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84745/7041603ce5ce2acb.jpg)
Day6:
《教科书级的沟通是怎样炼成的》
——————焦距
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脱不花说:要想变成一个重要的人,必须学会研究和理解他人的痛点,哪儿疼戳哪儿。
深入了解他人的痛点和需求,离不开与人建立链接,而与人连接就更离不开沟通了。
焦距大大昨晚分享的主题就是“沟通”,沟通贯穿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夫妻交流,亲子互动,全部都以“沟通”打头阵。
12月29日,陪悠米宝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到场的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袋小零食,好几个小朋友在活动刚开始时,家长就给他们打开零食来吃,并且垃圾就这么随手丢在地上。
参加活动嘛,我觉得重点应该是先在玩这件事情上,所以当悠米宝看到其他小朋友吃饼干跟我提出要求也想吃时,我告诉她,我们现在先参加活动,我们去玩游戏,饼干等回到家了再吃。
可以玩游戏,悠米宝自然是欣然应允了我的要求。
游戏结束,我提议可以回家了,悠米宝首先表达说还想玩,可是玩游戏的道具基本都被收光了,我们已经没什么可玩的项目。
跟悠米宝说明这个情况后,悠米宝又提出想吃饼干,我再次温柔的强调说,我们说好回家再吃的喔。
这时候悠米宝开始不乐意了,小脸上挂满了不开心,一走出幼儿园门口,开始有点无理取闹的感觉,非说要坐邻居小朋友爸爸的车回家(来幼儿园参加活动时是坐的人家车一起来的),多次解说不通,我也开始有点情绪上头了。
走回家的路上,悠米宝一直强调就要现在吃饼干,不愿意回家再吃。还特别说明,回家吃爷爷看到会说的。我回复她,爷爷看到不怕的,因为妈妈答应了可以吃就可以的。
悠米宝见想不到法子来说服我了,就开始大哭起来,原本有些情绪的我差点爆发,但转头看到哭得那么可怜的小脸,我克制住了自己的脾气,努力的使自己平静下来,平复心情。这个时间,刚好也给了悠米宝尽情哭着、宣泄情绪的机会。
情绪缓和过来的开始,我本来还想以说教的方式来让悠米宝不要再哭,但我突然想到,对于孩子来说,忍了这么久没有吃自己想吃的饼干,也真是难为她了,换做是大人,在强忍的时候心里也不好受呀。
想到这一点,我立马以认同悠米宝情绪的方式轻声跟她说:我们都很想吃饼干了对不对,一直忍着都忍得很辛苦了是嘛?但是我们很快就到家了,我们再多忍一下,回到家妈妈给你吃多一个另外的糖果。
然后我顺势拉着她一起跳着往前走,以游戏的方式跟她互动,悠米宝的情绪立马雨转晴天,还很开心的跟我玩了起来。
我们实现了回到家才吃饼干的目标。
有效的“沟通”,必须正确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就像焦距大大在分享最后说到的小故事。
“吃烤鱼,我中午才吃过”。
如果反应过来说得不得体时立马加上一句:“烤鱼确实还不错喔,可以去体验一下。”
这时候,或许就不会有被拉黑微信的小尴尬啦,嘿嘿嘿。
沟通是一门艺术,但能够了解到沟通者潜藏于内心的真正需求,才能做到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从而收获一个轻松愉悦的聊天氛围。
立马可执行的一点:现在开始,我要珍惜每一次与人沟通的机会,并每天主动沟通一位好友。
怀着好奇心,多思考沟通者每句话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时常优化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沟通表达,传递自己“做人得体,做事靠谱”的理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