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高考还有六十多天,小贾突然宣布不上学了,说要自己在家中学。这下可急坏了妈妈,这可怎么行,在家哪有学校的学习氛围,可无论妈妈说什么,小贾决计是不去的了。
对于老贾夫妇和这个孩子,在别人的言谈话语中,我还是了解了一些。老贾夫妇在同一单位上班,若你与老贾不相熟,无来往,你一定会认为老贾是个很容易相处的人,见了面,他总会面露笑容,主动打招呼,看上去也斯文的很。慢慢地你会听到很多很奇葩甚至很让人义愤填膺的事,并且听说那都是老贾干的,你甚至还有些不信,真会这样的么?俱很快有些事情就在你身边发生,你也就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老贾夫妇是吃不得一点亏的,或者说在他们的观念中不占便宜就是吃亏,所以在单位中不同的部门你都会不经意地看到老贾的身影,他会知道本单位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甚至将要发生的事情,有“好事”时,当大家可能还知道时,也需老贾已经在算计着怎么让这“好事”落到自己头上了。为了达到目的,他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奇葩甚至很让人义愤填膺的事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老贾的这些“优点”潜移默化中便也让小贾习得一二,同学们便也自然而然对其敬而远之。老贾自然也容不得自己的宝贝受半点“委屈”,即使是老师,老贾也是定一要“登门拜访”,到学校和老师来“讨论讨论”的,如此以来,老师自然也不敢再“招惹”小贾。当老贾夫妇正为自己的高明洋洋得意的时候,小贾回来说自己被同学孤立,总感觉大家在背后议论他。这并未引起老贾夫妇的反思,只简单说不用太敏感,不要在乎同学说什么。
小贾学习并不出色,或者说基础还略差些,但老贾对这唯一的儿子还是充满期待的,所以刚上高三,老贾就使出浑身解数,几次三番要将儿子调到水平较高的班级,最终未能如愿,老贾当然不甘心,因为认识学校的人,所以三天两头都会到教快班的老师办公室转转,“买没买新资料”“印没印新材料”或借或自取,总之每次都不会空手离开。已经出了名的人,老师们对大概情况还是了解的,便也因此生出些许担心“这么多题,小贾能消化的了吗?”“他爸天天这个弄法,那孩子压力得多大?”一模考试结束后,老师们忽然想到老贾已经有好几天都没来了,接着便听说小贾拒绝上学的事情。
有句话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一个人活成了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就往往会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并最终会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