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有一种相对“舒服”的状态。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状态,有些人主动寻找这种状态,另外一些人在无意中获得这种状态。这种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自己觉得“舒服”。
获得这种舒服状态并不困难和复杂,而是身边既有,随取随得。我把这种舒服的状态叫做“真我”,意思是:这种状态是真正的自我。
如何获得这种“舒服”呢?这个获得的过程,就是“真我的实现”过程。真我的实现在思考通透的前提下,没有很大的难度,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如果通过努力、追求、拼搏、奋斗才能够达到真我的实现,那所实现的,就不是真我。
与真我相对应,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用了太多的时间扮演和经历“假我”。假我,对应于真我的概念,即虚假的自我,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成为的那个自我。
人在出生后与死亡前,会经历相似的感觉:痛苦,无助。这一阶段的人就像一个肉体的毛胚,我称之为“本我”,意即:本来的自我,原始的自我。出生后,本我的不适感促使人向假我进化。
在没有真我认知的觉醒下,我开始漫长的“假我”之旅。随着年龄的增长使我先后成为:儿子,父亲,长辈;学生,职员,上司;友人,亲信,师长。与社会发生的种种关系,使我成为:顾客,食客,旅客;买家,卖家;服务者,被服务者…每一个角色,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面临相对应的问题,都是对自我的一次割裂。
“割裂的自我”不断积累矛盾,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又形成新矛盾,再形成新问题,如此往复循环。
随着时间推移,矛盾和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最终打破原先相对的平衡,令“割裂的自我”陷于迷乱,即“迷乱的自我”。
疲惫和痛苦,主要源于“割裂的自我”状态的延续。而焦虑和抑郁,主要是因为由“割裂的自我”向“迷乱的自我”发展的结果。解决办法就是:获得真我认知的觉醒,做“真我的实现”!
我背负着“假我”寻找“真我”。在可见的未来慢慢老去,重回“本我”,走向死亡。
不可否认,扮演和经历“假我”,我也获得了很多美好的感受:荣誉,权力,财富,爱情,亲情…但同时,也伴生着更多的失败,软弱,贫穷,欺骗,孤独。“假我”是人生的附带品,是必经的体验,但不是应当的体验。
“假我”带来的正面感受,或者是无形的虚幻,或者是短暂的快感,它们大多依赖于外界或他人,它们结束时带来的痛苦和失落让人难以承受。
如果我一开始就能洞悉一切,那么应该无时无刻体会自己的内心,定义真我,去完成真我的实现,这样,就可以舒服地活着,过上几十年,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