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嗑一对CP——朱生豪和宋清如。
准确来讲,只是在嗑朱生豪而已。著名莎翁悲喜剧的第一版翻译,出自于他手,我对他所有的了解,都来自于这本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书里对他的介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仅此而已。我却是不信的,因为文字最是能展现一个人的性格,书里的大翻译家,在给心爱的女生写信的时候,除了评论电影、文学的时候正正经经,我对他性格的了解就只能用“可爱”两个字来形容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词汇量不够,只能找到可爱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呢?)。
直接叫朱生豪显得太不敬,而朱先生就刚刚好,尊敬且亲切。
1932年相识于一首《宝塔诗》,1942年才步入新婚殿堂的两位翻译家,十年间的爱意涌动,被清如奶奶保存的信件体现得淋漓尽致。
翻开书的第一封信,朱先生就把自己的灵魂和信一起,寄给了190公里外的清如,署名“饿鬼”。自此之后,我见过了朱先生变化莫测的各种称谓,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几百种署名和称呼:“宋—朱朱”、“亲爱的朋友-永远是你的”、“澄-朱”,这都还算好的,“弟弟-叽里咕噜”这种署名读起来有点逗,到后面越看越觉得这人看的书和电影也太多了,译莎也从中起了大作用!
只是看署名都不会觉得无聊。
书的内容是按章节分开的,可我觉得如果把完整的一封信不做任何整理,直接按时间排序应该会更有意思!
十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这十天简直是把整个人直接泡在了蜜罐子里,甜得让人觉得暖。
嗯,是暖,没错。
这本书看完,所有的言情小说和都市浪漫爱情都不香了,字里行间透漏出来的浓烈的爱意,一点都不会令人生厌。非但不会生厌,反而会让我一直想着清如是怎么回信的。可惜了,清如奶奶写给朱先生的回信,都被该死的炮火毁了个干净......我这人的文学素养又实在不高,想破头都想不出到底要怎么回信,只能从朱先生的字里行间抠出几句关于回信的字眼。
“我实在欢喜你那一身的诗劲儿,我爱你像爱一首诗一样。”
“让每一个梦里有一个你。”
“我多么愿意自己是个诗人,只是为了你的缘故。”
像这样的句子,书里有几千句几百句。我更喜欢的是带着人气儿的情话。
“等到再看见你时,我又老了一百岁了。”
“要是你真比我大,那么我从今后每年长两岁,总会追及你。”
“要是你怪我不该爱你,那么使我爱你的实在是你自己,一切我不知道,你应该负全责。”
打出来自己都想笑,谁能想到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信里展示出来给心爱女人的,是这么一个幽默风趣、会撒娇又会撒泼的样子呢,大概连朱先生最亲近的朋友也未必见得到吧?
这样可可爱爱的样子多到不胜枚举,对自己的认知也清晰的狠。悄悄加一句,如果真的有男生想要把女生追到手,不妨试试朱先生给出的建议哦~我基本上全程姨母笑看完整本书,看了十天,嘴角就没掉下来过,光是想着今天看过的信都会觉得幸福到溢出来。
朱先生对宋清如,
是良师,会告诉她很多人生哲理;
是益友,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时候给出建议;
是伙伴,一起论诗谈心;
是搭档,他和她一起完成了译莎的工作。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