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游?你确定看到了我在梦游?”我瞪大眼睛,看着老戴。
老戴重重的点头,开始比划:“你突然从床上坐起来,闭着眼,直挺的就想下床,我拉你,拉不住,你的手一会儿指天花板,一会儿又指着前面墙壁,嘴里还嘟囔着,我听不清楚,鬼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哈哈大笑,这厮看到那么恐怖的一幕,讲述时,还能如此的神情自定,看来心理也够强大的。 要是换了我,没准早吓得哇哇大叫了。
老实说,我可能还真是有梦游症的,只是从来没去确定过。
第一次梦游,大概要追溯到我的孩童时代了。那时候,读一年级,期末考试后,还没放假,我就发生了梦游。
当时,我母亲全程目睹了整个过程。
话说,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我早早的就睡了,而我母亲还在灯下批阅着当天考试的试卷,亲,你没看错,的确是“灯下”,而且还是煤油灯,那个时候的山村教师是非常辛苦的。
我不知道我发生梦游的时间具体是几点,我感觉好像睡了好长好长的一觉,然后,我起身了,注意,是闭着眼睛起身了,直直的向门口走去。
一开始,母亲并没在意,她以为我要起床拉尿。七十年代的山村学校宿舍还没有配置卫生间,要解决内急,得去公共厕所,白天还无所谓,到了晚上,简直要人老命。母亲就在房门口放了一个小桶,以备不时之需,小孩子嘛,总有晚上憋不住的时候。
可是那天晚上,母亲发现我下床后,并不是去小桶那儿,而是想开门出去,她才觉得不对劲了。
母亲马上问了一句:“暖暖,你干嘛去?”
“我去找胡老师。”我闭着眼睛应了一句。
“找胡老师干嘛?”母亲很奇怪,胡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家就在学校旁边的村子里。
“看看我考了多少分?”我回答地依然有板有眼。
据母亲事后回忆,我说话的语气和腔调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一直是闭着眼睛说话的。
“不是才考完嘛,哪里有那么快!快回到床上去。”母亲一边继续批阅试卷,一边没好气的说。
“哦,好吧。”我应了一声,居然也就非常听话的折回头,又闭着眼睛走回到床上,倒头便睡了。
第二天,母亲问我昨天晚上怎么突然想去要去找胡老师,我一脸茫然,竟然没有半点印象。
这大概就是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次梦游了。
长大后,梦话没少说,梦游倒是少了,去查过一些资料,梦游最常见于儿童时期,大脑的发育还不完善或者出现了异常,就可能出现梦游的行为,人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在房间重复的做一些事情,但这种因素导致的梦游很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的发育进而慢慢消失。
人大了,脑神经发育成熟了,反而不会梦游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