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
在戊辰之年(梁太清二年),建亥之月(十月),大盗(侯景)动移国本,金陵土崩瓦解。
【】余乃窜身荒谷,公私塗炭。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消,窮於甲戌。三日哭於都亭,三年囚於別館。
我只好窜身荒谷[躲避战乱],公室私产皆陷泥涂炭火。奉命从江陵出使西魏,却逢西魏灭梁,所以有去无归,中兴的指望烟消云散,于甲戌年走到了穷途末路。我像罗宪得知刘禅降魏后一般,在都亭大哭三日;也像出使晋国的叔孙婼,被扣押于别馆长达三年。
【】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無所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本是天道,为何我大梁国运盛极而衰再难复返。傅燮被围困在汉阳时,对自己的境遇深感悲凉,而不为求生投降。袁安每每念及王室衰微,外戚宦官交替擅权,就自然流下眼泪。
【】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生平,竝有著書,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詞賦,先陳世德。
往昔桓君山的笔下,杜元凯的一生,都有著述流传,皆能为己作序,潘岳的文采,最开始落笔于家族的风教,陆机的辞赋,首先陈说祖上累世的德行。
【】 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于暮齒。燕謌遠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
我刚到头发有黑白两色的年纪,就遭逢了国家丧乱的祸事,长久流离异国他乡,以至于到了暮年,看到《燕歌行》中远别的诗句,就悲从中来不能承受,遇见故人一如吊唁龚胜]相逢的楚地父老,哭又有什么用呢。
【】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飡周粟。
我本想学畏惧南山之雨的玄豹,躲在山洞中以逃避祸害,却突然被派遣到秦国故地,为梁国出使西魏。伯夷、叔齐相互辞让,孤竹国王位而逃到东海之滨,后来商朝灭亡他们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俸禄,我却失节领了北周的俸禄。
【】下亭漂泊,高橋羈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惟以悲哀為主。
身世漂泊就像是在下亭丢了坐骑的孔嵩,命途羁旅便如同在皋桥之下替人舂米的梁鸿。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虽是故乡的歌谣,却不能用来取乐,鲁地的美酒,因为寡淡凉薄而不能使人一醉忘忧。追忆而作这篇赋文,只是用来记录我想说的话。不无危惧孤苦的内容,只以悲叹哀悼为主。
。。。。。。。。。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
日薄西山而故乡远绝,人间又是哪朝哪代?如冯异一般的良将接连死去,国势便如大树般飘零;壮士如荆轲入秦一去不还,空有易水上寒风萧瑟。
【】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
蔺相如举起和氏璧斜视柱子,以逼迫秦王给他十五座城池,但我被扣西魏却毫无可以谈判的筹码;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要挟楚王定合纵之约,而我却有辱使命未能为梁国求来救兵
合纵的盟书横陈,陛下迟迟不能签订,毛遂捧着用来歃血为盟的珠盘,逼迫楚王定合纵之约,我却有辱使命不能定下盟约。
【】鍾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
我就似钟仪这位楚国君子,到了郑国就沦为身着南方衣冠的囚犯。也像季孙如意作为鲁国的使臣,却被晋国留守在黄河以西的别馆。
【】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
申包胥入秦国为楚国求援,在秦廷上哭了七日七夜,乃至用头叩碎了地面。蔡威公屡次进谏不被采纳,知国之将亡闭门而哭三日三夜,眼中泪尽流血。
【】釣臺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
故国有钓台的柳树,身在玉门关如何也望不见。南方有华亭的鹤鸣,在北方的河桥又怎会听到。
【】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裁一旅;項羽用江東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军队不过一个旅。项羽用江东的子弟,人手也只有八千而已。这样竟能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我梁国百万正义之师,一朝就卷甲溃败,任乱军肆意屠戮,如草木一般的道理!
【】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頭會箕斂者,合從締交;鉏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將非江表王氣,終于三百年乎?
长江、淮河起不到涯岸天险的阻挡,冈亭、壁垒也未能有藩篱一样的保护。官吏之间相互勾结,平民百姓趁机起事。难道说南朝的王气,终于三百年了吗?
【】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軹道之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
即便是并吞六合的秦朝,也不免二世之后秦王子婴于轵道亭投降的灾运,车同轨书同文的西晋,也无法解救平阳之祸中遇害的怀、愍二帝。
【】嗚呼!山嶽崩頹,既履危亡之運;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悽愴傷心者矣。
呜呼!故国倾覆犹如山岳崩颓,个人便走向危险与死亡的命运。朝代更迭有如春秋轮替,一定会产生离开故国的悲凉。天意如此人事也只是徒劳,这实在是让人凄怆伤心不已。
【】況复舟檝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飈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
更何况舟楫道路都已步入穷途,天河也不是乘着小船就能到达。命途之中有飙风的阻击,即便想去蓬莱也遥遥无期。
【】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潦倒之人也会想抒发内心的想法,劳苦之人也想歌咏出自己的经历。即便是有人像陆机听闻左思作《三都赋》,抚掌而笑一样,对我的《哀江南赋》投以讥讽,我也心甘情愿,张衡见到班固的《两都赋》,觉得粗陋而自创《二京赋》,倘若有人也因鄙薄我而另为高明,那也再好不过了。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經邦佐漢,用論道而當官。
我祖上自周代开始掌管粮仓,因为屡世的功绩而以“庾”为姓。有治理国家辅佐汉室的三公,由于为国建言献策而受封官职。
【】稟嵩、華之玉石,潤河、洛之波瀾,居負洛而重世,邑臨河而晏安。
品质禀承嵩山、华岳的玉石,心性浸润黄河、洛水的波澜。居住在背负洛阳的颍川几代之后,迁移到临淯水河的新野安定下来。
【】逮永嘉之艱虞,始中原之乏主。民枕倚於墻壁,路交橫於豺虎。
等到永嘉之年匈奴攻陷洛阳,西晋崩溃,世道艰难困顿,最开始中原之地,怀帝、愍帝接连遇害,刘聪、刘曜相继作乱没有领袖。平民百姓寄身于只剩残垣断壁的家园,路上乱兵匪盗交横犹如豺狼虎豹。
【】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彼凌江而建國,始播遷於吾祖。
及至五位司马宗室向南方奔逃,恰逢[金、木、土]三颗星在东方相聚(预示着晋室东迁)。晋元帝渡过长江而建国[于金陵,是为东晋,皇帝的恩泽开始播迁于我的祖先,八世祖庾滔跟随晋室东迁受封遂昌侯。
【】分南陽而賜田,裂東嶽而胙土。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
晋元帝犹如周襄王分南阳给晋文公一般,赐给庾滔田产,划出东岳(泰山)封赏土地,先居住在宋玉的旧宅中清除杂草,后移居到临江王共敖的府邸中自由穿行。
【】水木交運,山川崩竭。家有直道,人多全節。訓子見於純深,事君彰於義烈。新野有生祠之廟,河南有胡書之碣。
宋之水德被齐之木德取代,改朝换代之事如山崩水竭。但我的家族但行正直之道,族人也多保全了忠贞之节,训导子孙表现出纯正深厚的家风,侍奉君上彰显了忠义贞烈的操守。新野有百姓因为爱戴新野太守庾会,而在他生前修建的祠庙,河南有少数民族为纪念青州刺史庾告云,用胡人的文字刻下的石碑。
【】況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階庭空谷,門巷蒲輪。移談講樹,就簡書筠。降生世德,載誕貞臣。
更何况我祖父庾易,乃是遁世的真性之人,隐居的方外之士。居住的庭院台阶犹如空无人烟的山谷,门前街巷时常有朝廷派来征召隐士,用蒲叶包裹车轮的车子。庾易如嵇康移坐在家中的柳树下清谈,兴之所至在竹简上写下诗赋而不做官。于是我父亲因为累世的德行而降生,家族诞下忠贞的臣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庾肩吾。
【】文詞高於甲觀,模楷盛於漳濱。嗟有道而無鳳,歎非時而有麟。既姦回之贔匿,終不悅於仁人。
随侍太子萧纲时,庾肩吾的文词高显于太子府的其他文学侍从,即便是在当年曹操父子谈文论道的漳水之滨,他的才学也会被盛赞为楷模。无奈在有道的盛世,却没有凤鸟出现,反倒出了一位大盗侯景,可叹在时运不济的时候却降生了麒麟,也就是我的父亲。他既被奸邪之人的怨恨攻击,在金陵陷落后困于侯景,后来趁机逃到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又不被仁人赏识,以致郁郁而终
。。。。。。。。。。。。。
【】王子滨洛之岁,兰成射策之年。始含香于建礼,仍矫翼于崇贤;游洊雷之讲肆,齿明离之胄筵。既倾蠡而酌海,遂测管而窥天。
我十五岁就参加了朝廷招考,那是和周灵王的太子晋,游历伊、洛之间一样的年岁。我开始在建礼门充任郎官值班,后来擢升,游走于太子讲书之地,排列在太子讲席边上充任东宫抄撰学士。我见识浅陋,忝居高位,诚惶诚恐
【】方塘水白,钓渚池圆;侍戎韬于武帐,听雅曲于文弦。乃解悬而通籍,遂崇文而会武。居笠毂而掌兵,出兰池而典午。论兵于江、汉之君,拭玉于西河之主。
池塘水净,环境清幽,我陪太子参与武官的军国大事,也参加富于文官特色的各种朝廷典礼。
不但能无罪自由出入宫门内外,而且还兼任文武要职。在兵车上掌兵,在宫殿内指挥操练(“典午”就是司马,司马也是指掌兵官)。曾与湘东王谈兵论战,也曾担任文职出使过东魏。
【】于时朝野欢娱,池台钟鼓。里为冠盖,门成邹、鲁。连茂苑于海陵,跨横塘于江浦。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橘则园植万株,竹则家封千户。西賮浮玉,南琛没羽。
当时梁朝上下同心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物质富足,文化兴盛。皇家苑囿扩大连至海陵,兴修水利沿着淮河修筑长堤。
幅员辽阔,像秦始皇一样东至大海鞭石成界,像汉代的马援向南拓疆树立铜柱(并发展海上贸易,与南方各国建立了联系)。物阜民丰,百姓物产比得上采邑侯爵之富有。
小国纷纷臣服,几乎每年都来朝贡
【】吴歈越吟,荆艳楚舞。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五十年中,江表无事。班超为定远之侯,王歙为和亲之使。马武无预于甲兵,冯唐不论于将帅。
吴越荆楚的歌舞在我朝竞现。就像草木遇阳春,鱼龙逢风雨。近五十年,风平浪静,没有激烈的战事,而有和平的外交,军队无仗可打,将帅久疏战阵。
【】岂知山岳暗然,江湖潜沸,渔阳有闾左戍卒,离石有将兵都尉。
岂知群山笼罩阴霾,江湖暗潮涌动,有像陈胜一样的角色正在准备图谋不轨,有像刘渊一样的匈奴人正在酝酿叛乱。
【】天子方删诗书,定礼乐;设重云之讲,开士林之学;谈劫烬之灰飞,辨常星之夜落。地平鱼齿,城危兽角;卧刁斗于荥阳,绊龙媒于平乐。
梁武帝带领文人删诗书,制定礼乐;在重云殿主讲佛经,开士林馆延揽学士递相讲学。讨论的都是地底余灰的事迹(用汉武帝与东方朔故事),关注的都是天上星宿的变化(释迦牟尼出生日恒星不见之类的神话事迹分辨)
多年的和平使军心懈怠,各处城防松弛;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疏忽武备
【】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乘渍水以胶船,驭奔驹以朽索。小人则将及水火,君子则方成猿鹤。
。执政官员把打仗当作儿戏,士大夫以清谈空洞的言论当作治国的政策方略。
在渍水里乘坐胶船,用朽烂的绳索驾驭奔马(就是当时的境况,但上位者却丝毫没有意识到,等到局势明朗,一切却已经不可挽回)。百姓遭殃,官员也只能狼奔豕突乞求活命。
【】敝箄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簸箕筛子不可能滤净水里的盐分,阿胶可以澄清渣滓但不能止住黄河的浑浊(蒙住一切的面纱被揭开,已经没有人可以挽狂澜于既倒)。
【】既而鲂鱼赪尾,四郊多垒。殿狎江鸥,宫鸣野雉。
既而危险袭来王室面临没顶之灾(“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诗经·周南·汝坟》),在宫外四郊布满军队的营垒(“四郊多垒”出自《礼记·曲礼》)。江上的鱼鸟飞入宫殿,田野里的野鸡跑来宫中叫唤。
【】湛卢去国,艅艎失水。见被发于伊川,知百年而为戎矣。
湛卢剑离开吴王到达了楚昭王手里,吴王之船艅艎也被楚国所俘获。辛有到伊川见到不是中原的礼俗,就知道百年后会成为异族的地盘。
【】彼奸逆之炽盛,久游魂而放命。大则有鲸有鲵,小则为枭为獍。负其牛羊之力,肆其水草之性;非玉烛之能调,岂璇玑之可正。
奸逆侯景嚣张狂妄,目中无人,见风使舵,无信无义(《易·系辞》:“游魂为变”,侯景本为尔朱荣部下,后来投靠高欢,后来又投降梁朝)。
就像大的鲸鲵一样凶残,就像小的枭獍一样吃自己的父母也不以为意。凭他牛羊养成的匈奴异族之力,放纵他胡山胡水养育的卑贱狡猾的野性;
这种人不是中原平和之气所能调教改变的(“四气和谓之玉烛”《尔雅·释天》),也不是可以用华夏的文明尺度所能度量到的,他就像狡猾的彗星一样不可捉摸(概而言之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值天下之无为,尚有欲于羁縻。饮其琉璃之酒,赏其虎豹之皮;见胡柯于大夏,识鸟卵于条枝。豺牙密厉,虺毒潜吹。轻九鼎而欲问,闻三川而遂窥。
正值这边天下太平,梁朝想对外扩张势力。于是朝廷用侯景进献的琉璃杯饮酒,观赏他进献的虎豹之皮(却止步于此,对他忘记了提防)。(谁都没想到,一片祥和之气的底下,却有人在暗中酝酿着祸端)豺狼悄悄磨砺自己的牙齿,虺蛇在暗中汇聚自己的毒液。
侯景轻视九鼎(楚庄王典故),想着篡权夺位(按:洛水、伊水、黄河为三川,为周都)。
【】始则王子召戎,奸臣介胄。既官政而离逷,遂师言而泄漏。望廷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穷寇。
(梁武帝开始没有子嗣,于是以萧正德为养子,后来昭明太子萧统降世,萧正德被废降为县侯,虽然后来萧正德被封为临贺王,但他一直心怀怨恨)
祸乱的开始是萧正德通谋侯景把侯景引了进来,朝廷又让奸人掌握了军权(梁武帝不知道萧正德与侯景通谋,让萧正德掌兵)。
既而侯景进来之后食言了,萧正德坐不上皇位,于是萧正德后悔了,想恢复梁朝却又事情败露为侯景所杀死(用《左传》典故)。
【】出狄泉之苍鸟,起横江之困兽。地则石鼓鸣山,天则金精动宿。北阙龙吟,东陵麟斗。
原本的侯景算是个什么东西?他不过是像苏峻一样的待捕囚徒,是不敢北归畏惧高氏的穷寇,他这个被东魏击败的困兽,之所以后来得势如同当年的刘渊,还不是得力于我我大梁的缘故
地上石鼓鸣响,天上太白星进入昴宿,皇宫禁地之内,竟出现龙吟麟斗(大祸临头的预兆,侯景已经羽翼丰满)。
【】尔乃桀黠构扇,冯陵畿甸。拥狼望于黄图,填卢山于赤县。青袍如草,白马如练。天子履端废朝,单于长围高宴。
这些凶残狡黠狂妄嚣张之人,于是就蹂躏了整个都城附近的地带。他们占据了中原,把神州赤县变为了异族之地;用着梁朝的粮饷兵器,竟打到梁朝都城来闹事(侯景之乱以前童谣:“青丝白马寿阳来”)。
叛军包围了京城,我朝天子不能上朝议政,侯景这个匈奴人,却在过年的时候尽情的享乐。
【】两观当戟,千门受箭;白虹贯日,苍鹰击殿;竟遭夏台之祸,终视尧城之变。官守无奔问之人,干戚非平戎之战。陶侃空争米船,顾荣虚摇羽扇。
守城将士在宫墙之上抵挡长戟,承受如蝗之箭。
最终天子被困台城,如同尧被舜囚最终惨遭杀害,没有官员奔走问讯,武器也沦为成为摆设武官也不想着对其作战。就算陶侃、顾荣再生也拯救不了这样的局面,讨平这场叛乱。
【】将军死绥,路绝重围。烽随星落,书逐鸢飞。乃韩分赵裂,鼓卧旗折。失群班马,迷轮乱辙。猛士婴城,谋臣卷舌。
将军死于败军之中,帝王被贼困前路断绝。宫城之中向外放射羽箭,附带书信请求救援。然而梁室在外的藩王却内部分裂,既而被侯景打得四分五裂。
梁军败退如同群马被冲散,溃不成军。虽然有猛士也只能坚守闭城,虽然有谋士但也缄口不言无计可施。
【】昆阳之战象走林,常山之阵蛇奔穴。五郡则兄弟相悲,三州则父子离别。
有昆阳之战一样的大象也跑进了树林,有善用兵书击首尾的阵仗也只能龟缩躲避进洞穴。
分封出去的五郡三州镇守的宗室,现在已经不能团聚,只能在离别之中怀揣着伤悲。
【】护军慷慨,忠能死节,三世为将,终于此灭。济阳忠壮,身参末将,兄弟三人,义声俱唱。主辱臣死,名存身丧。狄人归元,三军凄怆。
护军将军韦粲忠心无畏,一家人慷慨死节;他们家三代都是将领,到此终结。济阳江家三兄弟虽然军阶不高,但忠壮过人、忠义可嘉。
他们兄弟三人为主上英勇赴死,留得身后忠义的名声为后世传唱;叛军也敬佩他们兄弟的忠义,归还了他们的头颅,引得我三军悲声大作。
【】尚书多算,守备是长。云梯可拒,地道能防。有齐将之闭壁,无燕师之卧墙。大事去矣,人之云亡!申子奋发,勇气咆勃。实总元戎,身先士卒。
尚书羊侃善用计谋,负责城中防卫,能抵御云梯地道等攻城招数,有齐将田单守城的手段,可惜他忽然病逝,不能像燕师那样卧墙。至此,谁都知道梁朝大势已去!小名申子的柳仲礼胆气豪壮,勇武过人,统领各路援军,身先士卒。
【】胄落鱼门,兵填马窟。屡犯通中,频遭刮骨。功业夭枉,身名埋没。或以隼翼鷃披,虎威狐假。沾渍锋镝,脂膏原野。兵弱虏强,城孤气寡。
经过激烈的厮杀,填满了阵亡战士的尸体。他也受了重伤,伤势多次反复。遗憾的是他没能解救得了台城之围,后来还向侯景投降了,最终没能成功立业不说,反而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其他小人物更不用说了,像小鸟一样披上老鹰的翅膀荼毒生灵,狗仗人势,欺压百姓,无数血肉之躯倒在锋镝之下,鲜血流满了广袤的原野。梁军弱叛军强,城池孤立士气低沉。
【】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拒神亭而亡戟,临横江而弃马。崩于钜鹿之沙,碎于长平之瓦
在凄清寒冷的冬夜里,守城士兵们风声鹤唳,听到胡笳声就已经惧怕得流下了眼泪。他们有的投降(用孙策与太史慈故事)、有的逃亡(用孙策与刘繇故事)。梁军就像钜鹿战场上的秦军、长平战场上的赵军一样,纷纷迎来惨败。
【】于是桂林颠覆,长洲麋鹿。溃溃沸腾,茫茫墋黩。天地离阻,神人惨酷。晋郑靡依,鲁卫不睦。竞动天关,争回地轴。
于是桂林、长洲等皇城宫苑被叛军劫掠一空,只剩下鸟兽出没其间。纷乱的景貌,天昏地暗的场景。天地间到处都是悬浮着的污血浊泪,帝王竟沦为囚犯百姓惨死街头。
梁室诸侯离心离德,互相倾轧像是当年的春秋战国。
【】探雀鷇而未饱,待熊蹯而讵熟?乃有车侧郭门,筋悬庙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当年赵武灵王被困,饥不择食从树上掏鸟蛋来吃,楚成王被儿子所逼请求吃熊掌拖住时间等待有人来救(最终我朝武帝也是一样的下场啊,临死口中太苦想吃点蜂蜜竟不可得,一代帝王沦落至此,是多么凄怆的事情啊)。
像齐庄公被杀后,丧车停在远离祖庙的地方;像齐闵王遭淖齿杀害后,被抽了筋悬于东庙(侧面来写梁武帝与简文帝父子为侯景所害)。国家灭亡虽然早有先兆端倪,(无力补天)臣子只能效法申包胥作秦庭之哭。
【】尔乃假刻玺于关塞,称使者之酬对。逢鄂坂之讥嫌,值耏门之征税。乘白马而不前,策青骡而转碍。
我凭借封印作为过关文书证明自己的身份,托言冒充是出使之人通过了重重关卡,在路上遇到各种猜疑,缴纳了各种苛捐杂税。
路途交通阻滞,在陆路上乘白马赶青骡前进不了,只能乘船走水路。
【】吹落叶之扁舟,飘长风于上游。彼锯牙而钩爪,又循江而习流。排青龙之战舰,斗飞燕之船楼。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
在路上遇到叛军沿江上袭郢州,青龙、飞燕(二者皆为战船名)舰船齐布。
梁朝派出大将王僧辩、胡僧佑抵挡叛军,交战于赤壁、巴丘(张辽并未参与赤壁之战,此句为作者虚拟)
【】乍风惊而射火,或箭重而沉舟。未辨声于黄盖,已先沉于杜侯。落帆黄鹤之浦,藏船鹦鹉之洲。路已分于湘汉,星犹看于斗牛
叛军运用火攻,风向不对反烧自己,战况激烈侯景军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梁军也遭受了牺牲)很多人翻船溺死,救得了这个顾不上救那个。我乘坐的小船为了躲避战事,一路上藏船落帆,最终我终于到达了湖北湖南接壤的地带,但我的心仍眷恋着吴地的故土。
【】若乃阴陵失路,钓台斜趣。望赤壁而沾衣,舣乌江而不渡。雷池栅浦,鹊陵焚戍。旅舍无烟,巢禽无树。
就像项羽在阴陵迷路,我在武昌钓台辗转小路徘徊前行。回望赤壁的惨景不禁泪落沾衣,伤心霸王自刎不渡乌江的往事。
眼前只见江河里插满了栅栏,哨所被焚为了灰烬。战乱中旅社难觅人烟,树上没有了栖息的鸟儿。
【】谓荆衡之杞梓,庶江汉之可恃。淮海维扬,三千余里。过漂渚而寄食,托芦中而渡水。届于七泽,滨于十死。
幸而楚地的江东王实力尚存,凭借江、汉的地理优势还是可以有一番作为。
从扬州到这里,我走了三千余里。像伍子胥逃亡在溧阳要饭一样慌不择路(韩信典故),我被船夫藏进芦苇荡才躲过追兵(伍子胥典故)。穿过云梦泽闯过多条大江河,濒临绝境十多次。
【】嗟天保之未定,见殷忧之方始。本不达于危行,又无情于禄仕。谬掌卫于中军,滥尸丞于御史。
灾难还没有停止和平还看不见曙光,现在不但不能乐观恐怕将来还有更大的忧患。自己本来不善于应付这样纷乱的时代,也无心于仕途。
(湘东王即位,谬加赏识)我担任御史中丞,又任右卫将军(这让我感觉滥竽充数、尸餐素位,诚惶诚恐)。
【】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奉立身之遗训,受成书之顾托。昔三世而无惭,今七叶而始落。
像司马迁一样,我在江陵(赋中“河洛”指司马迁见司马谈最后一面的地点)接受父亲的临终遗训,承担父亲托付的重任(司马迁是承担了“成书”的重任,这里都是借实写司马迁的故事来虚写自己)。
我先前的几代祖先都德行无亏问心无愧,而到了我手上家世与家声都衰败了(写作时的自己不得不委身事周,作者觉得有辱于祖先的品行)。
【】泣风雨于梁山,惟枯鱼之衔索。入欹斜之小径,掩蓬藋之荒扉。就汀洲之杜若,待芦苇之单衣。
我只能在凄风苦雨的夜晚像曾子一样抚琴而歌,用乐声追忆逝去的亲人。
居丧不出谢绝人事,弯曲的小道门楣已长满了野草。自我寻欢于自然景色(用《楚辞》句),深恐谗言的中伤,落得像诸葛恪一样的下场。
【】于是西楚霸王,剑及繁阳。鏖兵金匮,校战玉堂。苍鹰赤雀,铁舳牙樯。沉白马而誓众,负黄龙而渡江。海潮迎舰,江萍送王。戎军屯于石城,戈船掩于淮泗。
此时西楚霸王萧绎,剑指侯景,亲自指挥军事,把皇宫作为了作战指挥中心。江陵水军列于江上,气势恢宏。
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神誓师仪式,凭借神灵呵护的水军开拔,开启了讨伐侯景的征程。海潮迎舰队,江萍送王师。
军队在石头城驻扎,船舰在淮泗停泊。
【】诸侯则郑伯前驱,盟主则荀罃暮至。剖巢熏穴,奔魑走魅。埋长狄于驹门,斩蚩尤于中冀。燃腹为灯,饮头为器。
陈霸先像郑伯一样前驱,王僧辩像荀罃那样后至,两路合击叛军,攻破敌军巢穴。叛军树倒猢狲散,四处逃窜。
像春秋时期鲁国在驹门埋长狄、黄帝在中冀斩蚩尤那样,贼酋侯景被燃腹点了天灯(用董卓故事),头颅被油漆作为了饮器
(用赵襄子与智伯故事。王僧辩把侯景的手砍下来送给了高澄;把侯景头颅砍下来送到了江陵,残尸扔在建康的大街上,侯景的妻子溧阳公主也来生吃他的肉,
暴晒了三天之后侯景的残尸被点起了天灯,天灯点完侯景的骨灰被老百姓瓜分而食。侯景的头颅送到江陵以后被梁元帝煮了,然后涂上漆做成了酒器收藏,
侯景一共有五个儿子,他的大儿子被高澄剥皮后用锅煮死,其余四个儿子被高澄阉割后煮死)。
【】直虹贯垒,长星属地。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
只可惜我大梁昔日繁华的都城变为一片废墟,只剩下狐兔鸟兽出没。曾经的金陵王气不再,一切都消散在了风尘之中。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系马于凤皇楼柱。仁寿之镜徒悬,茂陵之书空聚。
遥想当年太子(指梁简文帝)居住的地方,博望、玄圃里望月的亭榭、观风的楼台,连同宫池都已被填平,只剩下树木在增长着年轮。
当年镌刻仙女的窗扇,如今被武夫用来倚弓射箭,当年吹箫引凤的建筑,如今成为了军人系马的台柱。
当日徒然把宝镜挂在殿上,把心爱的书籍藏在墓里,于今又在哪里呢?
【】若夫立德立言,谟明寅亮;声超于系表,道高于河上;更不遇于浮丘,遂无言于师旷。以爱子而托人,知西陵而谁望?非无北阙之兵,犹有云台之仗。
太子立德立言,礼敬贤哲,声望谈吐超过世俗大众,道德行止高于河上仙人。
只是没有仙翁浮丘公指路,也没有跟乐师师旷论道(周灵王太子晋故事)。危难时把爱子托付别人(这里的别人指梁元帝),哪管得了死后谁能去西陵祭拜?
此时我大梁还是有着忠勇之士,还是有当年梁武帝时期的气派,大事尚有可为。
【】司徒之表里经纶,狐偃之惟王实勤。横琱戈而对霸主,执金鼓而问贼臣。平吴之功,壮于杜元凯;王室是赖,深于温太真。
王司徒(指王僧辩)文武全才,好比狐偃劝晋文公勤王。以军装朝见霸王(萧绎),执掌王师歼灭了叛贼(侯景)。
平叛的功劳,强于西晋统一东吴的杜预;援助王室的功绩,多过东晋镇压内乱的温峤。
【】始则地名全节,终则山称枉人。南阳校书,去之已远;上蔡逐猎,知之何晚?镇北之负誉矜前,风飙凛然。
为人做事就像全节那个地名,可惜结局像枉人那个山名(纣王杀比干之地)。
像文种有功被勾践所杀(这里的勾践不是指梁朝的帝王,而是指后来窃国的大盗陈霸先),像李斯父子一同被戮。邵陵王萧纶大败侯景,甚有声望,但他意气太盛,急躁易怒。
【】水神遭箭,山灵见鞭。是以蛰熊伤马,浮蛟没船。才子并命,俱非百年。
因此山熊咬他的战马,风浪掀翻了他的船只。梁武帝八个儿子虽然都有才略,但可惜都早早的离世了。
【】中宗之夷凶靖乱,大雪冤耻,去代邸而承基,迁唐郊而纂祀。反旧章于司隶,归余风于正始。沈猜则方逞其欲,藏疾则自矜于己。天下之事没焉,诸侯之心摇矣。
梁元帝平销叛乱,洗雪耻辱。仿效当年放勋尧帝的故事,继承了兄长的帝位。
登基伊始,恢复梁朝旧制威严,风俗礼仪也回复到了梁武帝当年的旧貌。但元帝为人猜忌独断,自以为是,弄得人人自危,民心动摇不定。
【】既而齐交北绝,秦患西起。况背关而怀楚,异端委而开吴。驱绿林之散卒,拒骊山之叛徒。营军梁溠,蒐乘巴渝。问诸淫昏之鬼,求诸厌劾之符
北方东魏、西魏对峙,梁元帝没有把东魏联络好,又得罪了西魏,最终使得外交上陷于困境,西魏开始了入侵(这里用楚怀王故事,楚怀王受张仪鼓吹,得罪了齐国,张仪又不认账,还引来了秦国的入侵)。
【】荆门遭廪延之戮,夏口滥逵泉之诛。蔑因亲以教爱,忍和乐于弯弧。既无谋于肉食,非所望于《论都》。未深思于五难,先自擅于三端。
然而梁元帝又像项羽那样贪恋故土(项羽眷恋故土放弃了关中,梁元帝却是待在自己的藩地江陵不肯挪窝)不肯到建康去,不能像先秦的吴国开创者太伯那样勇于开创新局面
(太伯是不愿意与兄弟争位故而去开辟了新天地——吴国,而梁元帝却是处处与自己的亲兄弟掣肘,比如上面提到的萧纶,如果梁元帝有人君的器宇,
【】登阳城而避险,卧砥柱而求安。既言多于忌刻,实志勇而刑残。但坐观于时变,本无情于急难。地惟黑子,城犹弹丸。其怨则黩,其盟则寒。
萧纶是可以成为抵抗西魏的中流砥柱的。可惜梁元帝对比西魏更加恐惧自家这位六哥势力的壮大,最终自己与哥哥都被西魏军队杀死了)。
皇室家族内乱愈演愈烈,武陵王萧纪从西蜀起兵反叛,梁元帝就用一些绿林好汉组成乌合之众来对付他。梁元帝为了抵抗武陵王东下,求神问卜,不惜运用符咒厌劾之法,让身边的法师陆法和施法诅咒自己的兄弟。
也不惜仿效当年鲁国的成季用毒酒害死哥哥僖叔相似的手段,联合西魏杀死了自己的亲弟弟。元帝不能和兄弟和睦相处,忍心以刀兵相诛。大臣们也没什么远见,定都江陵不肯迁都也被证明了选择上的错误。
元帝对于为君之道没有深思熟虑,而做人也没能做到藏锋。在危险的边缘徘徊,却还自以为安全。表面虽有大志,内心实则狭隘。
起初朝廷危难他无动于衷坐观成败,无视父亲与兄弟的处境只图能坐收渔翁之利。江陵偏于一隅,本是弹丸之地。
【】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况以沴气朝浮,妖精夜陨。赤鸟则三朝夹日,苍云则七重围轸。亡吴之岁既穷,入郢之年斯尽。
元帝这样的做法让梁朝加深了与敌对势力的仇恨,盟友与梁朝的遗民也对这样的梁朝与皇帝感到了心寒。难道精卫真能填海,愚公真能移山?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也救不了这样的帝王与梁朝了)白天沴气漂浮,晚上妖精到处晃荡,赤乌云团围绕太阳飞动三天,轸宿笼罩着七重苍云。就像越灭吴、秦破郢,西魏军最终攻破了梁国。
【】周含郑怒,楚结秦冤。有南风之不竞,值西邻之责言。俄而梯冲乱舞,冀马云屯。俴秦车于畅毂,沓汉鼓于雷门。
就如周郑交恶,秦楚结怨,梁元帝又与岳阳王萧詧(昭明太子之子,梁元帝之侄)自相残杀。梁有可败之道,西魏入侵也属必然。
西魏兵强势盛,云梯冲车并至,兵车轻捷,远不是只顾内耗的梁朝军队所能抵抗的。当年诸葛亮起大兵伐魏,陈仓连弩,汉代初年韩信伐魏,临晋横船(今天我们却被西魏按在地上摩擦,被打得丢盔卸甲)。
【】下陈仓而连弩,渡临晋而横船。虽复楚有七泽,人称三户;箭不丽于六麋,雷无惊于九虎。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炽火兮焚旗,贞风兮害蛊。
虽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尽管人杰地灵,但陷于梁朝宗室的自相残杀,面对西魏大兵压境,军事终于不利。木叶摇落,一片惨淡(用《楚辞》句)。
梁军出师之前旗帜为炽火所焚,占卜问神却出现了贞风害蛊的卦象(皆是《周易》中的亡国之象)。梁元帝被围困,将珍藏的十四万卷书籍全部烧毁,在石柱上砍断了宝剑(这两句是史实,作者用以象征梁朝的中兴大业灰飞烟灭)。
【】乃使玉轴扬灰,龙文折柱。下江余城,长林故营。徒思拑马之秣,未见烧牛之兵。章曼支以毂走,宫之奇以族行。
元帝急召王琳来救,王琳兵到,江陵却已经被攻破。当日城中被围困的人们只想着用木条塞住战马的口来节省饲料,从来也没想过要像田单那样用火牛一样的战阵冲破围堵的敌军。
【】河无冰而马渡,关未晓而鸡鸣。忠臣解骨,君子吞声。章华望祭之所,云梦伪游之地。荒谷缢于莫敖,冶父囚于群帅。
国破之时,人们就像章曼支、宫之奇那样纷纷率领族人逃难,河未结冰就要渡马(用刘秀故事),天色未亮就要过关(用孟尝君故事)。
忠臣君子,都只能含恨吞声。祭祀山川的章华宫所在的楚地,当年汉高祖假托游云梦诱执韩信的地方,现在正在遭受兵祸。将士被杀被俘,百姓遭受屠戮虐待。
【】硎穽摺拉,鹰鹯批㩌。冤霜夏零,愤泉秋沸。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
盛夏下霜雪,秋泉出沸水(六月飞雪,这里指百姓受到的屈辱磨难),杞妇痛哭(杞梁殖妻哭倒城墙故事,这里我认为是用以泛指士大夫群体的凋逝),湘妃流泪(用舜帝故事惋惜梁元帝)。
【】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饥随蛰燕,暗逐流萤。秦中水黑,关上泥青。
被俘入关的人们,经过春秋时期秦人投毒的泾河,走过赵国井陉的崇山峻岭,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饿了抓蛰燕等野生动物充饥,晚上借着萤火虫的微光摸索前行,一直这样走到水黑泥青的秦中关上。
【】于时瓦解冰泮,风飞雹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雪暗如沙,冰横似岸。
国破家亡,一切崩溃。淄和渑(淄水和渑水,相当于我们理解的泾渭不分的意思)的差别界限荡然无存,王公贵妇和士卒下人的遭逢境遇一样。秦地大雪纷飞暗如沙尘,冰横似岸。
【】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况复君在交河,妾在青波。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才人之忆代郡,公主之去清河
他们这些像陆机、王粲一样的文士,奔波流离到长安与我相遇。没有人不是听到水声而悲、望关山而哭(古诗《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就如汉军在万里之遥的吐鲁番交河古城作战,而他们的妻子在老家清波(河南新蔡)的茅屋里艰难度日,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化作望夫石、望子石,遭逢着生离死别的苦难;宫女、公主都沦为流民,在兵乱之中随意婚配,吃尽苦头。
【】栩阳亭有离别之赋,临江王有愁思之歌。别有飘飖武威,羁旅金微。班超生而望返,温序死而思归。李陵之双凫永去,苏武之一雁空飞。
栩扬亭曾写《离别赋》,临江王也有《临江歌》(这些赋作之中的悲欢离合可悲可泣的故事就在梁亡之后现实上演)。
我也是漂泊异乡,亡命天涯,班超活着盼望回乡(班超在西域多年,上疏乞归“但愿生入玉门关”),温序死后还思归家(传说东汉初年的温序死后托梦给儿子想要归葬回乡),
可叹李陵与苏武同样被留在了北境,苏武最终归汉,李陵却永远不能回家。
【】若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祸始。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内起。拨乱之主忽焉,中兴之宗不祀。伯兮叔兮,同见戮于犹子。
江陵中兴希望的陨灭,是后来亡国之祸的开始(江陵陷落,元帝身死。陈霸先在建康立元帝之子为帝,旋即篡位,梁亡)。看起来祸患是由外部的入侵造成的,其实主因还是在于王室的内耗
(梁元帝死了这种萧家人自相残杀的局面还没停止,萧詧、萧渊明还在争斗,一个借西魏<北周宇文氏>之力,一个借东魏<北齐高氏>之力,为争梁帝之位还在不死不休的互斗)。
拨乱反正的中兴之主迅速的消陨了,梁元帝的儿子们也先后被杀香火断绝。他们都在争斗之中,作为梁元帝的儿子死在了梁元帝的侄子萧詧手里。
【】荆山鹊飞而玉碎,隋岸蛇生而珠死。鬼火乱于平林,殇魂游于新市。梁故丰徙,楚实秦亡。不有所废,其何以昌?有妫之后,将育于姜。
荆山之玉碎,隋侯之珠死,忠臣良将就在这样的内耗之中损失殆尽,死难者尸骨却无人收拾,英魂只能在故土上空游荡。大梁迁徙于丰,战国时期楚地沦丧于秦的历史再一次重演了。
没有梁的覆亡,哪来西魏(北周)和南陈的兴盛。就像有妫氏后代夺取原本属于姜氏的齐国政权那样,陈霸先(有妫氏即是陈氏祖先)夺取了梁朝皇位。
【】输我神器,居为让王。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用无赖之子弟,举江东而全弃。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我萧梁的神器不复存在,敬帝让位给了陈霸先。天地最大的德为生民之德,至尊之位本是天下之大宝(皇位上面坐着的应当是贤明的圣哲才是啊)。
可自梁武帝后期以来,梁朝起用无赖子弟断送了大好河山,可惜天下一家的盛景因内乱而烟消云散。天帝在酒宴上喝醉了,竟把鹑首之地给了秦人(秦穆公传说)。
【】且夫天道回旋,生民预焉。余烈祖于西晋,始流播于东川。洎余身而七叶,又遭时而北迁。提挈老幼,关河累年。
天道回旋变幻,个人命运也总有荣辱沉浮。我祖先曾在西晋为官,后南渡到江陵一带繁衍生息。到我这里已历经七代,遭遇时局的变换我停留在了北方(梁亡之后,我的家人被俘到长安)。
提老携幼一路奔波,家人被羁留很久才被释放与我团聚。
【】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况复零落将尽,灵光岿然!日穷于纪,岁将复始。逼迫危虑,端忧暮齿。践长乐之神皋,望宣平之贵里。
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家族草木零落,而我却还活着(白发人送黑发人)。
时到年底,新年将近。处境艰辛,暮年的我还在忧虑中耗费心力。
【】渭水贯于天门,骊山回于地市。幕府大将军之爱客,丞相平津侯之待士。见钟鼎于金、张,闻弦歌于许、史。岂知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咸阳布衣,非独思归王子!
整天出入宫廷周旋于豪门,也经常到城外赏景踏青。
是大将军幕府的上宾,丞相平津侯的贵客(指自己受到宇文护的赏识);出入于钟鸣鼎食之家,往来于弦歌纷扬之地。
这样的我,谁又知道,曾经也是像李广一样的右卫将军!今天咸阳城里的布衣,思归故土的又何止只有萧姓的王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