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夹门关的面纱》第三篇:诸家源远的血液
第七章 灯舞文化
每年的大型活动,都打着“XXX年邛崃市民俗文化节”的旗幡,这里是“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传习所”。最具特色的是灯舞文化,即高跷(俗称高脚灯)、马马灯(俗称幺妹儿灯)、狮灯(俗称狮子灯)、龙灯、牛灯(俗称牛儿灯)等非遗文化。
第一节
灯舞的起源,或始于对图腾的崇拜,或始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或始于解劳作之乏的游戏,或始于祈祷与释放心情瞬间,多饱含着尊崇与喜爱的情愫。
高跷起源于原始氏族对图腾的崇拜,祭礼中踩着高跷拟鹤跳舞。有人说是古人为了采集树上果子,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方便采摘,后逐步演变而成高跷艺术;还有人说是清康熙年间,江湖卖艺班子来演出高跷剧目,引起轰动,几个青年人缠着戏班学习,其他大人小孩跟着模仿,踩高跷民俗便流传下来,发展成为今天的一项民俗灯舞艺术。
马马灯,一说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湖广填四川时随移民带来;一说是源于唐代,马马灯唱词中就有“唐王起,唐王兴,唐王叫我来耍灯”。小时候,几个小伙伴常一人坐一根小板凳,用板凳头去撞击对方的板凳头,很是开心。
狮灯起源于张骞出使西域时期,汉章帝派人驯“金毛狮子”的过程。清康熙年间传入,民间认为春节期间耍狮灯能除恶驱邪,能给新一年带来风调雨顺、吉祥平安;还说读书人接了狮头抱了狮腿,能金榜题名;不满周岁的小孩从狮头下钻过,能健康成长;拜狮灯为干大(干爹),可消灾免难;耍过狮子的和尚头(喜脸壳子),拿回家放在猪圈上,猪不生病、好养、生长快。
龙灯起源于汉代人们对龙神的崇拜,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奉为吉祥的化身,传说能寄托美好愿望。集狮头、蛇身、鱼尾、凤爪于一身,汇勇猛、灵活、友善、高贵于一体的龙,综合了人的理想、愿望、智慧和力量,能兴云降雨,造福人间。传说舞龙能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至唐宋,舞龙在民间已很兴盛,舞龙灯的形式和表演技巧已很完善。
牛灯起源于唐朝,通过模仿牛的生活习性和劳作,来表现农民对牛的崇敬和对土地的眷恋。后来演变为对丰收和致富的期盼及祝贺,清朝中期,演化型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广泛流传。
第二节
高跷的道具制作:初在两根与人等高的竹棍下,离地1尺左右高的地方,绑脚踏竹棍,人踩在上面,用胛肢窝夹住竹棍行走。后来用木方代替竹棍,在离地约1尺左右高的地方,打眼穿方做踏脚板,把木方绑在脚杆上行走。文革期间,脚肢的高度,增加到2尺;改革开放后,脚肢的高度,增加到1米多,甚至更高。
马马灯的道具制作:通常用粗纸、浆糊竹编马身,用彩纸剪成鬃毛,用硬纸壳卷成喇叭状做马耳,用鸡蛋壳画上瞳孔做马眼,将嫩棕叶撕成细丝、涂上颜色做马尾;马脖系缰绳,马前胸挂铜铃铛。
狮灯的道具制作:用竹篾扎成狮头骨架,用草纸粘贴,待风干后再糊下一层,需糊10层左右,约一铜钱厚。用颜料涂色,画出狮子五官。用纸片做成狮耳,针线缝合起来,用青麻做成长短适度的胡须。选择色彩鲜艳的布,做成长4米、宽3米的狮皮,将20多块填满棉花的小布袋连成串,做成狮子脊梁。用约半斤青麻扎成长度适中的尾巴,涂上颜色。
龙灯的道具制作:龙头、龙身、绣球均用竹篾编成,用细竹条(苎麻)做龙须,用硬纸壳做龙角;用竹做支架,并用竹篾编扎起来做龙骨、龙筋,在支架上绑干电池连开关和灯泡做照明;用白布或黄布裹龙身,再画上彩色的鳞甲。龙头和龙尾凹凸不平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蜡光纸和皱纹纸粘贴裱糊,看起来棱角分明,活灵活现。龙骨以单数节数为吉,多为9节、11节、13节,最长可达29节,长约60米,重约60斤。
牛灯的道具制作:初用撮箕做牛头构架,木棍削尖做牛角,纸壳做牛耳,两条大麻袋做牛皮,棕丝做牛尾巴。用颜料涂抹牛头,勾画出牛鼻、牛嘴、牛眼等。现用竹篾编成牛头模型,用黑布包裹,画上牛五官;用真牛角做牛角,用胶皮做牛耳,这样牛嘴巴能张能合,会吃草;用黑布做牛皮,棕丝做牛尾,用布套包住“牛脚”,增添了牛灯演出时的生动性。
第三节
高跷的表演者,化彩妆。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60岁。所扮人物多是媒婆、渔翁、书生、和尚;梁山伯、祝英台;刘备、关公、张飞、孔明;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吕洞宾、何仙姑;工、农、商、学、兵中富有时代气息的人物。
马马灯的表演者,化彩妆。骑马马的幺妹儿,选形象好的、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担任,头戴花冠,右手拉缰绳,左手挥小方巾,马随人动,飘舞自然。舞马鞭的马牌子,俗称花鼻子,由男生担任,通常穿黑衣套马褂,着黑色下装,戴黑色帽;有时也穿白衬衣,红、白、绿裤系红腰带,头戴英雄巾。马牌子挥舞马鞭,指挥幺妹儿表演。
狮灯分为武狮灯和文狮灯,武狮灯它把杂技、舞蹈、哑戏、喜剧等融为一体,表演者均须有一定的武功。戴“孙悟空”面具的人,能做翻跟斗、倒挂金钩、头手倒立、鲤鱼打挺、翻空心跟斗等高难动作,手执金箍棒戏谑鞭打狮子,或敲击笑和尚头部,或做一些滑稽可笑的动作;戴“笑头和尚”(俗称大头和尚)面具的人,右手摇蒲扇,左手执小绣球逗引狮子,在锣鼓伴奏下起舞,其动作呆傻、迟缓,挺着大肚,踱着方步,或与“孙悟空”共玩游戏,或协助“狮子”共同完成某些动作。耍狮头、狮尾的两人,相互配合,动作协调,不化彩妆,也不戴面具。
龙灯有单龙和双龙之分,表演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是27岁。龙王、贝壳、乌龟等虾兵蟹将,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妖怪……均着彩妆。单龙的表演节目有龙舔尾,龙摆尾,龙抢宝,龙抱柱,龙戏水,龙吐火,黄龙缠腰等;双龙的表演节目有二龙戏珠,二龙抢宝,二龙出海,二龙戏水等。
牛灯的表演者,牛倌一人,牛头、牛尾各一人,其余为锣鼓队和歌手,每队约十人。牛倌、歌手着彩妆,其余人员按角色着装。
第四节
高跷表演队形有一字长蛇、走八字、双排对唱、交叉剪子、蛇脱皮等。动作花样有碰拐、背拐、跌叉、跳桌凳、翻跟头、蹲走、鹞子翻身、单腿跳等。节目有扭秧歌、变脸、滑稽戏等。一般不走村串户,不给农家拜年。更不发帖、收红包,多为大型活动造势、揽场。
马马灯、狮灯、龙灯、牛灯……都要走村串户、发帖、收红包。先由办灯人即灯手“出灯”,把“灯贴子”贴在主家门上。帖子有一般贴和“捅贴”两种,上书:“X灯X吉日,恭贺新春”。接受“捅贴”的人家要“鉴茶”。“鉴茶”又作“捡茶”或“开茶”,就是给耍灯人提供休息、喝茶、吃饭的地方。“鉴茶”的人家,要摆大阵势或小阵势,走时也要封红包。
耍灯人在主家“鉴茶”时,休息、喝茶、吃饭都有唱词。比如喝茶时唱:“说喝茶,就唱茶”、“唐僧西天去取经,带回茶籽斗二升,东山林中种几把,西山林中种几根……”;吃饭时从桌子、板凳唱起,直到把主家摆到桌上的菜,一样一样地唱完。
耍灯时,马马灯、狮灯、龙灯、牛灯……都是锣鼓响器在前鸣锣开道,演员(在临邛南路被称为耍手)随后。在临邛南路,耍灯时敲打锣鼓响器的人,被称为铜器手。不同的灯,锣鼓响器的打法有别。马马灯锣鼓就有“长锤”、“一三锣”、“水洞”、“佛座子”、“上天梯”、“凤点头”、“反四锤”、“满堂傲”等。根据不同的现场气氛灵活运用,一路上,锣鼓响器声不断。
耍灯“阵势”是精华,考耍灯人的功夫;“报门”最精彩,考耍灯人的知识面、应变能力、口才。耍灯模式都是三部曲:恭贺(报门)、耍灯(阵式)、收红包(致谢告退)。
“报门”,通常是接受“鉴茶”人家,在手忙脚乱中,要么还没有摆好阵式,要么或还没有煮好饭菜,要么闲着没事有意要考考耍灯人的文化、口才、反应和应变能力……的人,将大门关着要耍灯人进行的程序。没有龙门子大门的人家,在进门的路上或摆一根板凳,或用蔑条拉一根线阻挡耍灯人。报门时耍灯人先开口唱:“早不关来迟不关,刚刚走拢把门关”。耍灯报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门外耍灯人必须先唱“三环”,门内的人才接着唱:“锣鼓打得闹尘尘,外面来的是何人?”一问一答,唱到主人耐不住或因时间关系,才开门让耍灯人进门。进门时耍灯人唱道:“恭喜主家开了门,财神喜神进门庭”。进门后,马上开始恭贺,或耍灯阵式,或演灯戏。
第五节
马马灯阵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挂着马马耍的阵式,内容有猪蹄岔、五角星、九连环、双八卦、乌龟托砂、龙抱柱等;二是放下马马耍的阵式,内容有“折字破(字谜)”、“竹叶寻针”、“海底捞针”、“浑水摸鱼”、“唱灯戏”等等;传统的灯戏有“丁喜卖茶” 、“张懒汉蓐豆子” 、“龚裁缝偷布” 、“王大娘补缸”、“砣子回门”等。
武狮灯阵势主要有:“天鹅抱蛋”、“五页朝天”,“大顺耕田(老和尚晒谷子)”、“翻五台山”、“孙猴子打秋千”、“盗灵芝”、“二郎担山追太阳”等;文狮灯的阵势有:“狮子滚绣球”、“龙抱柱”、“鲤鱼板翅”、“斑鸠吃水”、“姜太公钓鱼”、“乌龟脱纱”、“十八罗汉”、“九连洞”、“盘桃会”等;此外还有字迷、对对子、对唱等。
龙灯阵势主要有:蛟龙漫游、龙头钻裆子,头尾齐钻,龙摆尾等。耍11、13节龙的有“单龙戏珠”、“蛟龙出海”等。表演蛟龙追捕红色的宝珠,飞腾跳跃,忽而高耸冲云端;忽而低下入海破浪,蜿蜒腾挪。不论表演那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
牛灯耍阵式主要有:“吃草”、“赶蝇”、“格斗”、“打滚”、“牛角顶树” 等顽皮动作。另有用山歌演唱“老君骑牛过悬头”,说唱“小放牛”和歌舞、快板、金钱板等表演。
耍玩阵式,拿了红包,准备走下一家时,耍灯人向主家唱致谢词,通常为:“道谢主家大拜钱,主家发富万万年”,或“多谢你来诚谢你,明年再来朝贺你”之类。
狮灯舞、龙灯舞、牛儿灯舞……拜年所得红包,为耍玩集体所有,晚上报账,按照角色和劳动程度进行分配。而马马灯拜年所得红包,则由“幺妹子”个人所获,其他耍灯、撵灯者不取分文,只图热闹、好耍。临邛南路娃儿大小都喜欢撵灯,只要一听见锣鼓响器的声音,放下手中的事就去撵灯,看热闹,图好耍。常常是耍灯人后面,总跟着一大群撵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