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在,家就在,妈不在,兄弟姐妹成了亲戚,有时还不一定能成亲戚。
婆婆在时,每年的中秋节,家里是热闹的,我也是忙碌的,这可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大节日。婆婆的两个女儿带着孩子们要来,婆婆的弟弟和妹妹要来,家里挤满了人,说说笑笑,谈论各自工作、孩子教育、家长里短。我则忙着做饭菜,尽管笨拙不堪,饭菜味道也不尽人意,可热闹在、亲情在、欢乐也在。
今年中秋尤显冷清。 去年冬天,疫情封控解除后不久,婆婆便染恙治疗无效离世。没了妈的两位姑姐便很少再回娘家,婆婆的弟弟、妹妹作为长辈也没有再来看小辈的道理,我也落个清静。闺女上大学,老公经常性出差,家里成了我和儿子的天下,自由且舒畅,和婆婆斗智斗勇的日子一去不返,也再没有婆婆无事生非,给我平添无限烦恼、欲哭无泪的无奈和绝望。不由感叹,啊!世界真美好!哦!上帝,请允许我在你面前有这样真实的违背道德的窃喜。
原本以为婆婆的猝然离开,基本没给孩子们带来什么麻烦,孩子们该知足吧!可谁知……
事情要追溯到今年春节过完。热闹的春节结束,人们陆续投入工作,闲下来的大姑姐、二姑姐没事干,便双双去到一个小型手工作坊打工。手工作坊因距离二姑姐家很近,老二便邀请自己的姐姐中午去她家吃饭,这是多好的姐妹情。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二姑姐一向爱干净,处处爱教育人,事事爱指挥人,对什么都要求高。老大是公路局的退休职工,一辈子上班,养成上班工作,下班懒散的习惯。刚去吃饭还没多大事,时间稍长问题出来了,老二一会说她懒,一会说她没眼色,一会儿又嫌弃她干活不利索,穿的衣服老旧太过时、瞎丢人,从家里到作坊,从工作到生活……反正是没一样让人家满意的,且语言尖酸刻薄,毫无温情可言。
老大本就性子绵软,寡言少语,这下好了,面对无休止的指责羞辱,受尽了委屈和窝囊气,也不争辩,只会默默流泪。老二却变本加厉,指责老大说:我伺候你比伺候我妈还用心,你还不高兴,脸还拉老长,你吃昧心食、你没良心,你是烂泥糊不上墙的主……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还能在老二家吃饭吗?换谁都受不了,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老大不去老二家吃饭了,也不在手工作坊干活了。可老二依然不依不饶,翻旧账,揪住自己曾经帮助过老大的事不放,埋怨老大不该把给她的那辆旧车送她丈夫的弟弟(其实是抵账);说风凉话,笑话老大把自己的日子过成啥了……
长这么大,我还真没听过这么羞辱人的难听话,还是出自同胞妹妹之口,羞辱自己亲姐姐的。这句句如刀的话真能把人碎尸万段,也真能瞬间毁灭一个人。老大虽软弱却也有自己的尊严,她没想到从小到大她处处维护着、难处她帮衬着的妹妹竟然这样说自己,她的心冷到了冰点,也痛到了极点,她暗暗决定,再也不做她的姐姐,姐妹情缘就到此结束吧,从此两人各奔东西,陌路相待。
自古以来都有父子反目成仇、兄弟姐妹自相残杀的故事发生,我总觉得这样的故事多发生在荧屏上,多发生在资产雄厚、父母权高位重的家庭中,可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事竟发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算不上贫困也说不上富足的家庭,发生在我丈夫的两个姐姐身上。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人常说父母离世,长子如父,同样的道理,长女也如母,何况大姑姐这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她和她的丈夫都是厚道之人,老二家儿子上中学,因老大家距离学校很近,在老大家吃住三年直至上了高中才离开。我家闺女上中学,每到冬天中午时间太短,也在老大家吃午饭,老大和丈夫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默默付出。凭心而论,换作我和老二,哪个也做不到。对老大夫妻二人,我是心存感激和敬重的。
婆婆几年来连续出车祸住院治疗,我和老公忙于工作,在医院陪护的大多是老大,老二很少去医院陪护,还在姊妹几个面前扬言:“我就不是伺候人的人”。我喷,这是做女儿说的话吗?父母生养了你,给你生命给你爱,你凭啥逃脱责任,不赡养父母?你还是口口声声要向善,你的行为却让自己蒙羞,玷污一个生命该有的圣洁。
这个中秋注定不会团圆,丈夫作为娘家人,俩姑姐的娘家靠山,此时也无能为力,俩人一个比一个倔犟,一个比一个固执。老舅听说此事,想斡旋、调解此事,给远在湖南出差的大外甥打电话说有要事相商,我老公便连夜回来,他也想让俩姐姐重修于好。可两人余怒未消、心恨难平,此时调解,心结真的难以打开。
我告诉老舅,有些事是急事,那需要快速办理,而有些事却不能快速解决,它需要时间。时间是一剂良药,可解千年愁,可淡万古恨,可愈心头伤,可去心底痛,可化肠百结。相信通过时间的冲刷洗礼,一切仇恨都会云淡风轻,那来自血脉相连的深情会再回来,因为山海总能平,亲情割不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