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读后笔记
我是在“得到”买的电子书,放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因为我同时也在其他的电子书平台阅读,同时也有纸质书要读,所以直到前天昨天,才花了总共三个小时的时间快速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浅显易懂,所以不需要使用太多脑力。我建议将本书当作一道满足求知欲的开胃菜,其是对于两国国民在生活、商业、国家治理等一些琐碎方面不同观点的比较,而并不能将日本的国民性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这本书的封面上还写着下面的文字:
虽然互不信任,也要彼此摸底;
是国家性的缺失,还是国民性的痼疾?
哪怕一个伟大的国家,也常常通过它的缺点和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
作者是日本的进藤大介。本书所处的年代大概是在2013年,作者在中国工作三年,其心灵几乎每天都要受到文化差异的冲击。
“井底之蛙”的岛国国民根本不会去学着理解“中国式大陆文化”,而大陆文化的中国人也很难理解“日本式岛国文化”。中国人和日本人因相互误会而产生的诸多状况,不断地让我瞠目结舌。
上面一段是后记里的原话。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以“井底之蛙”这样一个词汇来给日本人贴标签,并且认为日本的这一国民性是由于其在世界上封闭的地理环境。作者认为,和日本相比,中国缺的是优质的服务、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细腻的技术;而与中国相比,日本缺的是责任感、年轻人的力量、广阔的世界视野。书中所谓的“缺”,并不是说对方在这一方面就趋于完美,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采取不同的生存策略而已。比如中国缺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其并不是说日本人在做事的时候团结一致,而是日本人被认为不可以做出不符合团体普遍现象的个人决定。这一点,于其说是团队精神,不如说是《菊与刀》里提到的“各得其所”;日本国民性中的“协调一致”主要是为了逃避责任。关于这一点,作者在第二章的一篇《可怕的“日本病”》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如下段。
在北京工作期间,我曾经多次担任日中商务谈判的翻译……最难处理的就是日语中特有的“逃避责任”的表现……
日方董事长:向您通报一下,与贵公司的合作项目已经得到了我公司董事会的批准。
中方董事长:也就是说,董事长您批准了,对吗?
日方董事长:项目是由我公司董事会批准的。
中方董事长:但是,您就是公司董事会的最高负责人,所以项目还是要得到您的批准嘛。
日方董事长:应该是得到了董事会的批准。
中方董事长:难道,董事长您个人是持反对意见的吗?
日方董事长:我只能说,是我公司董事会批准的这个项目。
这种交谈,在中方看来,眼前的这位日方董事长好像并没有要遵守项目合同的意思;而日方也在心里嘀咕,中方的董事长竟然说出这么奇怪的话,难道是有意要违反项目合同中的规定?
对于中国所缺的东西,我不再过多地举例了。在“缺”的三个方面,我引用一下中文版里的几句短话。
“在用餐过程中,这位日本作家不停地抱怨北京的出租车,直到最后还不忘嘟囔一句:‘这里就像不是在地球上一样!’”
“如果在中国实行想美国那样的全民总统选举,那么13亿中国人没有一个会在选票上写候选人的名字,而是都写上自己的名字。”
“中国企业在为外国企业代工商品的时候,已经展现出了细腻的技术,所以中国并不是没有细腻的技术,而是没有使用细腻的技术制造本国商品的能力。”
作者对于中国所做的客气批评,其实我们自己也能够发现,只是一边哀叹一边习惯久了,好像觉得这一切无可厚非。不过我们现在也说,我们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于美好的追求。我想起了一句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么日本呢?我这一代人可能从小觉得日本是强大的、严谨的、美丽的,小时候我就对于“Made in China”和“Made by Japan”抱有耻感,而渐渐地发现,原来日本早就进入了“失落的20年”,原来他们的钢材也会造假呀?原来那么多日货都是Made in China。毫无疑问,我对于中国越来越有信心,而日本在我心里,则成了反面教材。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怎么说,我们依旧没有真的超越日本多少,而且如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所以这两个虽然“一衣带水”实际上“文化距离就好像互相绕地球一周之后终于遇到了一样富有距离感”的文化共同体,以后只能是在无可避免的碰撞之中坚持合作。
至于中日关系,依我看,短期内,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