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理的“老化”其实和生理年龄毫无关系,有的人可能在十几岁甚至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老了。
心理老化的表象,是一个人失去了开拓进取的勇气,做任何事情都是保守的,偏向于维持现状、甚至只要事情不变得更糟就好。人从根本上就不愿意做任何具有风险的事,并且抗拒、畏惧风险。
而心理老化的本质,其实是因为这个人的全部精力、和他全部的努力都放在了“维持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上。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你仔细想想“一个人的全部努力都放在了维持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上”这句话,会发现其实“心理老化”这个概念其实质并非是指你心理的某种状态,而是指你的注意力习惯性的“倾向对象”。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你要充分的去享受和体验生活”这种类型的建议,但是问题在于,一个人如果想“充分”的享受生活,其实最需要的是两点:
一、这个人并不试图维持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他并不会始终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不会总是想将自己的感受“调控”成一种“小确幸”、“小安全”的状态。
人一旦试图控制自己的感受,那么必然的会令你的“感受振幅”变低。
就是说,比如正常情况下你的情绪波幅可能是100~-100,但是当你总是试图调控自己的感受时,就会使你期待的波动幅度只有50~-50,30~-30,甚至是会导致你对自己的感受也产生一种恐惧、回避、甚至是阻抗。
你可能会害怕或刻意规避自己产生过于“强烈”的感受,你的本意也许是为了避免自己体验-100的强烈的负面感受,但这同样也意味着,你无法感受+100的强烈正面感受。
其实所谓的正面负面、正一百负一百的描述都是错误的,因为人的感受系统是一不是二,它就是一个感受系统,并没有正面感受负面感受的区分。当你试图规避-100的负面感受时,也就意味着你同样规避掉了+100的正面感受能力。
二、这个人并不厌恶风险,并不会拼尽全力总想规避所有的风险,也不试图让自己的生活总是处在自己可控的、熟悉的、无风险的状态中。
有人可能会说,规避风险难道不是人的本能吗?每个人都会想规避风险,让生活变得可控啊。
但其实你只要仔细的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对于同样一件小事,比方说一个学校,夜里学生在上课突然停电了,有的人会马上觉得焦躁不安:怎么停电了?天啊!这可怎么办?
而有的人却对此并不会有任何反应,停电这种意外不会引起他的焦虑和不舒服。
想要规避风险的确是人的本能,但问题在于,每个人都想规避风险,但是人想要规避风险这种意愿的强烈程度,和风险对人负面感受的“唤起程度”是不同的。
就好比同样的两个人明天要去面试,一个人会想:明天这个面试非常重要,我要好好准备。然后他就去好好准备了。
另一个人会想:明天这个面试好重要啊!我一定要好好准备,千万不能出错!我一定要好好准备!他就这样带着焦虑的心情想着要“好好准备”想了一夜,但是并没有实际去准备什么。
所以我们一定要始终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人都想规避风险,但你是强烈的不愿意面对任何风险,和你将风险视为是正常的、一个可以直接去上手解决的问题,这两种规避风险的心态其实是截然不同的。
语言和概念只是对事物类目的一个命名,我们自己在认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化、要具体,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你的头脑中要牢牢的记住这个比喻:“学生”这个词就和“规避风险”一样,是一个总的命名,往下可以细分为男学生,女学生,男学生又可以分为文艺男学生,学霸男学生,普通男学生,沙雕男学生;
沙雕男学生又可以分为高智商沙雕男学生,低智商沙雕男学生,高情商沙雕男学生,低情商沙雕男学生等等。
就是一定要建立“分类”这种意识,你对事物的分类越细致,才越能准确的认知事物。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很明显的就会发现,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了解他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认识都是停留在“聪明”、“抑郁症”、“漂亮”、“沟通能力强”等等这些非常笼统的概括类目上。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就要不断的细化分类,譬如抑郁症,我是生理性抑郁?心因性抑郁?创伤性抑郁?因果性抑郁?还是某几种兼具?
我沟通能力强,我是在哪些场景下沟通能力强?我和哪些类别的人群沟通时沟通能力强?我的这种沟通能力强是属于何种性质?
我是撩妹无敌,还是卖保险口才一流,还是只是擅长讲笑话逗别人笑?
这是第三遍重复了:你对事物的分类越细致,才越能准确的认知事物。
当然,其实上面所论述的这两个点:“不试图维持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不逃避风险”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描述面。
你总是试图保持自己内心的安全感,自然就意味着你要不断的试图规避风险。
至于这种心理模式的成因,我们不得不借用一些看似是被很多人认为已经是“过时”了的、所谓“精神分析”的套路。
我使用的是“看似”这个词的意思,是建立在人的心理是“阶段性发展”的立场上来解读的。
正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先完成原始社会的累积才能进入封建社会,必须完成封建社会的发展才能进入工业社会。人的心理发展也亦复如是。
“自我保护”是人类心理发展最基础、最初级的一个发展阶段,作为基因自我复制的载体,“自我保护”是最根本的需求。
然而分析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这个问题既是人心智不成熟的原因,也是我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同、人可以跨阶段的实现“跳级”发展的原因。
这个问题就是:人的主观意志。
人的主观意志的基础,是建立在复杂的自我反思、自我觉知的认知能力之上的。
我们的《内心平静之道》系列课程中反复在强调“模拟世界”这个概念,就是人主观上所认知的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模拟简化,这种主观上的“模拟世界”和客观的现实世界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模拟世界本质上不需要客观的逻辑自洽,我们的诸多认知都是不合理的。
但是这些诸多不合理的认知由于“我执”,令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认识是不合理的。我们哪怕明确的知道风险,知道自己的错误,仍旧会坚持自己错误的认识。
(由于这一块的内容涉及到我筹备的系列课程的核心内容,所以不便展开详细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报名课程哈哈~)
这一点,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心理老化”,变得“保守”,变得无法充分享受生活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也是人之所以难以改变最根本的原因。
就比如我明确知道自己应该规律作息,坚持锻炼身体,但我却始终做不到这一点,其实本质上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有着太过于强烈的“我执”,这种我执就导致了你其实压根就不愿意改变这个“我”。
那么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开始每天十分钟的冥想,就会发现我的执行力大大提升了——就是因为我彻底理解并接受了人类的身心是一体的,认知上明白行动上做不到,其实和你的身体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并没有强逼自己直接去规律作息,而是先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够进入到一个“自律”的状态,然后,你想控制自己去做什么、不做什么就会失去很多阻力。
回到主题,每个人本能的我执,会令我们执着于自己错误的认知而不愿意改变,所以呢,那些我们早年经历造成的对于事物和外界的认知才会在成年后一直保持,所以早年的经历会对一个人的未来有着极大的影响。
其实并不是早年的经历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而是人强烈的执着于“自我”这个概念,而紧紧地抓着自己早年的经历不愿意放手。
我大约在17年左右的时候学习很多心理课程和参加一些心理理论的培训,包括从17~18年期间一直在持续进行个人体验,很多的心理学理论告诉我,当我回忆起自己过去很多经历的时候,如果我感到悲伤,我需要接受这些悲伤的感觉。
我按照这个路子搞了很多事情,包括且不限于忽然给我妈打电话,愤怒的控诉我早年多么的不幸。
搞了这些事情之后,有段时间我“自以为”在“疗愈”自己,我觉得自己“成长”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其实我早年过的并不是多么的凄惨,但是学了诸多理论,做了心理咨询之后,那些过去的负面情绪直接被放大了一百倍,我将过去的自己定位为是一个无辜的小天使,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照顾我。
这种不对劲的感觉终于在最近被我彻底承认了——其实我早年有很多不顺利,有很多悲伤的情绪,其实都是因为我自己傻逼。
人的一切痛苦和创伤,本质上都是因为自己蠢,我们只根据自己有限的经历和所受教育,给现实世界预设了太多理想化的“应该框架”,发现这些框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时,就觉得自己受到了创伤。
而所谓的情感、所谓的创伤,本质上是人的大脑为了节约资源而将过去重复性的奖惩经验,给“简化”成了情感机制而已。
情感并不是多么特殊,多么重要的东西,它的本质无非是一种比人类的主动思考更复杂、更快速的算法。
所以我现在终于承认了——我内心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我自己傻逼,和外界毫无关系。
有人可能会问,第一,你个人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第二,你也自称并未经历过过于痛苦的创伤,你有什么资格声称人内心的痛苦都是因为自己傻逼,和外界毫无关系呢?
其实我不敢声称人内心的痛苦都是因为自己傻逼,因为如果我发出这样的观点,肯定会被喷,虽然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反复思考,反复阅读和学习人类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的知识最终也始终得出的是这个结论。
在这里要和我们前面谈到的人的主观意志可以联系起来了。
人的主观意志其实它的性质是无有约束,无有限制,具有无限的可塑性的。
事实上人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关键的问题在于你自己要先去“想要”。
解释这一点我需要举一个例子:
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谈恋爱受了伤,我一定会很痛苦,会想对方为什么不爱我?
但如果现在我谈恋爱受了伤,哪怕我的情绪感受层面上非常痛苦,但是我的大脑一定会非常清醒的告诉我,受伤是因为我和对方潜在的择偶与相处框架不匹配,我内心感到痛苦是基因为了自我复制,给我们这些载体所设置的任务失败的惩罚机制。
当我这样去理解事物时,我的内心没有丝毫的痛苦,这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本然如是。
所以包括但不限于,当我感到痛苦时,当我发现自己的行动跟不上自己的想法时,当我产生诸多毫无实际意义的焦虑时等很多时候,只要我承认是自己傻逼,那么我马上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然后发现是我执着于我过去的很多经验和习惯,给很多事情头上安头,没事找事,然后不断的试图解决这些我自己“造”出来的事。
在这里,主观意志的无限可塑性就体现了出来——我可以认为我恋爱受伤是因为对方不爱我,也可以认为这是求偶程序的失败惩罚和双方不匹配,事实上在这两种认知中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一切的障碍都是我们主观上的“我执”给限制的。
如果你现在尝试着去模拟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和感受,然后尝试切换此二种认知,你会发现只要你想,随时就可以切换。
只是你自己主观上可能有些莫名其妙的“不愿意”,给你制造了自由转换自己心境的障碍而已。
人们始终都想追求心的自由,但事实上你的心自始至终本来就是自由的。就像你没事找事,又不断试图解决你自己“造”出来的那些事一样——佛性本清净,无处惹尘埃,本来就是自由的,没必要、也无处让你再去追求什么自由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