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做对吗?
今天这么一问,缘自于自己跨界了,对,跨部门去做了一些事情,而且定好心,要坚持一个月。
这些日子的反思,让我更看到了自己在这三年中是有多么地放任自己,忘记了以前那么努力那么用心的自己在哪里,对,在我的疑问中,这三年里我自己也会想,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地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但是这三年多来,我放任自己了,居然是一个原因,这不是我自己想要的工作和想要的生活。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到你的努力是在假努力,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就是那个假努力的人,对,那三年多,就是假努力,因为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行为根本没有匹配过,目标很大,行为很散,或者说有很多挑别人毛病的内心。
差不多有近一周来,我每一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情是去车间,对,就是去车间,对于一个负责人事财务这一项的我来说,天天一早跑去车间在外人看来是没事找事。但我心里明白我在观察我也在找人沟通,我在寻找合适的人合适的岗位。因为近三个月来,生产部门人员变动很多,有两个部门总是生产脱节,但不断地招人不断的增加人手,结果还是脱节。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得找到现象背后的真相,看似不归我管的事情我却去管了。
这一年的离职率,这一年的销量,这一年的薪酬增长率,早已在我心中一目了然,为什么产量没有增加多少,人员却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从理论上来讲,因为新人多,不熟悉,要一切重新开始,所以没有效率,但真正的原因呢,明明我招了好几个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生产与仓库的沟通衔接有问题,生产同部门上下班交接沟通衔接有问题,不同部门上下流水沟通衔接有问题,生产部门新人来了三个月还不会合理安排工作,技术部门与生产衔接也有问题,一下子看到了那么多的问题,怎么解决,拖只会问题越积越多,但我插手也不是很合适。那就从旁点拔新人。该留的人留,该辞的人辞退,该换的人换。或者会说说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一动不动,只会越来越差。
今天就动了一个口,辞退一个不得力的员工,看似一个动作,但也起一定作用,产量加大,效率的提升,不是说我增加了多少人,而是单人的产出率是不是上升了。做财务久了,会看到什么都是和利润有关,会看到什么都是成本,但做人事久了,会想到人的主动性不是靠盯的,也不是靠指使的,所有的源动力在个人。如果员工没有内在的动力去努力工作,再怎么样,都是很被动的,只有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的把效率提升上去,有些一线员工是希望能学点技术的,那有机会就让对方去学习,他会更愿意去做事情,有些一线员工只希望能多挣点小时工资的,那在岗位下安排如果从来没有加班的工种,就很可能留不住人。不是说我能让员工听我指挥,而是我的安排让他得到自己想要的,这样的工作效能一定会大大提升。
再问一下自己,我这样做合适吗?其实不是很合适,就连老板都会觉得不合适,你只要做好你的事情就可以了,但这些日子的招人,让我更感触到频繁换人,谁都增加工作量,谁都没有效率,只有真正用到合适的人,才能把大家的工作量大大下降而且把工作做好。这也是我今天和老板沟通后自己表达的。
其实我自己也有一个内心小小的想法,如果你看到,其实我不仅可以做原本的这些,同样其他的管理我也可以做到,不是说我要把别人的工作抢掉,而是我逼自己一把,看自己在完全看不懂图纸的情况下,能不能扭转一些状况。能力的提升,有时找一个机会试下,会让自己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再回头问自己这样做对吗?凡事不认对错,或者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想想,有更好的方法,但我相信,此时,我是用了自己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