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2向内生长的人生

作者: cdce0f850bc8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20:57 被阅读10次

《庄子德符充》(一)

视于形知于心

   ——小熊给尼

人的视觉的动物,我们常常用眼睛和耳朵去直接判断事物,如我们遇到的一只脚走路的王骀,即便他不言传不身教,但追随他的人如此之众即让人惊讶,常季不知,遂问孔子,孔子说他是圣人,我将要追随他学习他;凡人如常季的我辈又追问孔子为何,孔老先生的一句“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让我们看到了王骀的内心,他心中自有一方天地,不会随生死而变化,不会随天地翻覆而丧失毁灭,因为他心中有自已遵循的要旨。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也因如此,他能看到千差万别的事物其实是同一的,其实都是天地的一。如此,眼睛只看自己能看的,耳朵自听自己能听的,而心却在吸收万事万物的凝结时,自在遨游在忘形、忘情的浑同境域之中。因而,在外在的形貌是不完整的,但他内在心灵的强大的执著却让人敬仰,万物本为一体,自己失一足只如失去一块泥土而已,所以内心的追逐又岂会因一块泥土而消失弥散呢?故事说的极妙,世界本为一体,残缺的是我们的眼睛。同样受刖刑的申徒嘉在求师过程中,受到同学子产的弃嫌,他言“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 ,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 ,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 ,不亦过乎?”在圣人的眼里,他的断脚根本不存在,先生看到的只是他的心灵,而子产却在跟随老师修行多年后仍在意自己眼中看到的残缺,形体的不足,实不是一个德行高圣之人的行为。他的指责看似严厉,其实更多的揭示世人的以貌取人的俗气标准啊!

庄子如此辛苦的给我们讲述几个形体残缺的人的故事,其实更多的是要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成长无关乎外表,无关乎短命或长寿等外在的形体,内心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对德行的探索和精神世界的探知才是真正的成长。

人生的成长应该是向内的。追求心灵的美好和德行的高尚,应是一个永恒的正命题。

�����(7

相关文章

  • 2019-05-02向内生长的人生

    《庄子德符充》(一) 视于形知于心 ——小熊给尼 人的视觉的动物,我们常常用眼睛和耳朵去直接判断事物,如我们遇到的...

  • 向内生长

    近日全国很大范围内都下起了雪,这让南方的朋友着实兴奋了一把,雪难得下这么大,特别是给大地铺上一张巨大蓬松的棉被,都...

  • 向内生长

    只要思,总会在些许压抑中或者轻微痛苦中有所领会,进而对当下的生活产生影响。渐渐懂得,写是为了自己内心需要的言说,而...

  • 向内生长

    那些在盛夏的催促下如火如荼展开的绿叶,竞相绽放的花朵,一夜之间,散落一地。暑去秋来,一阵喧嚣之后,大自然也...

  • 向内生长

    今天阅读了《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的前三分之一章节,要按学到的内容做做练习。 我思考自己一直在焦虑啥?...

  • 向内生长

    当一个人的关注点由外部事物转向自身内部,开始一个人的反省与修行,或许一开始很难,很慢,但当他找到进入内心真正的钥匙...

  • 向内生长

    陪伴Family陪你每一天! 很多人聊到自己的缺点,仿佛自带显微镜,越是审视,就越是放大自己那些微不足道的缺点,进...

  • 向内生长

    让无序的运动更规律

  • 向内生长

    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

  • 向内生长

    生鸡蛋,摔在地上就碎了,蛋黄蛋清一起飞溅,而煮熟的鸡蛋摔在地上不会碎,成熟的东西有弹性。这句话很形象,把不太成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5-02向内生长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lo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