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车和尚的故事

三车和尚的故事

作者: 白莲_bc1f | 来源:发表于2020-07-21 07:26 被阅读0次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三车和尚”,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经印度北部已是冬天,要翻越雪山,到另一个国度。山上除了冰雪,连一只飞鸟也见不到。当他爬到山顶时,惊奇地发现,白雪覆盖的山顶上裸露出一片黑土。

玄奘仔细察看这片泥土,发现了几丝粗长的头发。於是顺著头发挖去,他想一定有高人在这里入定。他把埋在地下的人挖了出来。只见那人双目闭合,盘腿而坐,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长满了野草。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

老僧睁开眼,茫然问:你是谁啊?玄奘大师说:小僧玄奘,你老在此入定多久了?老僧眯眼想了想说:是某某年间在此结庐入定,是等红佛(释迦牟尼佛)传我《瑜伽师地论》。玄奘大师说:释迦佛已经涅磐1000多年了。

老僧答:那就等白佛(弥勒菩萨)出世。玄奘说:弥勒佛出世还须四十六亿七千万年,这样吧,《瑜伽师地论》小僧玄奘我就可传,不如你现在转世投胎,等我从天竺取经归来跟我学习,如何?

老僧入定观照后点头应许。当下便按照玄奘大师的指点,去皇宫投胎做皇太子,等待玄奘大师的归来。

十九年后,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跋涉五万里,从西域取经归来。到皇帝那里去寻找转世的老僧。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他很惊讶,对玄奘说:我没有十九岁的皇太子啊!后来一查,老僧投胎投错了地方,投到了当朝大臣尉迟恭的家中。于是传诏下去,将那个青年宣来,令其随玄奘出家。

其时老僧因投胎隔世之迷,他已经习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坚决不同意出家。皇帝怒曰:不出家就赐死!那青年没办法,只好同意,但提出条件,必须随行三个马车:一车载金银元宝,一车载酒,一车载美女。玄奘大师心中有数,点头默许。

于是,一个热闹有趣的场面出现了:一个英俊的青年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轰轰隆隆跟着三辆大马车,财宝醇酒加美女,好不招摇壮观!街上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三车和尚”的“美名”一时传遍了大街小巷!

当时车队行至设坛剃度的寺庙,一声洪亮的钟声传来,蓦然惊醒了老僧阿赖耶识中沉睡的记忆。他毕竟刻苦修学多生多世,晨钟暮鼓的灵性一触即发。他当即翻身落马,痛苦忏悔,从此虔心重皈佛门,发奋修行,成为玄奘大师的座下弟子,法号窥基。

窥基法师因为根基深厚,修行刻苦,后来成就很高,证得菩萨果位。有一次,他到终南山拜访律宗著名高僧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因为持戒甚严,功德很大,感动天人供养,每天中午都有天人天女下来送饭。但奇怪的是,窥基法师来了之后,再也没见天人下来。

到了晚上,道宣律师整夜打坐,夜不倒褡。窥基大师却倒头便睡,并且还打呼噜,鼾声如雷。第二天,道宣律师说他:出家人的规矩,不打坐也该吉祥卧,你又打呼噜又翻身,又伸胳膊又撩腿,吵的一夜不清闲。

窥基说:是你不清闲我才一夜没睡好!你腰里那个虱子,就咬你一口,你就想捏死它,后来想想不能杀生,你就把它扔到地上。手也太重了,跌断了它一条腿,它痛的“哎哟,哎哟”的,哭骂了一夜,吵死我了!

道宣律师一听之下,瞠目结舌。不禁大生惭愧,默然不语。等窥基大师一走,中午天人又来送饭。道宣问:为何昨天中午不来?天人大呼:这几天可整个山顶祥云笼罩,金刚护法布满空中,我们欲界天的小天人哪里进得来啊!道宣再次愕然,方知窥基大师是位大菩萨!

扩展资料

窥基(632年-682年),京兆雍州长安人(今陕西西安),唐代著名高僧,唯识宗创始人。俗姓尉迟,字洪道,又称灵基、乘基、大乘基、基师,或单称基,法名“窥基”,被尊称为“慈恩法师”。貌魁伟,禀性聪慧。

十七岁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入弘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从玄奘习梵文及佛教经论。或谓窥基初拒玄奘之命而不断世欲,行驾三车相随,前车载经论,中车自乘,后车载家妓、女仆、食馔,遂有“三车法师”之称。

窥基与师玄奘参与译经,玄奘译唯识论时,与神昉、嘉尚、普光三人共同检文、纂义,以议不合,玄奘乃遣出三人而独留窥基,遂参糅十大论师之释论而成一本,即成唯识论。

后游太行、五台山,宣讲大法,及返慈恩寺传授玄奘之正义,著述甚多,时称百本疏主,或百本论师;而以唯识论为宗,故又称唯识法师。窥基的著作有《法苑义林章》、《瑜伽论略纂》、《百法明门解》、《因明入正理论疏》、《摄大乘论钞》、《胜宗十句义章》等。

主要学说

窥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和师父玄奘法师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

玄奘译籍中标明窥基笔受的,有《成唯识论》十卷、《辨中边论颂》一卷、《辨中边论》三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异部宗轮论》一卷、《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成唯识论》的翻译。

这是一部解释世亲所造《唯识三十论》而属于集注性质的论书,是中国传译瑜伽学一本十支中的主要一支。世亲造《三十颂》时,没有造释就去世了,后经亲胜、火辨等诸论师相继作释。

他的学说思想异常丰富。然而,由于学术界一直以为唯识宗是以移植印度瑜伽行派为特色的,加之对于印度瑜伽行派的真实面目,特别是流派发展并未完全搞清楚,因此,现存于窥基著作中的那些内容是承袭印度佛教的,哪些又带有若干独创性的,都无法进行清晰界定。

另外,玄奘大师没有专门著述论述自己的思想,其许多思想创造也有赖于窥基著述得以保存。窥基在唯识宗教义体系化、系统化方面的贡献,截止目前在汉传佛教系统中仍然是后无来者的。换言之,如果没有窥基的著书立说,如果没有窥基的不懈努力,印度的瑜伽行派思想是不可能发展为中土的慈恩宗的。

相关文章

  • 一念不动,万般自在

    禅意故事:小和尚与老和尚的故事。或者商人与禅师的故事。

  • 十二夜

    小沙弥难识经文要义,总是缠着师傅讲故事。 师傅想起了少年与和尚的故事。 和尚是和尚,少年是要杀和尚的少年。 和尚说...

  • 老和尚讲故事

    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和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和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山...

  • 我的故事

    Hi~ 我给你讲个原创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的内容...

  • 千年讲不完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老和尚讲故事的故事吧? 就是那个“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

  • 和尚的故事

    清晨的露水还未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消散,老和尚就一瘸一拐的向河边走去。他要去打水,按平时的用量来说一担刚好,足够了一天...

  • 和尚的故事

    和尚:”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此时门外响起了阵阵...

  • 2019-06-06

    今天听了个故事,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故事大致是说小和尚每天下山化斋,回去之后就和老和尚说,师傅我每天下去化斋...

  • 从前有座山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群和尚。小和尚给老和尚捉虱子,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

  • 故事里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故事里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车和尚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yb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