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终极目标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父母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善于洞察孩子的心灵。从孩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然后从孩子的家庭中剖析孩子这种性格的原因。
苏基有远大的教育理想,有些深沉的教育忧虑与担当。苏基认为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有三点:是获取知识、智力培养和身体健康。苏基,把智力培育与获取知识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智力培知识获取的同时要进行智力培养,就像绿叶需要阳光的普照才能生长。
苏基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一一介绍孩子的家庭情况。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只有充分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才能对孩子的培养做到心中有数。
一部分孩子的家庭受到战争的伤害,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但是每个家庭受到的伤害又不一样。
苏基感到非常的心痛。苏基说,我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那些失去童年的孩子重返童真和童趣。这是多么伟大的使命与担当啊!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看来如果童年的问题没有解决,孩子会痛苦一生。这些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会变得非常的可怕。
因此,苏基在文中说,我要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从我的言行中,孩子能感受到真善美,我的每一句话都应当包含温情,诚意和热忱。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有爱的味道。否则教育微不足道!
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阳光开朗,充满友爱和善良。
优秀的家长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和为他人造福的意愿。最大的不幸就是个别家长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只关注自己的孩子,对他人不管不顾,这种溺爱会变成灾难。
苏基给家长描绘了未来的前景。10年以后,把孩子培养成热爱祖国,深爱故土和劳动,诚恳、公正、勤劳、善良热忱,富有同情心。谦逊,优雅健康强壮的人。成为充满智慧,心灵手巧,情趣高雅的人。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正如一滴水能反射太阳的光芒,一个孩子的身上也能反映出父母的道德情操的高洁。学校和父母的任务就是让每个孩子幸福。幸福是多层面的,它表现为尽其所能,热爱劳动并成为劳动的创造者;表现为会欣赏周围世界的美好,也能为他人创造美;还表现为爱他人,并为他人所爱,能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真正的人。
只有和父母同心协力,老师才能给孩子生而为人的巨大幸福!
生而为人的幸福!说的多好啊!这是每个人奋斗的目标。这目标很明确,就是有奋斗的能力,有欣赏美好的能力,有爱别人的能力,有教育子女的能力!
为生而为人的幸福不懈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