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上教育内容是如何变迁的?

历史上教育内容是如何变迁的?

作者: 太极涛歌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09:11 被阅读24次

1、周朝的官方教育版本

《周礼·保氏》中记载,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周朝官方的一种教育方式。

“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

“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

“射”是射箭技术的训;

“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

“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

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

可见文武理工艺术兼备的通才教育模式!

2.《礼·经解》中记载,孔子所谓的“六艺”,其实就是“六经”

即:“礼”、“乐”、“诗”、“书”、“易”、“春秋”。

这个是孔子提出的六艺

就是《易经》、《书经》、《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武、理工已被排斥,沦落为只会作文赋诗、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除了给统治者当附庸和花瓶,或者不得志(不被统治者所用)而发发牢骚,还能干什么?

看来将文武分离,文理分离,是从孔子开始的,后来科举制和武举制又从制度上将文武分开了,理和工完全摒弃。致有文无缚鸡之力,武将胸无点墨,都难成气候,皇帝终于可以世代罔替,猪死了再换上更猪的也照样干,奇技淫巧被限制在极低层次,也是为了皇帝坐稳龙椅。

极少数不走官方教育渠道而于民间求学者,才偶尔出现诸葛亮、刘伯温等有谋略的人才,或是乱世中,官方教育被打乱,加之时局变化,反而人才喷涌而出,如春秋战国、三国时期、民国初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教育内容是如何变迁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ke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