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择的悖论》五

《选择的悖论》五

作者: 焱菲Hither | 来源:发表于2022-03-19 23:27 被阅读0次

接受社会制度加在我们身上的条条框框,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限制,这值得吗?

如果一个社会允许我们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它早已给了我们答案——通过提供选择,它选择了自由。

如果一个社会不允许个人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它实际上也给出了答案——选择了限制。但是如果毫无限制的自由会阻碍个人追求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也许加设一些限制会让我们过得更好。

如果“限制”可以接纳有限的自由,“自由”也可以受到一定的“限制”,人们就会逐渐变聪明,懂得衡量什么才是适度的限制。

次级决定

要减轻选择自由带来的负担,一种方法就是决定好什么时候做决定。

比如遵守规则的决策。如果系安全带是一条规则,你就会照做,而不会考虑只是去两公里外的市场需不需要这么麻烦;如果你遵守婚姻的规则,就不会欺骗你的伴侣,放弃日后可能会遇到的无数个让人痛苦的诱惑机会。

要是你按照自己的规则来生活,那又是另一回事,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遵守规则可以让你远离选择的烦恼,无论是在坐车还是参加鸡尾酒会的时候。

设定没有规则这么严格。

标准比规则和设定更为宽松。当我们建立起一套标准时,就把选择的世界一分为二:符合标准的选项和不符合标准的选项。

当我们不得不做决定的时候,只需要在符合标准的选项中搜索。

要决定一件东西是不是足够好,比决定它是不是最好的要容易得多。

如果我们把标准和习惯结合起来,目标就更精确了。一旦发现了符合标准的东西,就可以依此做决定,最终的选择就会在这个范围中诞生。

通过运用规则、设定、标准和惯例来约束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条理,有更多时间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那些无法回避的选择。

每个次级决定都会付出代价,每作出一个选择就会失去另一些好机会,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决策方法,我们可能一天都过不下去。

由于我们推崇选择的自主权和自由,你可能会觉得拥有它会让我们更快乐。因为通常来说,我们需要的东西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能够让我们愉悦之物。

但“需要”和“喜欢”其实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大脑系统掌管的,两个系统之间可以协作,但大部分时间是单独运作的。

毒品成瘾者极度地“想要”吸毒,即便直接吞服药物也只能带来微乎其微的快感。刺激老鼠的一部分大脑区域可以让它们“想要”食物,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喜欢这些食物。因此“需要”和“喜欢”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分离的,就好像我们希望得到的选择和实际作出的选项是分离的一样。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需要选择,但是当我们真正拥有选择权时,却未必真的想要选择。同时,如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作出选择,生活就会比我们想象中更糟糕。

机会——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

无论如何,如果她把重要的特征都列出来,然后仔细思量,把每一个可能性综合起来考虑,最后总能作出决定。

列表中每增加一个新选项,这些要取舍的东西就会产生负面的心理效果。不得不做选择这件事本身就会影响我们的感知,决定越重要,这种取舍对最终结果的满意度的影响就越大。

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每一个选项的价值都不能独立于其他选项而单独评估。做选择的其中一项成本就是放弃其他机会,这被称做机会成本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包含机会成本。

因为作出一个选择而丧失的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不考虑机会成本会让人误入歧途。

决策明智与否常常取决于你的人生目标和时机。

考虑机会成本可能并不会影响你最终的决定,却可以让你对这个决定的意义有更明确的认识。

根据标准的经济学假设,一个决策唯一的机会成本就是第二好的那个选项的价值。

假设我们正在做下周六晚上的计划,所有的选项按照偏好顺序排列如下:

■ 下馆子吃顿大餐。

■ 随便吃点然后去看场电影。

■ 去爵士酒吧听音乐。

■ 跳舞。

■ 准备一顿大餐招待朋友。

■ 看棒球比赛。

如果你选择去吃大餐,那么“成本”就是你的饭钱加上失去看电影的机会。根据经济学家的说法,你的“成本账”到这里就算完了,这样你会对自己作出的选择感觉更舒服。只需要考虑“第二好”的选择带来的损失,而不需浪费精力在其他选项会导致的损失上。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因为每一个选项都有不同的好处,如果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那么每个选项都有可能在某方面是“第二好”的,甚至是最好的。

看电影可能是锻炼思维的最佳方案;听爵士乐可能是放松的最佳手段;跳舞可能是最让人身心愉悦的锻炼方式;看棒球比赛可能是发泄多余精力的最好方法;设宴款待朋友可能是体验亲密感的最佳途径。即便总体上来说有一个第二好的选项,但是每一个被你放弃的选项都有吸引人的地方。

因此,下馆子吃大餐就意味着放弃增加智慧、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发泄多余精力和体验亲密感的机会。

如果你选定一个偏爱的选项,那么每一个你曾经考虑过的方案都会让你损失掉一些做别的事情的机会。

心理发现

如果机会成本会让最佳选项的整体吸引力下降,而且机会成本与我们否决掉的众多选项息息相关,那么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而我们意识到的机会成本越大,被选中的选项带来的满足感就越低。

多项选择的存在让我们更容易想象出实际上不存在的选项——一个结合了所有选项的优点的完美选项。

我们越沉浸于这种想象,对最终选择的满意度就会越低。因此,选择越多,我们就会越难受。

如果最佳假期、最佳工作或是欢度周六晚上的最佳方式真的存在,那么增加选项只会让生活更美好。因为任何新增选项都可能是最佳选择。但事实上这些最佳选择并不存在。最终决定决策质量的是人们做选择时的主观感受。如果选项数目多到会让主观满意度降低,我们的感觉往往更加糟糕。

取舍难题

强迫人们在选择时权衡得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优柔寡断,甚至会不高兴。

每当我们被迫做一些需要权衡得失的决定时,对选择的满意度远没有单独考虑某个选择时那么高。

要是人们每每做选择都被迫权衡得失,他们会怎么做呢?可能之一就是推迟或逃避决策。

需要反复权衡的问题会让人们更难作出决定,所以他们就会推迟决定;而简单的货比三家能让决策变得更轻松。当只提供一个选择时,人们的反应就介于前面二者之间。

风险程度低时,冲突会让人们更愿意逃避选择

如果人们面临的选择需要进行权衡才能决定,而且选项相互之间冲突的话,所有选项的吸引力都会明显降低。

人们觉得要权衡再三才能作出选择实在太痛苦了,所以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帮他们做决定的机会。

很显然,人们把研究者提出的问题(“认可”或是“否定”)当成了寻找决策依据的指南。这是一种有效规避冲突的方法。如果你只需要考虑选项消极的一面,就不用考虑积极的那一面。

每当我们被迫做一些需要权衡得失的决定时,对选择的满意度远没有单独考虑某个选择时那么高。

被放在一堆杂志中时,每一本杂志都会因为对比而有所得、有所失。又因为失比得影响更大,对比的结果就更差了。结果便是,我们对选项的判断最终都会受到其他选项的影响。

心情不好,决定糟糕

好像人人都觉得权衡取舍可以让人们作出更明智的选择。我们都希望医生在给出治疗建议之前先好好权衡一下;希望投资顾问在给出投资意见的时候再三衡量;希望《消费者报告》在给出购物建议前慎重揣度。我们唯一不想做的就是自己去做权衡比较。我们不愿意亲力亲为,因为当我们想到机会成本和它背后的损失后,心里会觉得不好受。

权衡带来的消极情绪不仅会使选择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也会影响选择本身的质量。

大量证据表明,消极情绪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范围缩小。我们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因素上,而不是全面考虑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这样我们可能就会忽略掉非常重要的因素。消极情绪让我们分心,诱导我们关注情绪因素而不是选择本身。需要权衡的因素越多,选择风险就越高,消极情绪就会更强烈,这就会严重影响选择的质量。

消极情绪会导致注意力范围缩小,无法全面考虑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相反,心情越好,思维就越灵活,能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

选择的必经之路。可以用到的一个小技巧是限制选项的数量,避免机会成本不断增加。

当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考虑新的选择时,每一个选择带来的快感都会大打折扣,到了最后,快感就会荡然无存。

增加选项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确会让选择的满足感大减,甚至会让人沮丧。

相关文章

  • 《选择的悖论》五

    接受社会制度加在我们身上的条条框框,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限制,这值得吗? 如果一个社会允许我们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它早...

  • 选择的悖论

    背景:培训第一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 在今天的课程中,讲到了如何设计需求调研表提高调研的结果呈现效率的原理,其中...

  • 选择的悖论

    选择多是进步的标尺。有所选择是将我们与计划经济和石器时代区分开的东西。是的,有所选择令人幸福。但这也有一个“度”,...

  • 选择的悖论

    我最怕有选择困难症的朋友,他们买一个东西可以对比半天,最后还有可能挑来挑去就不买了。 我一直以为这类朋友是慎重体现...

  • 选择的悖论

    关于作者 巴里·施瓦茨,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沃斯莫尔学院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曾经四次登上TED的演讲台,有将近1000万...

  • 选择的悖论

    选择的悖论 选择过多了也让人头疼,这就是选择的悖论。 选择多是进步的标尺。有所选择是将我们与计划经济和石器时代区分...

  • 选择的悖论

    自从Kindle在中国上市,很多人就在纠结要不要入手一台,但纠结的程度和内容很不一样。有的人纠结的是,已经有了一个...

  • 选择的悖论

    市场上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在不停的推陈出新,初衷是为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选择,让他们能够选择到...

  • 选择的悖论

    老王坐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一下电视黑了下来 菲菲:完美主义者 王妈:满足者 原来是老王的媳妇菲菲和老王老妈(以下简称...

  • 选择的悖论

    1、要作出明智的选择,第一步就是确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关于目标,你必须确定一件事:是非得选择最好的那个,还是说足够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的悖论》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xo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