要留人,却不知道要如何留人,怎样的留人方式和态度才是...

  • 小心眼

    人和人交往,总会遇到各种性格的人,当遇到心眼小的人,常常使人不舒服,但又没法躲避。 小心眼的人胸襟狭隘﹑眼光短浅﹑...

  • 看透人情冷暖的一段话

    不要怪人心眼比你多 要怪就怪自己缺心眼 你的善良,需要带点锋芒 带眼识人,留个心眼吧 站在顶峰,有多少人仰望你 落...

  • 2022-05-11

    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时说:“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

  • 集句•十一

    (一)毛泽东同志说:“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

  • 成事 | 真智慧在于“忘机”

    “心眼多”这个语汇,在现实生活中是具有褒贬双重性质的——“确实是心眼多”,则是肯定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了;“太有心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到六十要多“留心眼”了,及时躲避这些祸事,才是远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dq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