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往的生活中,总是喜欢与人攀比。我看到和我同龄的小伙伴已经月入3万、5万,婚姻家庭幸福美满,肤白又貌美,难免心生嫉妒。曾经有段时间会想要逼自己一把,制定5点半早起,向成功人士看齐,希望能做点什么改善一下状态。可都无疾而终。回首往昔堕落的日子,除了遗憾也不知道怎么做总结。
米德是加拿大某家银行的股票经理,他所在的区域很偏僻,加上他是一个业务新手,没有人对他的业绩抱过什么期待。可是他居然屡次打破记录,拿销售冠军。其实区别于别人的地方在于:他总是在自己的办公室上放120个曲别针。每打一次电话,就移动一个曲别针。这是视觉量度。也称之为习惯追踪法。
富兰克林每一天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册子,追踪自己遵从13项良好品行的情形。例如“抓紧时间”“避免闲聊”之类的。宋飞则每天坚持写笑话。他们都在用着这个方法。从未放弃。验证了复利的守则: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永远不要打断它。
为何这样做有效果呢?
1. 这个方法显而易见
这个方法很诚实地记录了你做了(没做)多少事情。你无法欺骗自己。曲别针有没有移动。本子上有没有记录。笑话有没有写,都真实存在。
2. 这个方法有吸引力
肉眼可见的进步是最可喜的。当一个人面临挫折的时候,很难感受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习惯追踪提供你所有艰苦努力付出的证据,默默地提醒你你取得的进步。你看着早上的日历有着空白方格,它激励你继续下去。打开简书,写作的字数告诉你,你已经比别人写的多得多。
3. 这个方法令人满意
看着自己积累的视觉证据,它帮助你把焦点放在了实现目标的过程当中来。你的成绩、投资的收益、书稿的页码不断增加。心里想着:这个状态真好。我要保持。
可是某一天我中断了一些好习惯怎么办?
人生变数太多,我们意外状况很多。也许是孩子生病,也许是出差在外要应酬。错过了当天的习惯并没有关系。只要有一颗想要弥补的心。不要过分谴责自己。因为人生是长跑并非短跑,再接再厉很重要。
分数和业绩一直没有提高怎么办?
我想这时候你可以尝试调整一下自己的关注点。假设你是餐厅的老板。你想要知道你的厨师长做的好不好,如果只是看营业额,那就太单一了。因为对于饭菜不满意的客户也是会付钱吃饭的。相反,如果你跟踪有多少顾客吃光了盘子里的菜,可能会更加有效果。
如果你只是想要减肥,把目标锁定在体重上,那么你可能为了减肥而选择减肥餐、减肥药或者节食,那可能就会顾此失彼,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所以选择正确的衡量方式太重要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数据驱动的世界里面,倾向于高估数字的作用,低估任何短暂、柔性、难以量化的东西。错误地认为只有度量因素是唯一重要,而忽视最重要的其他,其实不可取。
假如你愿意调整自己的关注点,从体重数字到皮肤好不好、睡眠如何、性欲如何等。对你的帮助可能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