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80页,92,000字;阅读时长:2小时10分
2022年第46本。
补笔记的bug就在于记录和和阅读的时间线是乱套的……
一般每个月初会定好这个月的读书计划,但不会安排的特别满,留出一些空间给那些穿插的特殊情况:比如大部头看累了,太沉重的看闷了,又或者心烦了,不高兴了,有什么特殊事情影响状态,又或者在群里看到别人安利的某本书……就都会穿插在计划内。
所以每本书拿起来读都是有原因的,无论是想看很久,待读清单里扔了好几年,又或者就是偶尔看到了什么推荐,恰巧有应和当时的心境……
而补笔记的问题就在于自己要重新回想“为什么读这本”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心境和感受。
对我来说,就是不停的在现在与过去式的时态中切换,对于看的人来说,应该很像生活场景总在快速换台的莫名其妙患者。
看这本书,是因为看到其他书友的一句评价,“最后哭的呦”……
碰巧在人生感触深刻的那两天,如果能有一个单纯的故事来哭一哭,也是好的。
《秋园》,女性视角,一个叫“秋园”的女人,从1914年开始的一生。
家道落末,军官太太,解放战争,十年动荡,三年自然灾害,上山下乡……
近90年的中国,几乎每一个转折带来的阵痛,在这个裹了一半小脚,生在一半新中国一半旧中国的老太太身上没遗漏任何一笔。
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
父亲的死伴随这家道的落末,丈夫是活活饿死的,有个争气的儿子却意外溺水,这生活,还能有多苦。
像是女版的《活着》,但又比《活着》更真实。
这些内部斗争、挨饿、供销社、赚工分,都是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过的,不一样的是,那些经历过此事的人们,在讲起来的时候,并没有这么让人觉得真实和难以接受。
过了很久我才感觉到,或许并不仅仅是老人们避讳小孩子不懂事,又或者怕吓坏孩子。可能正是因为亲身经历,所以在走过苦难后再回头,就一切都能平淡的回望了。
文中的秋园和她的丈夫,是让人心生尊重的。
看到最后,我也没有哭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