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家人围桌而食,谈笑风生,举杯停箸,尽是人间烟火味。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句话的确很好,市井百态,寻常生活,炊烟升起,令人心静,心安,心宁。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聊聊烟火气里关于酸菜鱼的故事。
新年好01 家门口开了一家中餐馆
我住的小区对面开了一家中餐馆
从开始筹备到装修到开业,我和先生都在观察中餐馆的动态
先生说,中餐馆一开业啊,我马上带你到那里吃
我一直很期待,远在海外,家门口有一家中餐馆,那以后就是我的"御用"厨房了
满心期待着......
中餐馆经历了严冬的考验,终于在春天里开张了
我们得知消息后,欢天喜地,拿起菜单就打电话
先生点了他最爱吃的北京烤鸭,我点了最爱吃的海鲜煲
味道很不错,每次我们在家里点好菜,20分钟后就可以去餐馆取回家吃,非常方便。
不觉不觉,我们成了中餐馆的常客,甚至接电话的小哥,一拿起电话来就认出先生的声音
并知道他要点什么菜,先生很满意,毕竟被别人记住,那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记得有一次外出旅游,有三个月没有吃中餐馆的菜了,先生说,一回家马上就去中餐馆点北京烤鸭
美食真的让一个人心心念念啊,怪不得常有人说,“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02 一条酸菜鱼文案勾起欲望
学员写了一篇酸菜鱼的文案给我,叫我帮修改
“今天我和同学去吃酸菜鱼。酸菜鱼汤汁浓郁,味道鲜美,是我很喜欢的一道重庆菜。
当酸菜鱼上桌时,扑鼻的香味,我的味蕾瞬间被唤醒,忍不住动起筷子来。
我用了很大的劲,怎么也夹不起来,或夹起来鱼却碎成小片了......
我同学在旁边看到,有点着急,就帮我夹到碗里,叫我慢慢吃
还时不时给我碗里盛上鱼汤,他的举动
暖到我的心, 让我心里热乎乎的
在生活中,别人对我的一点点好,我都会记在心里。记住别人的好,既是
珍惜别人,也是温暖自己。
文案修改好了,我的味蕾也被点燃了,当时就很想很想吃酸菜鱼
滑嫩的鱼片,酸辣爽口的汤汁...在我脑海里翻滚
先生打球回家,我一见他,大声说:
“我想吃-酸-菜-鱼!”
先生一听,二话不说,拿起电话,拨打中餐馆的电话
接电话的小哥说,鱼?酸菜鱼?没有!请你等一下!
此时,电话挂断了,我心想
我的酸菜鱼肯定吃不到了,啊呜......
大概五分钟后,前台小哥打电话来,他说,酸菜鱼,没有!但厨师特意为你做一道酸菜鱼!
我一听马上就可以吃到酸辣爽口的酸菜鱼,心里幸福极了。
曹德旺说,吃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于我而言,享受的何止是美味,还有愿意为你做食物的人那一颗真诚的心!
新年好03 脚步多远也忘不了家乡的味道
酸菜鱼始于重庆江津的江村渔船。
据传,渔夫将捕获的大鱼卖钱,往往将卖剩的小鱼与江边的农家换酸菜吃,渔夫将酸菜和鲜鱼一锅煮汤,这汤的味道鲜美,于是一些小店便将其移植,供应南往北来的食客。
酸菜鱼流行于90年代初,在大大小小的餐馆都有其一席之地,重庆的厨师们又把它推向祖国南北,酸菜鱼是重庆菜的开始先锋之一。
我有位重庆的女友跟我讲过她的故事,她坐月子时,不能洗头,也不能出门,满月那天,她跑出去吃了当地最正宗的酸菜鱼。
“酸菜鱼来喽“随着一阵吆喝,小妹轻轻将一锅鱼摆上餐桌,砂锅内还滋滋作响,冒着袅袅热气。
只见一锅黄亮的汤里,红色,白色,黄色,绿色,色彩灿然。红色的是干辣椒,剪成小段,火红一片,用来点缀,最为抢眼;
白色的鱼肉在汤里挨挨挤挤,光滑鲜嫩;藏在鱼肉下的是黄灿灿的酸菜;
绿色的则是切碎的小葱段,还有两三枝青翠色的香菜,随意地置放在最上边。
随着热气的徐徐飘散,各色滋味扑鼻而来。辣味、酸味、香味,从鼻尖到味蕾,鱼的鲜味慢慢在空气里弥漫开,让人齿颊生津。
那一天,女友说,她觉得自己特别满足特别幸福
生活上,你常常发现,有的人喜欢坐在餐桌旁,对着那些精雕细琢的天价菜肴,瞪大了眼睛啧啧称奇
但等结束了饭局回家后依然饿得乱翻冰箱。那种饥饿感不是填饱了肚子就能彻底解决的,那是一种不满足感
只有你自己真正喜欢的口味,每咀嚼一口,便会同时体会到愉悦、滋养以及饥饿的缓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家乡的味道。脚步走多远,也忘不了家乡的味道
有人说,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乡,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人的味蕾总是难以忘记家乡的味道,那是任何山珍海味都不能比的。
对于那些长期远在他乡的人来说,唤起心中层层涟漪的,不仅是熟悉的乡音、儿时的风景,更是记忆中的味道以及绵长的乡愁。
新年好写到最后:
我逛亚洲超市,无意中发现有酸菜鱼酱料,于是买了几包回家,照菜谱做了一锅酸菜鱼
第一次做,虽然做得不算很成功,但浓郁的鱼香味,还有酸辣的汤汁,让人安心、熟悉而又温暖。
阵阵香气引得我的小Puppy阿布一直在厨房转来转去。
愿我们每一个朴素的日子,既不乏诗情画意,又充满人间烟火味,愿活在尘世间,满目皆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