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成事 | 真智慧在于“忘机”

成事 | 真智慧在于“忘机”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0:46 被阅读0次

“心眼多”这个语汇,在现实生活中是具有褒贬双重性质的——“确实是心眼多”,则是肯定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了;“太有心眼了!”大概就是贬义了。对此,还有一个称谓是“机巧之心”,但无论褒贬,似乎都与大智慧、真智慧有相当的差距,这怕是不能不客观承认的。

《曾文正公嘉言钞》中,就有一条嘉言即专言了这个问题:“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坦诚地说,没有上下文的贯通衔接,单独读思这样一条信札的摘录,是要绞一绞脑汁的。

曾公这封信札是“复胡宫保”胡林翼的,因而,其中所言之“忘机”“懵懂”就非一般的词义了。也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出自什么样人的口中,对什么样人而言,其义涵是大有差别的。这是“语言对待”“对待语言”的一个智慧问题所在。

那么,曾公此言意蕴何在?下面,我们就琢磨一番。

首先,我觉得“惟忘机可以消众机”若作“只有消除自己的机巧之心,才可能消除大家的心机”来解释,这大概不符合曾、胡二位的学问身份与权力地位,也没有这样简单直接的因果逻辑,更够不上传世的“嘉言”。考虑历史的可能性,兼顾如今的现实性,可解的“忘机”“剔除走捷径的想法与做法”——无论古今,谁人不想在做事成事上“走捷径”呢?甚至是“投机取巧”?唯此,也才符合曾公在做事成事上的“耐冷耐苦,耐劳耐闲”之逻辑。“上行下效”最是国人做事的“基本逻辑”——在上位者若是谋求“捷径”,在下位者则直接“偷工减料”了。反之,惟有在上位者心织笔耕、扎实苦干,才能真正“消众机”。这样的逻辑理解与把握,我以为才是曾公所言的真义,至少是真义之一。

“惟懵懂可以祓不祥”呢?我同样主张,将之解释为“只有天真无邪才可容易消除不祥的灾祸”,是过于“直译”和简单化了。以曾公、胡公这样的高官、大吏,久经官场,还有“天真无邪”吗?又有谁家的“天真无邪”能够消灾减祸呢?所以,这“懵懂”二字,该有双解,第一义则是做事成事上的真诚、坦诚、忠诚真诚最是感天动地的一种力量。带兵打仗,不真诚对待士卒,谁会卖力冲杀?做企业,不真诚赤胆对待员工,谁人会拚力搏击市场?第二义则是“难得糊涂”了。以曾公而言,则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地前进,不过度“纠缠”于某一问题。我想,“祓不祥”大概也只有这样的逻辑富于效率了。

至于政治上,若是“重心机”——走捷径,或投巧取巧,则“大厦”早晚会坍塌的,这在历史上是不乏演绎的,曾公深谱于史。“懵懂”——难得糊涂、大智若愚,在政治上无疑是一种生存与发展之智慧,曾公一生全身而退,不无此道的精义。

现今来讲,不讲究大智慧、真智慧的修养,而靠“玩心机”“耍小心眼”,怕是难成大事的,即便过日子,也是为人所看不起的。这该是最现实的吧?


相关文章

  • 成事 | 真智慧在于“忘机”

    “心眼多”这个语汇,在现实生活中是具有褒贬双重性质的——“确实是心眼多”,则是肯定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了;“太有心眼...

  • 冯唐《成事》| 读书笔记 3

    《曾文正公嘉言钞》原文 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成事》原文 机,心眼,心思。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一...

  • 成事在于人

    创业大潮,人人参与,缺不是人人都能成。有人一开始就是注定失败,你的发心,出发点,什么原因你会成功。 ...

  • 从String创建Date在真机运行崩溃

    首先,真机与模拟器的最大的区别在于 iOS 真机是大小写敏感的。 真机和模拟器的Local设定可能会不同。模拟器的...

  • ZS2018121101@为人处世

    做事在于聆听,成事在于敢行做人在于有爱,处世在于淡定

  • 魔道祖师中那些好听的人物名

    .魏无羡、蓝忘机 魏婴,字无羡;蓝湛,字忘机。取名"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魏无羡和蓝忘...

  • 蓝忘机,你是我什么人?《陈情令》里的羡羡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蓝湛心中

    作者:黄小真 “蓝忘机啊蓝忘机,你是我什么人?我的事情你能不能不要管?” “你把我当成什么人?” “我曾经,把你当...

  • 要做实干者,而不是庸君

    管理之道或成事之道在于群策群力,用大家的智慧完善自己的不足,共同进步,一起使劲,共同收获

  • 【忘羡】3

    很快便到了蓝忘机成亲的日子了 当日,云深不知处 “忘机”蓝曦臣看着正在发呆的蓝忘机 “兄长何事”蓝忘机这在反应过来...

  • 忘机

    拨弦净赏落花羞 暮暮朝朝一叶秋 曲止弦终留日月 风花雪夜有谁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真智慧在于“忘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oj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