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食色,性也。”大意是说享受吃喝也好,喜欢繁华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罢了。
近些年,我多少是有点关注自己的吃喝问题,今年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似乎比往年略多一点。
吃喝与人体健康紧密联系,而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也是人生的第一要务。自己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能不关注自己的健康吗?能不关注自己的日常饮食吗?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这样的一句话,我是越来越有体会。
中国南方多产水稻,北方多产小麦。因此,在南方吃大米更为普遍,在北方吃面食则更为普遍。行走在北方城市的街道,很容易遇见街边各种面食馆。
假如你去农村生活,吃喝不仅更加多样,也更加原生态。如果是生活在山区,除了能接触到平凡的人间烟火,还容易品尝到各种野味,我说的野味指的是野竹笋、各种野蘑菇、蕨类蔬菜、地衣、野菜等等。
在南方一些沿海地区,不发达的小地方,那里的餐馆或许不多,饮食相对简单。几年前的一个傍晚,我走出房门,去到街边的餐馆吃晚饭。街道很安静,没有多少流动人口,餐馆也不多。我在街边一家餐馆坐了下来,餐馆里没什么吃的,只有粿条,于是我点了一碗粿条。
没过几分钟,粿条做好了,满满一碗。碗里,有粿条、有两三只大鲜虾,有几块新鲜鱿鱼圈、有几只新鲜海蛎、还有几小片瘦猪肉。
我出门吃东西,可不是奔着粿条来的,也不是奔着大鲜虾、新鲜鱿鱼圈和新鲜海蛎,因为除了这类食物,没有多少种类可选。如果不吃粿条,还可以吃牛肉丸,都是正宗的地方特色。要想吃点别的,不太容易。
我在南方沿海小住的那段时间,没少吃这类小吃。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靠近北京郊区,附近有很多果园,果园里不仅种植各种水果,还种植各种蔬菜,还养鸡养鹅,还有湖泊水塘等,所以吃的东西是不少的。我平时吃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生活的周围有什么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