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广州 | 白切鸡带血丝,真的不!是!没!熟!

广州 | 白切鸡带血丝,真的不!是!没!熟!

作者: 那一座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17:08 被阅读0次

鸡,广东人的主食。

都说“食在广州”,其中鸡就是主角之一。

在广州,鸡的做法不计其数,常见的有:

豉油鸡、啫啫鸡、炭炉煲鸡、盐焗鸡、

手撕鸡、脆皮鸡、椰子炖鸡、桑拿鸡……

当然,不能忘了最常见,也是老广们的最爱:白切鸡。

可是这味老广心中的“蜜糖”,

在很多初来广东的北方人眼里却是“毒药”。

他们看到白切鸡的外皮颜色,

就会怀疑它有没有熟,

毕竟在北方,无论卤鸡还是烤鸡,

鸡皮颜色变化是很明显的。

德州扒鸡,北方鸡代表。北方知名做鸡的方法都会把鸡皮做到这样的颜色

而当他们夹起一块,发现还有血丝的时候,

很多人都会震惊:原来真的是没熟!

然后责令店家重新煮熟。

的确,白切鸡是某些地方带着血丝,

甚至不带血丝的都算是小有失误,

但是,白切鸡带血丝,真的不!是!没!熟!

白切鸡的做法简单到了极致,

烧开一锅水,让生鸡短暂地过三次热水,

然后关火,把鸡浸在热水里,

直到肉刚好熟,但骨髓还稍微有点生的状态,

马上放到冰水里冷却,之后晾干,

白切鸡就做好了。

不必去酒店,家里也能做,虽然不好看,一定很好吃

说简单点,就是白水煮鸡,只不过讲究火候。

其实这种做法不只广东有,

上海的白斩鸡也是同样的思路。

成都的口水鸡,除了最后淋上红油的步骤,

做鸡的手法基本也和白切鸡差不多。

网红川菜大厨王刚老师展示的四川口水鸡做法,同样也是把鸡浸熟

有人认为,这种烹饪方式曾遍布全国各地,

无论是唐诗里的“黄金鸡”,

还是清代吃货袁枚笔下的“白片鸡”,

跟今天的白切鸡都是大同小异。

可惜的是,这种做法在北方基本已经消亡,

今天只有上海的白斩鸡能跟白切鸡一较高下。

上海白斩鸡,外表和广东白切鸡很像,蘸料是酱油

但是来过广东的上海人纷纷表示:

广东人做的鸡太美味,上海人必须低头。

公平地说,上海也是一个美食之都,

同样的做法,师傅的手艺不可能相差太多。

那广东白切鸡制胜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情理之中,却也出人意料:

鸡大致可分为肉鸡、蛋鸡和肉蛋兼顾三种,

肉鸡的风味明显要好于另外两种。

而两广和海南恰好又是肉鸡的天堂。

1989 年出版的《中国家禽品种志》记载,

中国有8种肉鸡,全部都在长江以南,

而两广地区占了4种,

也就是说当时全国一半的肉鸡都在两广。

1989年出版的《中国家禽品种志》。红圈为中国本土肉用型鸡品种。/大象公会

北方的朋友别置气,这是老天爷决定的。

最初,鸡的种类并没有分得那么明确。

因为鸡在热的地方产蛋少,冷的地方产蛋多,

所以两广人只能将鸡往肉鸡方向培养,

北方人把鸡往蛋鸡方向培养,

久而久之就分成了肉鸡和蛋鸡。


北方的白羽鸡

北方的朋友们,是天气限制了你们的想象。

不过,你如果认为白切鸡只是老天爷的赏赐,

那就大错特错了。

除了气温和水土适合养肉鸡,

白切鸡师傅选鸡的标准可是相当得高!

可以这么说,一只生在广东的鸡,

它生命里最荣耀的一刻,

就是它被做白切鸡的师傅相中的那一刻。

它可以光荣地跟同伴说:

虽然就要死了,但一想到会被做成白切鸡,

就感觉老娘这辈子值了!

因为在广东人心中只有两种鸡配做白切鸡:

一种是未生蛋的青春期母鸡,叫“鸡项”;

一种是被阉割的公鸡,叫“骟鸡”,

它们整个生命中只有长肉这一件事,

可以说,它们正是为“白切”而生!

用新鲜鸡项骟鸡做出来的白切鸡,

外皮紧绷,却一点没破,

这是好食材配合好火候才能做到的境界,

不新鲜或者浸太久都没法达到这个标准。

初次吃白切鸡的朋友可以先尝一块鸡皮。

鸡皮爽脆弹牙,下面还有一层透明的膏,

吸出来是滑溜溜的。

那既不是油也不是人工加的啫喱,

而是它们皮肤里充盈的胶原蛋白。

鸡肉是恰到好处的熟,

需要牙齿和骨头稍微搏斗撕扯一下,

就能尝到老天爷赐予的鸡毫不修饰的鲜味。

这就是广东人爱吃白切鸡的原因:

如果觉得味道太淡,可以点一下蘸料。

蘸料也很讲究,广州人偏爱姜葱油,

姜葱切末加盐,淋上热花生油。

别看简单,却也有讲究:

首先姜辣不能麻痹舌头,盐也不能太抢味;

其次油香葱香要和谐,不能抢了鸡的香味。

总之,好的蘸料不能夺走鸡的鲜,

反而能在点缀时提供底味,衬托出鸡的鲜,

很多北方朋友第一次吃白切鸡时,

除了觉得生,还会觉得硬。

确实,北方做鸡讲求把鸡炖烂,

随随便便都要骨肉分离。

他们不明白为何白切鸡的成熟度这么奇怪?

其实这就是粤菜的核心。

粤菜追求鲜,但鲜不是一个步骤能完成的。

首先就要食材好,既要有风味,也要新鲜,

把北方鸡给广东师傅,他做不了白切鸡,

把上好清远鸡冰冻后给他,他也做不了。

其次就是火候。

广东人认为,食材由生转熟的那个瞬间,

是食材最有鲜味的时刻,

过度烹调鲜味必然流失。

白切鸡可以说是追求那个瞬间极致的例子,

肉没熟、肉熟骨带生、骨肉全熟之间,

虽不是只差分毫,但也就只差几分钟。

而由生转熟的那一刻,

食材纤维往往水分没太流失,

所以会有更加弹韧丰富的口感,

这是粤菜追求鲜味时偶然发现的副属性。

啫啫鸡也是追求打开瓦煲的那一刻,鸡肉刚刚熟,此时的鸡肉最弹牙

这正是很难有人在吃喝上骗老广的原因:

他们求鲜味,不只依靠舌头,

牙齿也在帮他们做验证。

而从养鸡场到接触食客的牙齿和舌头,

白切鸡恰是完整走过了粤菜求鲜之路。

所以,如果你想理解粤菜,

可以先从这道简单至极的鸡开始。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广州 | 白切鸡带血丝,真的不!是!没!熟!

    鸡,广东人的主食。 都说“食在广州”,其中鸡就是主角之一。 在广州,鸡的做法不计其数,常见的有: 豉油鸡、啫啫鸡、...

  • 广东白切鸡的五种制作方法,你会哪几种?

    广东白切鸡的制作方法核心提示:白切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

  • 中国十大最美博物馆

    提到广州你会想到什么?”“虾饺?叉烧包?艇仔粥?炒牛河?白切鸡?煲仔饭?.....”"停!怎么全是吃的!"“哎,没...

  • 吃鸡

    中午,买回的鸡,考虑是做炒鸡还是白切鸡? 选择白切鸡做法。 炒鸡油多,不爱吃,且鸡肉容易发柴。 白切鸡清淡,把鸡放...

  • 真的是日常餐哦!

    真的白切鸡,不再是网络图片。 看上去卖相就挺不错的,白切鸡,蒜蓉,姜蓉,葱蓉,还有香菜,应该是吧!表示有点不认识。...

  • 广州名菜—市师鸡

    说起广州的名菜,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白切鸡,但其实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大厨们的努力,看起来简简单单的白切鸡已经演变成...

  • 爽滑嫩口,肥嫩鲜美的老广白切鸡

    在广州有一句这样的老话 叫做“无鸡不成宴” 这句老话在老广的心目中,鸡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白斩鸡又称为白切鸡,是一道...

  • 白切鸡

    把鸡内脏清理干净掉干水! 把水放锅中烧开,然后放鸡隔水蒸二十分钟(大火) 准备一盘冰冻水! 把好的鸡放冻水过冷。 ...

  • 白切鸡

    话说上次在我写的《炒河粉》的文章中,描写了我兜里只有二百块钱,去佛山,在武汉到广州的火车上,偶遇一位给我买盒饭的姑...

  • 白切鸡

    今年我白切鸡吃得有点频繁,几乎每周两次以上,我也奇怪为什么会这样。 我之前一直讨厌白切鸡的,过去的那么多年几乎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广州 | 白切鸡带血丝,真的不!是!没!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vo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