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策划的N字诀

作者: 一只果冻猫儿 | 来源:发表于2014-08-28 11:43 被阅读242次

    写在前面:

    本文以编辑的思路探讨选题策划的方法,也可以作为作者创作思路 的参考,亦即,写一本什么样的书,更有可能出版。

    选题策划是一个 编辑最日常的工作,也是一个编辑核心竞争力最集中的体现。对于法律编辑来说,因其出版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一般出版的共性,因此,法律编辑要做好选题 策划工作,既要针对法律出版专业化的特点,又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从大的出版环境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法律专业出版的个性特点是既有专业技术性,又具有思想人文性,因此,法律出版既有技术出版的特征,也有人文出版的特征。根据对工作的深入思考,个人对法律编辑选题策划的思路,总结了几个“四字诀”,这当然不代表我做得很成功,而只是我在选题策划这个事情上的思考,以及方法的总结和梳理。

    其一,“移花接木”式。法律专业出版既有技术性,也有人文性,所以,在策划选题的时候,可以从技术出版和人文出版中获得启发。从技术出版和人文出版领域 的成功选题中寻找可以移植的经验。我曾有过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经历——从人文出版获得灵感的经历。2008年,我刚刚开始到出版社工作,当时买了一本沈昌文先生 的口述自传《知道》(花城出版社2008年4月版),读罢觉得不但从一本自传中了解了传主沈先生的个人经历,还了解了一个个人所经历的一段历史、一个时代。后来,我便认真地 从选题的角度研究该书,并对市场进行了一番调研之后,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种类型的选题移植到法律图书上,是不是也很好?

    经过资料查询、随机访谈并论证后,我得出结论,通过写一个具体的个人的经历,反映一个时代的信息,这样的图书大家都很感兴趣,在法律界,同样也非常值得做。而目前法律图 书中还没有这样的书,于是,我想到学者江平。后来,我辗转联系到了江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非常遗憾,我并没有做那本书,不过,2010年9月《沉浮与枯荣》 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其在社会的反响非常好。尽管,很遗憾没能能亲自参与操作这本书,作为选题策划的一种思路,我觉得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也应该坚持,开阔自己视野,可以从技 术性的、人文性的优秀图书中获得启发。

    其二,“顺藤摸瓜”式。编辑是一项与阅读有关的事业,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不喜欢读书的编辑,如何为别人做书?同时,编辑也是自己责编的图书的第一位读者。因此,编辑与“读者”这个词最为紧密,编辑的趣味是阅读,编辑本身也是一个读者,只是又与一般读者不同,编辑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比一般读者应该多几分敏感,多几分思忖。

    一本书的正文或者是脚注中经常会提到其他的图书,或者其他的人物。作为编辑的读者,要对这些信息,多加留心,因为,这些一般读者可能不会在意的信息,却可能是编辑选题策划的宝贵的线索。比如,一本书中盛赞某位先生/女士对某方面问题的观点独到、犀利,那么如就该问题策划选题时,可以考虑约请书中提到的该位先生 /女士;再比如,译著中反复出现的脚注,也可以多加留心,对该出现频率高的图书进行检索、查询,是否已有中译本,如果没有,进行细致评估,考虑是否可以引 进。等等。当编辑的角色转化成一个有心的读者,在阅读中发现线索,把握珍贵的线索,也有机会策划出有价值的选题。

    其三,“触类旁通”式。触类旁通,这种思路在普法图书和实务图书的策划中应用非常普遍。普法图书和实务图书,有个共同的特点,即科学、实用的体例非常重 要,因此,如果一本书设计好科学的、实用的体例,然后丛书都可以按照这个体例进行写作。于是,使得以一本书的体例进行尝试,如果成功,再以点带面,扩展成为 丛书,变得现实。

    比如,我曾经做过一本 《商业秘密保护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3月版),该书出版之后,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好评,于是,与作者沟通协商后,我们便将该书体例应用到丛书——“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丛书”,将公司并购、企业纠纷、征地拆迁、建设工程等分册按照这个体例来组稿,形成了口碑不错的实务丛书。

    其四,“金榜题名”式。策划编辑既要随时进行内容上的积累,也要时刻对市场动态进行跟踪、调研和分析。有些选题的策划是内容驱动型的,所谓“内容为 王”,以好的内容引领读者的阅读,还有另外一种思路是市场驱动型的,在图书市场畅销的图书中发现社会关注的热点,发现读者的需求。于是,要将关注图书排行榜当成习惯。国内外的实体书店的排行榜、网络书店的排行榜、国内外行业报纸杂志的排行榜等等,都要定期关注。从上榜图书中分析趋势、总结话题、发现线索,然后有针对 性地进行图书策划。

    另外,我个人认为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金榜题名”的方式,是要在紧密关注动态、认真分析原因、大胆预言趋势的基础上进行选题策划,要与一般庸俗化地机械地“傍书名”“盲目跟风”区别开来,盲目跟风只能给自己打上山寨的标签,也许乘着原版的东风,能够有一定的销量,但是长远来看,李鬼终究是李鬼,李逵终究是李逵。不过,目前出版社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在本身市场化的压力之下,市面上同质的图书越来越多,比如,一个《不抱怨的世界》畅销了,各种“不抱怨”都雨后春笋般长出来,这是出版业一个“颇为壮观”的景象,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有囿于市场压力的无奈,比如有劣币逐良币的感慨……积弊之深,一言难尽。我个人觉得最好是要把握好启发与复制的界限。

    其五,“道听途说”式。所谓“道听途说”是指,作为一个编辑,要保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于任何“道听途说”的有关信息,都不要轻易当做耳旁风,做个 有心人,因为道听途说的消息说不定是潜在的好选题的机会呢。报纸的、杂志的、电视台的、广播台的、互联网上的、聚会中朋友聊到的甚至路人甲不经意提到的信息,要敏感地进行捕捉,并结合平时的知识储备,进行深入挖掘。

    有段时间特别畅销的几本书,其实在十多年前《读书》杂志有推荐过,多年以后,善于捕捉信息而有眼光的策划编辑将这些似乎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经典出土重新打造,又将其策划包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编辑要是一个好奇宝宝,是一个杂家,带着饶有兴趣的心情,怀着开放的心态,去广泛涉猎,广泛聆听,那选题策划的灵感一定会源源不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题策划的N字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ky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