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面管教》20190505

《正面管教》20190505

作者: 快乐女神_f0e9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19:50 被阅读0次

听完这本书好羡慕樊登老师和他儿子的关系。我把书中教育小孩的方法摘出了一些,方便自己以后取用。

一、为什么要使用正面管教?

1.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2.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可是,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运用3R方法矫正自己曾经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错误。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看成是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否则,我们将倾向于认为自己无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

3.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一定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了,不要想当然,必要时候核实孩子的感受。

二、“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你是要“赢了孩子”还是要“赢得孩子”?人们通常用控制、惩罚,迫使孩子屈服来“赢了”孩子,而不是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可以跟孩子合作来“赢得”孩子。“赢了”孩子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从,“赢得”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

三、赢得合作的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宽恕,只是理解,最好告诉他你也有类似经历。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以上过程的根本。当孩子觉得被理解了,就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就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获得自尊。否则,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

四、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1.不良行为的四种类型

【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心烦;恼怒;着急;愧疚。

想采取的行动:提醒;哄劝;替孩子做他已经会做的事。

孩子的回应:暂停片刻,很快回到老样子,或换成另一种打扰人的行为。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把孩子引向建设性行为。给孩子一个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给一个秒表,帮打电话的你计时。做孩子意想不到的事。一个大大的拥抱常常有效。设置特别时光,定期陪孩子。约定一些无言信号。避免给孩子特别服侍。给孩子安慰,表达你对他的信任。不管孩子的行为,关切地把手放在他肩膀上。彼此愉快时,花时间训练孩子。闭上嘴,采取行动。停止哄劝,站起来,拉住孩子的手,带她去洗漱间刷牙,挠挠她的咯吱窝。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寻求权力】

孩子的目的:寻求权力。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被激怒;受到挑战;受到威胁;被击败。

想采取的行动:应战;投降;希望自己正确。

孩子的回应:变本加厉;屈从而内心不服;觉得自己赢了;消极对抗。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时,我才有归属感。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从权力之争中退出来,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然后再按照下面的一项或几项去做。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并请孩子帮助你一起找到对彼此都有用的解决方案。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随后开个一对一的解决问题的小会。引导孩子建设性地使用他们的权力。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试图让孩子做什么。(等大家都准备好以后,我会继续讲课。)设定特别时光。让孩子参与建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让孩子把他们的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报复】

孩子的目的:报复。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

想采取的行动:反击;以牙还牙;心想“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孩子的回应:反击;伤害别人;毁坏东西;以牙还牙;行为升级,或换另一种武器。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我得不到归属,但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不要还击,要从报复循环中退出来。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孩子冷静下来。猜测孩子因为什么受伤,表达同情和理解。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反射式倾听,启发式提问。“你看起来很伤心。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了吗?”如果你造成了伤害,用矫正错误的3R。

【自暴自弃】

孩子的目的:自暴自弃。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绝望;无望;无助;无能无力。

想采取的行动:放弃;替孩子做;过度帮助。

孩子的回应:更加退避;消极;毫无改进;毫无响应。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不要放弃我,请给我一点鼓励、肯定。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花时间训练孩子,把事情细分到能体验成功的简单步骤。向孩子演示他可以照做的小步骤。安排一些小成功。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无论多么微小。放弃你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的期待。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放弃。

五、解决不良行为的办法

1.积极的暂停

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让大脑从“原始脑”切换到“理性脑”,而 “积极的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和孩子沟通合作,在家里设立积极暂停区,遵循以下四项指导原则。

1.1、花时间训练。在使用 “积极的暂停”之前,要和孩子谈谈它的好处,将“冷静期”的价值,以及解决冲突前要等每个人都好起来的重要性告诉孩子。

1.2、让孩子们布置他们的“暂停”区。和孩子一起做头脑风暴,提出一些期间帮助他们心情好转的活动,比如读书、玩玩具、休息或听音乐,为暂停区起一个他喜欢的名字。

1.3、事先和孩子商量好一个计划。

1.4、要教给孩子,当他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2.举行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应该每周一次,定下来就不轻易改变,决定要在全体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做出,内容包括对下周活动的讨论,结束前应该计划下周家庭娱乐活动,并且以全家人都参与的活动来结束。会议中的主席、秘书等角色要轮流担任。冰箱是张贴会议议程的理想之所,议程包括家人之间相互致谢、解决问题、计划家庭活动、家庭娱乐。

家庭会议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挑战。比如,十几岁的孩子,可能权力之争和报复循环已经根深蒂固了。家庭会议刚好能够极大改善这个状况,只是父母要谦虚承认自己曾经的做法不管用,并且向孩子承认这一点。又比如,单亲家庭,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你内疚,那么孩子就会感觉悲剧正在发生。如果你接受现实,认为自己在尽力走向成功,孩子也会感受到这一点。

当家庭会议作为一个传统,能提供给孩子幸福感、自信感、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新知:1.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2.无条件的爱;3.打造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4.在平静的时候解决问题。对孩子宽容就是对自己宽容。

相关文章

  • 《正面管教》20190505

    听完这本书好羡慕樊登老师和他儿子的关系。我把书中教育小孩的方法摘出了一些,方便自己以后取用。 一、为什么要使用正面...

  • 12张 正面管教思维导图倾情奉献

    “所有学过正面管教的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学习正面管教,所有学过正面管教的老师都希望校长学习正面管教,所有学过正面管教的...

  • 2020-07-16

    今天阅读《正面管教》 一、什么是正面管教 简·尼尔森的这本非常经典的著作,叫作《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英文名字...

  • 2020-07-16

    今天阅读《正面管教》 一、什么是正面管教 简·尼尔森的这本非常经典的著作,叫作《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英文名字...

  • 12月坚持积分申请

    1201读书清单 正面管教 【1202 读书清单】正面管教(2) 【1203 读书清单】正面管教(3) 【1204...

  •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我与正面管教 1.1 我对正面管教的理解 通过《正面管教》这本书以及家长课堂的学习,我总结正面管教的内容主要分为三...

  •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工具卡:赋予孩子自主权 正面管教工具卡说明:内含52张卡片,每张卡片介绍一个正面管教工具。...

  • 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

    读《正面管教》尼尔森 摘要: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对孩子和大人都不造成羞辱。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

  • 关于正面管教和我们

    一、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英文是由Positive Discipline翻译而来的,正面管教体系是80年代...

  • 正面管教时代,我们如何学习做父母

    最近网上都在传“正面管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正面管教?很多人都以为正面管教只是一本书。的确,正面管教确实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面管教》201905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q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