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分享书目《浮士德》
首先分享一下为什么读这本书~
当时觉得那本书还挺有意思的,超出我心里预期(虽然是名著,但是不无聊,碎碎念的口吻很有趣)。
然后又想起来以前读过歌德的《浮士德》的故事(但是没有读过原著),就想着来读一读。
第一次简单读过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写了一个朋友圈:
大概就是说,给我一次机会,我也愿意把灵魂交给恶魔。
这个故事其实特别简单,魔鬼和上帝打了个赌,然后哄骗了浮士德,让浮士德用自己的灵魂作为交换(赌注),魔鬼帮他享尽人间繁华。
但是名著往往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你知道剧情,甚至知道结局,但是你还是可以读下去。
当然了这种名著读起来也有费劲的地方,比如说戏剧化的语言、大量的诗歌、宏大的场面,没点欣赏的心情,的确难以适应。
读这本书最让我感慨的是,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真的每一处都见证着作者的用心。
试读片段:
由于明媚春光的眷顾,河流和小溪都解冻了,山谷里绿遍了希望的幸福。
古老的冬天衰弱不堪,躲回到荒凉的深山里去了。她一面逃遁,一面还从那里送来一阵无力的冰雪成条状铺洒在发绿的郊野上,可太阳容不得一点儿苍白。
到处活跃着生机和热望,它要用彩色是万物复苏,可这地区却见不到一朵花,它于是拿盛装的人群来代替。
可能是读快餐小说多了,再去看经典,发现哪怕是一处无足轻重的景色描写,作者也兢兢业业,比喻、拟人都很优美。
《浮士德》这部悲剧是歌德从二十几岁起始、直到八十几岁,在他死的前夕才完成的。
六十年间经过改稿,经过停顿,但是最后的定稿从头到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都被一个一致的精神贯注着。
现在大概没有人会用几十年去写一部作品了吧。每个字句都精雕细琢,时间的洗礼是最严苛的考验。
故事的开端是《天上序曲》,上帝和魔鬼赌赛,上帝准许魔鬼去诱惑浮士德,因此演出这一部悲剧;归终是以魔鬼的诱惑失败,浮士德死后的魂灵得救而结束。
一开始,浮士德是一个学者,他学富五车,但是并不快乐。
他说,我穿任何衣服都感到局促人生的痛苦。
让我一味玩耍,我未免太老,但要我清心寡欲,我又太年轻。
这世界还能给予我什么?
你应该安贫守命,应该安贫守命,这永久的歌曲响耳旁。
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每个时辰都沙哑地向我们歌唱。
每天早晨醒来,我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几乎费流满面,眼见这一天,悠悠忽忽又将一事无成,一事无成。
他对这样的学者生活感到厌倦,甚至想要自杀,向死而生。
绝望的时刻,魔鬼乘隙而入了。最后和魔鬼订约放弃了学者生活。
签订契约的时候,也是本书的重点戏。
这里的语言也非常凝炼。
浮士德:如果安静下来游手好闲,虚度时光,那就让我马上完蛋;如果你能谄媚我,诳骗我,是我自得其乐,那就算我的末日来临,我也争这个输赢!
梅菲斯特:一言为定。
浮士德:奉陪到底。
如果我对某个瞬间说,停留一下吧,你多么美呀。
那你就可以把我铐起来,我心甘情愿地走向毁灭,那么就让丧钟敲响,让你解除职务,让时钟停止指针下垂,让我的时辰就此完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