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居家已经十周了,每个人都经历了怎么都想不到的“黑天鹅事件”,这只“黑天鹅”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层面,让所有人都重新经历了不一样的生活、工作、甚至改变了人生轨迹。作为教育行业里的一员,也许不能深刻的感到其它行业的变化,但对于自身领域的变化还是想谈谈几点。
如何看待居家体育锻炼?
从指导老师的层面:居家体育锻炼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就是“隔靴搔痒”。中学体育课主要是实践课,中学体育老师所有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从体育课和课外训练这些方面上出发的。体育老师更喜欢操场上的言传身教,这是每个体育老师最熟悉的场景,最舒服的工作。
居家之后的体育锻炼,体育老师失去了直观指导优势,所以每个体育老师必须走出“舒适区”,从文字、视频等形式来指导学生,这样无形中提高重新审视自己专业的机会,老师们也用这些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开拓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但体育还是回到操场才是它最根本的存在,才是体育老师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从学生的层面:居家体育锻炼给学生更宽广的视野,了解体育的方方面面。体育的项目、理论、科学锻炼手段和方法。对于热爱体育的学生,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大门,他们可以更加针对性的锻炼。 对于有中考体育和高三体育会考的学生,居家锻炼可以缓解一些临考的压力,同时也产生一定的不能从事相关考试项目的焦虑。对于没有体育锻练压力同时又不怎么喜欢体育的学生,居家锻炼会淹没在众多的网课之中,被边缘化,这部分学生体育只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从家长的层面:居家体育锻炼对于毕业年级的家长,由于中考、高考课业学习压力巨大,体育中考和体育会考不确定,各种体育考试项目没法开展或者不知道要不要继续锻炼,基本上处于焦虑的状态,在家锻炼基本上强调练习考试内容,对于其它锻炼内容不予理会的。
非毕业年级有锻炼习惯和对体育重视的家长会坚持督促孩子锻炼,对于简单熟悉的项目利于开展并进行监督,对于不了解的体育项目,网课信息往往趋势是放弃。
而没有锻炼习惯和意识的家长,在众多网课中选择体育的机会很少,即使留有体育作业也处于应付差事的状态,保护眼睛和学习主科是他们的第一诉求。
如何执行?
如何贯彻好居家锻炼的指导工作,体育老师在自己的主动边界内已经做的很好了。他们录制网课、督促上课、查找资料、分享各种锻炼技巧和知识,检查作业、举行网上运动会、阶段检查锻炼情况。
学生在网课的海洋里,顾此失彼、差强人意,面对中考体育和体育会考的同学应该能比较好的完成考试项目的锻炼内容,对于其它的网课内容,应该不会过多涉及。
没有考试任务的同学,如果有运动习惯的同学应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网课有执行力,但对于不感兴趣的网课由于其他学科的压力,相信也只能放弃。而没有运动习惯的同学,体育只能是边缘的边缘,应付了事而已。
执行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每个人的诉求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因而在执行时遇到的问题不同。
体育教师以往的执行内容和学生的回馈就在当时当下,而现在居家锻炼已经超出了体育老师的主动边界之外,再怎么成为言语的巨人,也难免学生成为行动的矮子!
学生自主能力不足又没有锻炼身体的爱好、家长没有锻炼意识和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居家锻炼就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学生在主科课业的压力下,体育的时间也会被挤掉。
家长是各方利益的权衡者,面对体育考试一定会督促孩子坚持锻炼;知道体育锻炼的好处和自身有锻炼习惯,就会很好的督促孩子锻炼,否则各种网课的轰炸,为了孩子的眼睛体育网课和老师的指导也只能成为耳边风了。
好的方法和建议
居家体育锻练要有效果,体育老师-家长-学生,要有明确的共同愿景,形成良好的闭环,这样才能避免之间各种无谓的消耗,锻炼才有效果。
锻炼的内容尽量简单,利于实施和网上监督指导。每种运动设立由易到难的升级标准,不到标准不能升级。
建立每天的回复机制,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进行核查上报,积极鼓励完成的同学并在作业群里公告。
体育回到操场是体育魅力所在,在操场上体育老师才能更好的施展才华。疫情期间最大的感受是,体育的功用不是应付中考和会考,不是简单的增强体质,而是能培养出热爱体育的学生,学会一门可以进行终生体育的项目,培养出锻炼身体的习惯,那么面对居家锻炼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容淡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