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故乡村前有一条河,名字叫汶河。
据资料考证,它发源于东泰山,向东流经安丘中游的牟山后与潍河相会经昌邑北入海。
少年记忆中的汶河,河水清澈见底,沙子颗粒饱满金黄,两岸林木葱翠茂盛。
上小学时,每当放学后,伙伴们都喜欢到河滩上割猪草。渴了在沙滩上随便拔一个水窝,就可以咕咚咕咚喝水。
夏天到了,鱼虾成群,我们一边洗澡一边摸鱼捞蟹。
故乡的小河,陪伴我度过了美好到童年。
02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汶河一度遭受了灭顶之灾。人们没有现在的环保理念,向钱看的理念,让河水水质破坏严重。
河滩上的树木都被伐净变卖了,河滩沙子都卖了做了建筑材料。
整个河道基本被掏挖一空,变成了几米或十几米深的水坑。
听说村里的几个大人和孩子,掉进河里在那里出现了意外,再也没有回来。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河道的污染。
据说是由于当地某造纸厂排的废水,没有环保处理就排入河道,直接造成下游河流的污染。
河水泛着白沫,水的颜色都成了红褐色,鱼虾死净了。
那时我就参军入伍了。每次回家,听人说用河水浇灌的小麦,麦粒都是红黑的。
河道两侧的村庄,人们得杂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与喝的地下水受污染了有没有关系呢?
我家里的水井十多米深了,打上的水还有股怪味。水不能和了,只能去买大桶水喝。
当我听到这些情况时,心里是特别的气愤,当时还给某局写过建议信。
这种情况又过了几年,听说那个造纸厂因为环保问题终于被关闭了。
河道污染源头问题解决了,但由于前几年欠账太多,一时河流污染情况也没有根本好转。
03
自2005年以后,国家和地方环保意识增强了,按流域地段分别实行河长制。
河道两侧的河滩上个人私自搭建的养殖大棚,也全部拆除了。
大量栽种树木,绿化河道滩涂。
前几日回老家,清晨河边走一走,又看到老乡在泛舟捞鱼了。
我问到:“现在河里的鱼能吃了吗”,
老乡说:经过十几年的水质净化,现在的鱼能吃了。
听说我们村庄前面的河段,成了峡山水库下游风景区的一部分。
相信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随着国家和地方治理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少年记忆中的汶河景观还会还原再现。
但我想,这个过程或许很难很难,因为前面几十年的损坏太严重了。
所以说,我们的发展不能走掠夺资源式的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的说到百姓心里了。
一条故乡的河流,伴我度过了多少童年、少年、青年的美好时光。
由于人为的因素,它也承受了很长时间的痛苦和折磨。
但愿人们懂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今往后不再损坏它,好好保护它,让它早日焕发昔日的光泽。
芳华的日记原创,谢绝他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