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笔记(三)

作者: 竹外疏花_0d1f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9:14 被阅读0次

    文/孙雪梅

    育人笔记(三)

    一个具有西方理性思想精髓的学者,以客观的态度,亲自深入探究东方的直观智慧,并能以平实的文字加以分析报道,没有夸大渲染。这种来自异国文化观点的第一手心得报告,没有经过时间或口耳相传的扭曲,也不用背负任何传统的包袱,往往比种种故事传说甚至经文公案更真实,更具参考价值。

    育人笔记(三)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之所以无法解脱烦恼,抛开业障或轮回等说法,纯粹以意识的观点来看,就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几乎永远被困在自我的投射之中:不是对于未来的憧憬或担忧,就是对于过去的缅怀或悔恨,而无法真正忘我地活在当下。“当下真心”的状态,如果勉强的加以描述,可以说是一种不带丝毫贪求,也不带任何憎恶的平衡心境,对一切事物都平等无分别地全然接纳,于是就可以从所有的烦恼痛苦中解脱。如果引申到日常生活中,说起来很简单,譬如“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冥顽不灵的凡夫俗子而言,实在很难参透其中的真义。

    育人笔记(三)

    每一个困境在知性上似乎都没有合理的解答,学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信任老师的引导,全心全意地继续努力,逐渐放下更多的自我投射,变得无所求与无我,于是,就在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就水到渠成,体验到了箭术中的禅心,以自然无痕的方式完成了最困难的动作。事后看来,每一个困境的解决其实都是一次“当下真心”的显现,都是一个悟。

    育人笔记(三)

    在开悟之前,禅师必须先完成漫长艰辛的准备工作,才能够逐渐消解自我的投射,在意识中清理出空间,让当下真心能够出现。有了开悟体验的禅师,也只不过是对生命的实相有电光火石的一瞥而已,在开悟之后也还有更多的进境,有更多的挑战必须克服。他仍然需要持续的努力,使当下真心的出现越来越平常,或许终有一天,他的意识能够彻底摆脱所有瞻前顾后的妄想与根深蒂固的习性,永远留住当下的真心,从此不再有悟与不悟的分别。姑且不论这是否就是最终的证道,单就人生的痛苦与烦恼而言,这种状态毋庸置疑算是自在解脱了。

    育人笔记(三)

    以往对于禅学,我们所接触到的往往都是转过好几手的传闻,或经过政治化的门户之见。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六祖慧能与神秀的衣钵之争,硬是将禅学粗浅地划分为“南派顿悟”与“北派渐修”:南派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通常受到标榜,而北派的“时时勤坲拭,勿使惹尘埃”则时常被看轻。现在读过《箭术与禅心》之后,我们最起码应该能够了解,没有渐修,哪来的顿悟?而顿悟之后,也还是需要持续的渐修。渐修与顿悟其实是一体的两面,根本不应该被分割。在禅宗故事中,有很著名的“见佛杀佛”公案,对于那些把渐修与顿悟划分两派的所谓宗师们,以箭术的禅心而言,我们恐怕也应该要有“见祖射祖”的见地。

    2019.07.31

    育人笔记(三)

    孙雪梅,笔名竹外疏花,诗人,中学英语教师,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会员,诗作发表于《诗峰》、《诗刊》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人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qx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