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来自:得到《批判性思维15讲》蔡钰。
回顾一下昨天和前天的内容。
思维框架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思考技术、思维倾向和知识储备。
批判性思维是在某次思考中,对这三个要素的审视,避免其中存在的各种坑,以提高思考质量和思考自由度。
思考技术三要素是:论题、论证和结论。前天的内容是批判性思维对思考技术的审视。
思维情况包括四个主要类别:信念、立场、情绪和欲望。昨天的内容主要是信念对思考的影响。
今天的内容是立场、情绪和欲望。
-1-
先说立场。
立场是什么?前天的内容曾提过蔡钰认为的立场和万维钢所说立场的区别。
在批判性思维中,立场是指思考者的身份、所抱持的态度。
立场怎么影响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呢?我们看一个片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事,得出了占据荆州和巴蜀,东联孙权、北拒曹操,三分天下的结论。诸葛亮就是以刘备的立场进行思考的。
而鲁肃为孙权划定的是,占据荆州,与曹操二分天下,是站在孙权的立场上。
两个人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但结论却不完全一样,因为立场不一样。这就是立场对思考的影响。
在审视立场对思考结果影响的时候,要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个,你和对手都是以什么立场和态度讨论问题?
搞清楚自己的立场,约束了观点的作用边界。搞清楚对手的立场,判断有没有被立场背后的利益所绑架。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存在一种可能,你的结论为自己的立场争取了利益,但可能损害对手立场的利益。辨别双方的立场,你可以审视自己的结论是否会不合理地侵害他人的利益,是否公正,从而慎重做出决策。
第二个,如果交换立场,你还能接受现在的结论吗?这是破除自我本位的思考盲区,在更大的视野下考虑问题。
第三个,换种情况,你的态度还能保持一致吗?这里的换种情况,包括替换思考的对象等。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个笑话。
一位婆婆和邻居说:我那个媳妇好吃懒做,睡到中午,家事也没做,东西还让我儿子拿到房间给她吃,真是太过份了。邻居又问她:你女儿嫁的还不错吧?婆婆说:对啊,过的很幸福呢,大家都对她很好,也不用做家事,假日都到处去玩,也可以睡到中午,女婿还会煮东西送到。
这个笑话就看到,婆婆对待媳妇和女儿完全不同,就是态度不一致,思考存在漏洞。
-2-
再说情绪和欲望。
情绪是我们在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愤怒、悲伤、惊慌、高兴、惭愧等,都是情绪。
欲望是我们想要达成某种目的的本能要求。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次,都是欲望。
情绪和欲望更多的影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它们的特点是更不稳定、更应激。
如何审视情绪的影响呢?还是三个问题(为什么总是问题?为什么总是三?没完没了)。
第一,我对这件事的情绪是什么?
第二,如果一个怀有相反情绪的人来面对这件事,他的结论是什么?
第三,一年后,我会不会后悔基于这个情绪做出的判断?
审视情绪的影响,并不是说有情绪的思考就完全是错的,而是说情绪对思考存在影响,我们通过三个问题的审视,来分析情绪对思考的影响是什么?是积极正面还是消极负面,有没有改进的余地?
同时,在审视情绪的时候还有个附加功能,就是前面信念说的,通过情绪的强烈程度,判断情绪是否影响信念。
如何审视欲望的影响呢?这次是两个问题。
第一,我想通过这个观点和主张得到什么?
第二,如果有个平行宇宙,我得到了所渴望的东西,那还会有这样的主张吗?
对欲望的审视,是想辨别出,是否在潜意识中,欲望对论证过程造成了影响。当然,也有可能,你已经把欲望显性化的放在思考中。
比如刘备向诸葛亮讨教的时候,明确地说出了“欲信大义于天下”,所以思考的过程,就是讨论怎么把欲望变成现实的目标。
蔡钰在课程中举了个例子,“应不应该选择高薪,但无聊的工作?”我感觉这个论题已经明显体现出欲望了,把工作限定词的“高薪”去掉,就剩“无聊”了。你会选择无聊的工作吗?
通过识别情绪和欲望,来识别和审视人生追求。你会越来越清楚,你人生中最在意、最想追求的东西是什么。与信念系统结合,就能显性化自己的人生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