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底无私天地宽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1908年—1969年),原名陶际华,号剑寒,湖南省祁阳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民群众熟悉和爱戴的革命前辈。
曾志(1911年4月4日 — 1998年6月21日),女,原名曾昭学,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
二、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
“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是清代雍正皇帝曾经书写过的一副励志联。这副对联可以说把人性悟透了,一般人最缺的两样东西:一是意志力和胆魄,大事当前,总是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纠结、彷徨,不敢下狠心,缺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魄力!二是公而忘私的精神,小我意识太强,总是考虑个人得失,个人利益为上,内心很多算计,大事当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
而这副对联,就是医治这两种病的一剂良药,一句话就点透了:有大志者即使卧薪尝胆也在所不辞,勇往直前;心地无私天地宽,无私者无畏,不计个人得失,百折不回,一往无前。“有志”与“无私”结合,天底下没有干不成的事业。这就是这副对联的现实意义所在!
三、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抱着纯粹而强烈的愿望,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没有任何私心。
凡是抱有私心的,最终都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违背社会公众的利益,失去人心。只有从良知良心、不夹杂任何私心的愿望出发,抱着赤诚之心,做到“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才能把事业不断做大。
做到“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才能摒弃一切私心贪欲,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去,不为一些蝇头小利而改变方向,迷失自我。
无私者无畏,没有任何私心的人,在面对困难时才能无所顾忌、勇往直前,在面对外界的误解时才能泰然处之、坚守初心。始终抱着自己纯粹的愿望,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事业的成功。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成功,实现真正的事业成功。
四、天长地久,以其利他
天长地久。就是天地都长长久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句话讲的是天道,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不是只为了自己生存,所以它在人们心中是长久存在的。
故能长生,把它理解为“在人们心中长生”,我觉得更符合上下文的语境,而且更能说得通。不然,仅仅是不为自己生存,所以就能长久生存,从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上有点讲不通。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句则是以前面的“天道”推而广之,讲到“人道”。
圣人,也就是有境界、有智慧的人,越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大家越是往前推他,往是抬举他;越是将自己置之度外,越是被人们长久地纪念,越是有更好的生存状态。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是一个反问句,表示肯定。难道不是因为其无私吗?所以能更好地成就其私心。
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两个词,一个是“无私”,一个是“私心”。无私,是一种境界,私心,则是一种本能。
其实,人人都有私心,比如生存、健康、成就感等等,这些私心合理合法。
天地也有私心,天地的私心是什么?就是要得到万物的崇拜和敬仰(当然,这是人们的臆测)。那么,天地是怎么做的?是无私将阳光雨露洒向人间,所以得到了人们的敬仰,在人们心目中得到了永生。
所以,圣人应该效仿天地,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将自己置之度外,人们才会将他推在前面,才会得到更好的生命状态,这样反而成就了他的私心。
老子用“天长地久”这样一个现象,推出“天道”以其不自生,故能永生;再由“天道”推出“人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这种“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用现在的一个流行词,就是“利他”的思想。
天地利他,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所以得到了人们的敬仰;圣人利他,所以得到了人们的推崇。
所以,我们想要成就“私心”,只有效仿天地和圣人,先做到利他,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这是一种境界,其实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