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乎上有一个关注度很高的话题:“如果让你重新上一次大学,你会选择怎么度过?”
看到这个话题,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大学四年,一时间感慨蛮多的,突然想写写这个话题。
先简单交代一下背景:双非学校,普通本科,一个普通学生的普通四年。
没做过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没得过什么有意义的奖,没有过什么高光时刻,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想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给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这样的大学生活状态可以参考我的版本,能不要体验尽量不要。
大学四年里,课不算多,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上课上课,偶尔会逃课,没有挂过科,成绩中游,没加入学生会,参加了两三个社团,兼职做了一堆,偶尔和朋友出去玩一玩,寒暑假就回家里蹲。
四年来,就这样温水煮青蛙,睡觉逃课追剧看小说死宅,还觉得自己就是这种得过且过知足常乐今天不操心明天事天塌下来都不怕的人,自以为舒适安逸的很,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大学那四年,是我二十多年来最失败的四年。
那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生活,真的最能废掉一个人。
大一刚进学校,什么都不懂。很多所谓的经验大多都是从学长学姐那里听来的。比如哪个老师的课教得比较好,哪个老师的课点名少,哪个老师平时分给的高…既然是听来的,那就是好的坏的都有,别人的建议永远只是建议,只提供参考,不可盲目相信,自己心中要有一杆自己的天平。
因为一下子从高中那种时间很紧张,早六晚十一的高度学习生活中,过渡到大学生活来,会觉得大学生活简直就是人间天堂。(部分专业)课不算多,没有早晚自习,有的课还可以轻松逃掉比如毛概马哲之类的。一下子进入这种相对来说轻松很多的环境下,很容易松懈下来。一时的松懈还情有可原,但如果自制力很差,一直这样松懈下去,完蛋了。
大学里就是这样,没有老师催着你要争分夺秒看书背单词写作业,学校里努力的人很多,不努力的人同样很多。这时候有的人可能会跟你开玩笑,大学生活嘛,简单轻松得很,期末考试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没有体验过挂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等等之类的。都是瞎扯淡,讲这种话的人,自己不是废人就是有钱任性。他们开玩笑的告诉你这些,却没有认真的告诉你,毕业季找工作,大学四年的绩点(成绩越高绩点越高)很重要,想拿奖学金绩点很重要,想保研绩点很重要。
不管好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好学生到处有,混日子的同样多得是。我见过普通学生通过努力专升本成功考研上985的,也见过相对来说起点较高最后竟然连正常毕业都成问题的。
也有人说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所以才会学不好也不想学。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连自己的专业知识都掌握不好,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直接不会往下问。学习不是单纯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更是任务与责任。
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细枝末节中产生的。那些上课认真课余时间看书参加各种竞赛去实习的学霸,虽然过得忙碌辛苦,但比起无所事事不知道充实了多少。
两种生活,毕业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学霸成功保研到双一流大学,安逸舒适的我毕业想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都很难。不单纯是成绩不如别人,更多的是思维格局,思考问题的方式等等多方面的。
▼
其实大学生活,笼统来讲,就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上课时间,一部分是课外时间。
上课时间好说,就是上课。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逃课不挂科。
在学习上,成绩肯定是越高越好的。成绩好,在什么地方都是有优先权的那一个。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的成绩构成来自多方面,除了期末的卷面考试,还有平时上课老师给的平时分,所以上课要好好表现,不要逃课;还有各种活动加分,比如参加英语竞赛,过四六级,参加学生会,参加实习等等都会有相应的加分。最后这些加权平均才构成了一学期的综合成绩,这个成绩很重要,很多评奖评优都是依据这个成绩。
虽然大学的成绩没有那么高的严格要求,哪怕平时不认真,考试周拼一点背重点也能挣个好分数。但好好学和不好好学意义完全不一样,比如简单来说学霸写论文没压力,而不学习的到毕业写论文连个概念都搞不清楚。
我大学住的是混合宿舍,宿舍里有一个金融学霸,她那意志力,是真的让人佩服。因为大一就考虑考研,所以一直在为考研做准备。想努力学保研,所以她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前三。平时没课的时候,我们还在床上睡觉,人家已经在背单词了;为了体育成绩全优,每天都会去跑步…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我觉得都很厉害。
懒惰和拖延是天性,那些有着超强自制力的人,并不是他们时间比我们多,只是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有着强大的毅力和自律。
课外时间就比较自由和多样了:
大学生活里,除了那些专业课特别多的,比如医学生工科生,课外时间是很多的,可以做的事也非常多 。比如:
可以参加社团学生会
可以参加各种竞赛比赛创业大赛各种活动志愿者等等
时间最多的寒暑假:可以去实习,多积累社会经验。
兼职。
只要你想,大学生活可以过得无比丰富精彩。
因为学生会社团和各种比赛我都很少参加,也没有什么经验。但仅有的几次也蛮精彩的,比如我参加过一个炒股大赛(我是学经济的),最后还得了个三等奖,还挺有趣的。这些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来选择就好。
重点说一下兼职,这个我自己做过很多,也不想别的,我就是想赚点生活费。做的还蛮多的,端盘子发传单奶茶店销售员都做过。
做的时间最长是在一家服装店做导购,店面不大,就是学校门口很一般的那种。到也不说完全没意义,一方面一个月能赚个一两千块生活费,省一点都不用往家里要了。一方面也算是提前接触社会生活,那时候一个店也就十个人不到,过个什么节啊谁过生日啊,都会去聚个餐或者唱个k,小圈子社交哈哈,也挺有意义的。想想那时候我还挺活泼开朗的,不知后来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孤僻,完全不想和人搞关系,自己都无法,大概是年纪大了。
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我觉得兼职,不管是想挣钱还是想体验体验生活,都不是很必要的。想挣钱,不如专心学习拿奖学金,兼职相对来说算最耗时间效率也最低的一种了,就算所有时间都耗在上面,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当然了那种教你干啥干啥月入过万之类的,有,但概率很小,普通人就安心做好自己吧。这种事,再怎么鼓吹,都不会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想挣钱,好好搞学习参加比赛拿奖学金,奖学金不止钱也是学生时代积累的资本;想体验,寒暑假时间那么长,去实习。这两样都要比兼职有意义得多。
如果这些都不感兴趣的话,那就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没有就去找。
该学习就学习,闲时间看看书看看电影学学英语有能力的情况下多出去走走,找到自己爱好所在,特别是实在不喜欢自己专业的话,四年的时间足够去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学业爱好两头抓,如果能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那真是不能更棒了。
大学四年是我们最好的增值期。四年的时间,你完全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不要相信这四年可以好好享受,以后一生中很多时间都要花在工作上这种话。在该努力的年纪不努力,那才是最大的错误。人生目标,越早找到越早靠近越好。希望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有一个闪闪发光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