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很慢,路也简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到了如今社会,随着读书门槛的降低,可供选择的路也更多,多数人都不甘籍籍,梦想着在这自由的时代能够大展身手,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可惜的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当充满豪情地狂奔乱驰一段时间后,很多人会悲哀地发现自己已经被掏空了,提笔无言成为常态。
没啥可写,无话可说,只能干巴巴地发布一些毫无深度的陈词滥调,这是自媒体人最大的痛点。那么真的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枯燥无味,没有任何亮点可挖掘可阐述吗?
我们看看走在时代前沿的佼佼者秋叶大叔在他的著作《7堂写作课》里面是怎么说的。
《7堂写作课》来源于秋叶大叔的精品线上培训课 “写作特训营”。在这本书里秋叶大叔给出了七个写作方法:框架式写作、复利式写作、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清单式写作和复盘式写作。
我个人觉得与其说是七个写作方法,不如说是写作的七个不同阶段,就像跆拳道的不同段位,每一个阶段都是更高阶段的基础。
对于在迷茫中找不到出口的人来说,不必好高骛远,应该从最基础的框架式写作开始。
一,什么是框架式写作
框架式写作就是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列出所有可以讨论的话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立话题库,最终可以看作一本图书的原型大纲。框架式写作也是框架式思维,是把纷繁杂乱的知识和信息梳理归拢到条理清晰以方便存储和输出的过程。
举个例子,你家里有几百本书,如果不分类整理,当你想找某一本的时候,你只能一本本地翻,可能等找到的时候连看书的欲望都耗尽了。但是如果你提前把所有的书按照品类整理好,历史的放一块,心理的摆一排,想看哪类的书就去哪类里面找,是不是很方便?
人的大脑也一样,当不加整理就强行输入后,输出也就变得非常困难。框架式思维也就是将外界信息经过系统的梳理以后,再分门别类地输入、储存进大脑的思维方式。通俗点说,就是在大脑里建个文件夹。
了解了什么是框架式思维后的问题就是该怎样去建立这个过程。
二,怎样建立框架式思维
首先要细化自己的目标。
人人都知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是你有想过细化自己的目标吗?
方向是宽泛的概念,比如说目标是南方,不用特别细化都会有三个不同的目标,正南、西南和东南,稍有偏差,目的地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写作亦然。写小说、写故事、写观点文还是写励志的鸡汤文,方向不同需要的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甚至输出平台都不一样。
当初我选择副业的时候决定写作,迈出这一步仅仅是凭着自己的喜好,根本不懂细化。今天写小说,明天写故事,就是跟着感觉走,虽然也写出过几篇被认可的东西,但是要长久发展根本行不通。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我认识了导师“鼹鼠的土豆”,从那个时候开始才决定往书评的方向发展。自此算是细化了自己的目标,并取得第一步的成功——在头条获得原创标和加V认证。
其次,找到目标下所有可以讨论的话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立话题库
我是写书评的,到目前为止我能写的都是最没有流量的工具书,而且还只能是粗浅地梳理书中原本的干货外加一点自己的感想,根本深挖不进去,更别说写经典作品的书评。究其原因就是知识储量不足,或者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角度切入进去并深挖。
后来我就一篇接一篇地看别人的优秀文章,才知道一篇好的书评要涉及的知识一点都不比写本书少,甚至要更多。目前我发现写好书评至少需要涉及的知识就有: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和文学理论。其他方面的知识的肯定也有,但是上面这四种都是必须具备的知识。
比如说看热播剧《都挺好》,懂心理学的作者会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解读苏母对苏明玉的所作所为;会从弗洛伊德本我与超我的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来解读苏大强“作天作地、消耗子女”的行为。
而没有一点心理学知识的我就会感慨:活久见,这世上怎么还有这种父母,还好我没那么倒霉。你看,这差距就出来了。其他的诸如历史、经济,文学理论应用的道理都一样。
《旧约》有句话估计大家都听说过: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天底下所有的事情,从前都有过,日后也不会停止发生。究其本质怎么也脱离不了人的本性,唯一的区别就是诸如时代、经济和政治等外在原因赋予了相同事情不同的表象。
灵感这东西不是凭空跳出来的,而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迸发。一旦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具有某方面知识,看问题时就会下意识地从这个角度去切入,只要能切入进去就不愁没有话题可写。
素材的积累道理也一样,当建起大的框架并开始学习主题知识以后,在日常生活或者看书学习的时候,遇到任何素材都会想着用各种角度去切入和分析,然后归拢到相应的主题下。
除了这些大框架,还应该积累一些相关领域写作知识的小框架,比如开头和结尾怎么写,中间怎么论证,还有金句的运用。
对于初学者或者以前没有经过系统梳理过的人来说,能把框架先搭起来,逐渐充实,前路就会一点点明朗。
等过了这个阶段,就可以运用诸如复利式写作、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清单式写作和复盘式写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胖子不是一天就吃肥的,写个三五十篇文章就想成为大咖也不现实。如果不动笔去写,理论永远是理论,再好的底层逻辑也只是想想。如果要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最主要的一点是拿起笔来写、写、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