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到头来培养了一个看不起父母,甚至鄙视父母的人。”这是著名学者吴伯凡在一次访谈中谈到教育问题时说的话。
最近看到的一个视频,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对骑着自行车来接她的爸爸说,“快给我钱,我要打车,别人父母都开好车,就你还骑个破自行车,多丢人”!路旁的陌生人都非常善意地劝解着小姑娘,要理解爸爸。

看着这个,我想起了自己初三的时候,有段时间放学比较晚,没有公交车,爸爸就会骑自行车来接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一边跟爸爸聊着天,吹着傍晚初夏的风,经过大片的油菜花田,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到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时过境迁,时代确实不一样了,但无论在什么时代,我觉得孩子能当街嫌弃父母,都让人感到悲哀和难过。我们的孩子,即使他成绩再好,却没有感恩之心,甚至瞧不起父母,父母会心寒到后悔生了这样一个不孝之子吧。
当我们倾尽所有,把孩子送进了名牌大学,他衣着光鲜,在高档写字楼工作,而我们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时候,孩子却对我们大呼小叫,要么根本不闻不问。这是我们养育孩子的初衷吗?也许,你觉得无所谓,觉得养育孩子是不图回报的。但我想说,普通人的幸福,无非是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

为什么我们全心付出,到头来却事与愿违呢?因为父母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孩子的成绩上,孩子得到的暗示就是——只要学习好,父母就会满意,我就有资格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其他的不重要。
非常欣赏一句话,最好的教育,不是教会孩子赢,而是教会孩子爱。自私冷漠的孩子,即使赢了,又会为家庭,为社会带来什么?这样的孩子,反噬起来更加可怕。社会永远不缺一个精英,但对家庭来说,我们缺一个有责任感的丈夫,一个通情达理的妻子,一个爱父母的孩子。

培养一个三观正、有温度的孩子,胜过培养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