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简友广场
与原生家庭和解,人有两次童年

与原生家庭和解,人有两次童年

作者: 西陆华胥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07:1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657/7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书是《与原生家庭和解》。

介绍中说这是一本经典心理学著作,探讨了原生家庭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童年伤痛经历对于人格心理的重要影响,帮助人们找回自己的生活,帮助人们与原生家庭和解。

看完以后的感触是,与其说是一本大众读物,不如说是一本专业笔记。

本书是从心理分析师的视角去理解看待那些影响一生的童年经历,有助于普通读者在阅读中,借助案例分析回溯自己生命的开端,解读自己的历史。

不过这本书出版于1979年,书中的语言风格还是很有年代感的,不像当下的心理学著作风格通俗直白。

看看书里目录,感受一下文风:

第一章 天才儿童的悲剧和精神分析师的自恋障碍。

第二章 抑郁和自大——自恋障碍的两种表现形式。

第三章  关于鄙视。

跳出结构或者案例的细节,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是:

孩子永远是无辜的。每个孩子都有无条件的需求,主要是对安全、舒适、保护、联系、真实、温暖、温柔的需求,他们需要成人的重视和保护。

然而,这些需求很少被满足,而是被成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儿童受虐待创伤),这样的虐待造成的后果伴随一生。

社会站在成人的阵线,不同情儿童所经受的一切,反而去责怪儿童。而儿童面对伤害,只能压抑创伤感觉,隔离痛苦的记忆,把自己的父母理想化。

可是,这样的隔离导致神经病、心理疾病、身心障碍,以至犯罪行为。

而如果一个人从父母那里得到保护、尊重,其自身完整性在童年时期没有受损,他们在青少年时期以及以后,都会是聪明、敏锐、有同情心、有极高的感受力的人。

他们热爱生活,关注和保护弱小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

这就像如今人们说的,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

在44年前,近半个世纪前,本书作者爱丽丝·米勒就能有这样的洞见,真的很超前了。

她看到,虐待儿童的行为不仅会创造不幸福的、困惑的儿童,还会创造具有破坏性的青少年和施加虐待的父母,以及让人迷惑的、荒谬的社会。

在儿童大脑发育的早期,他们受到伤害的时候,因为无力反抗,会把自然的愤怒或恐惧的感觉压制下来,将伤害以某种形式保存下来。

将来自己长大成人以后,他们又会把这些强烈的情感,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童年,不只涉及自己,还会应对父母的需求,还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影响三代人。

在人生早期的阶段,无论身体还是智力以及心理,都处于早期的时候,就承担了这么多,人在童年真不容易。

书中很多句子特别戳人,让人感触很深:

*如果一位母亲能够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尊重自己和孩子,那她根本无须教会孩子尊重,孩子便会认真对待自己和他人。

*我们常把自爱与他爱对立起来,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难以想象他会真的爱别人。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小房间,里面装着我们童年悲剧的道具。这里面可能是一个人不为人知的幻想、反常行为,或者是部分尚未克服的童年痛苦。

而唯一有机会踏入这个小房间的人,就是他们的孩子。新的生命进入里面,童年的悲剧继续上演。

看完这本书,意识到人有两次童年。

一次是自己看经历过的童年。

那时候还小,需要依赖父母,迎合父母的需求,压抑自己的感受,会把父母理想化,把自己过往的经历理想化,受过的伤,经历过的痛,都深藏在心里。

一次是经历自己孩子的童年。

自己长大成人,开始养育孩子,作为父母想要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又免不了受到自己童年的影响,去对待孩子、管教孩子。

其实我们有机会,像自己小时候期望的父母那样对待孩子,给他美好的童年,治愈自己内心的小孩。

因为,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弱小无助、依赖父母的小孩了,我们不必再用很久以前的思维对待生活。

我们可以借助记忆回到过去,跟父母及原生家庭和解,留下好的影响,看到不同的伤,让它留在昨天。

从今以后,我们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远去的童年,尽己所能给予孩子美好的陪伴。

相关文章

  • 原生家庭欠了你什么

    在心理学上,原生家庭概念的提出,初衷是让人通过对原生家庭的剖析,与父母、与童年的自己达成和解,从而达到自我认知的完...

  • 拒绝和解的小孩

    “与你的童年和解”,“与你的原生家庭和解,看多了这些金句和鸡汤文,当时觉得真的挺有道理,过后也真的挺难做到。 今晚...

  • 与父亲和解

    人的许多情绪都来源于原生家庭。只有与原生家庭和解,才能释放自己的情绪,从而与自己和解。 小时候只记得父亲对母亲经常...

  • 与原生家庭和解

    最自私的自私者,是一直未觉知自己是自私的。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个体,我们的行为规范、道德素养怎么形成的,一...

  • 与原生家庭和解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第24期宋真真,坚持分享第8天(2020.10.3) 小时候的我,见到父亲就像老鼠见了...

  • 与原生家庭和解

    2009年,毕业后我选择在一个离家千里、举目无亲的小城市工作。当时同学们很不理解,一个女子,为什么不选择回乡而是要...

  • 与原生家庭和解

    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原生家庭,这些人也会有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创伤。 《都挺好》里边的明玉,真的没有办法和原生...

  • 与原生家庭和解

    回家,变成了过年期间使用频次最高的词。我软磨硬泡向领导提前请了2天假,一路飙着120~140码的车,从长沙市...

  • 与原生家庭和解

    我对你的恨与日俱增,但我对你的爱一分都没减过。 对于原生家庭,我们的感情总是很复杂。一方面,我们感恩原生家庭对我们...

  • 与原生家庭和解

    这次去厦门上萨提亚收获最大的是,我放下了,我与原生家庭和解了: 1、我跟妈妈和解了:曾经,我总因为妈妈的啰嗦而觉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原生家庭和解,人有两次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gp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