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牌的本质是:你是谁?你有什么特点?你为别人能带去什么价值?别人在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到你?很多人会有疑问,“我一个普通人,好好工作,好好领工资,又不想当公众人物,为什么要打造什么个人品牌啊?
在打造个人品牌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三个误区:
第一,普通人不需要塑造个人品牌。只要你处在这个社会里、工作中,你的同事、上级、客户、亲友就会建立一个对你的印象。别人认识你的方式,给你贴的标签,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如果你想管理别人对你的印象,那你就是在运营和管理你的个人品牌。我们需要主动去管理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在更大的市场和职场里,个人品牌代表了在某个领域或范围内,别人听到你的名字时,对你实力的认可。
个人要打造和运营个人品牌,目标无非是:一是做大规模,扩大你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二是提升你的个人品牌,拉高你的个人价值。
误区二:我很低调,不喜欢那么高调。低调是一个人的风格、靠谱的特质。不是不对外传递的理由。一个人不主动传递就会少很多的资源和机会。
误区三:准备好了,再开始。其实只要你不开始,你就永远也准备不好,我们个人定位也需要在实践中调整,技能也需要在实践中刻意练习才能得到提升。不敢开始的背后你在担忧什么?是恐惧,不自在,还是担忧?此时我们需要突破自己的想象,跨越自己的恐惧。
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掌握和塑造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那就要接受被其他人掌控。
一个人的影响力究竟来自于哪里?影响力也是属于权力的一种,但获得这种权力并不是靠岗位或者法定赋予的权力,而是靠参照权力(魅力)和专家权力。
在网上我们看到一些人很有影响力,俗称“网红”,比如咪蒙,罗胖,新东方系列的李笑来,罗永浩,古典…。
就拿我加入的007社群,比较有影响力的创始人覃杰,三磊,金马,娜些年华,宛不大,我们班的张胜萍大哥,美美,小颖等。
靠专家权力获得影响力的有:比如得到上的各位专栏老师:万维钢,李笑来,薛兆丰,宁向东等等。他们在自己各自的领域内深耕细作,专业性极强,在本专业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占领了这个学科的头部资源,抢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罗胖靠参照权力获得了很大的影响力,每天语音60秒坚持了两千多天,这是多强的自律才能做得到。身边的例子,我们班的小颖,张哥更多的是靠参照权力,每天坚持日更写作和演讲,让别人看到了他身上那种超强的自律品质。而美美更多的是靠专业权力,在建立个人品牌方面,产品打磨,营销推广等等,专业性很强。
总结,打造个人品牌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个人品牌打造过程中,做产品最虐人,做产品就是靠你的专业性去打动别人。还需要极强的自律精神。再此过程中获得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
那么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呢?
第一,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势定位。优势,就是你的能力、潜力和资源;位置,就是你想要影响的人群,以及影响他们的程度。
第二,抢占强烈特征的个人标签。对想要建立个人品牌的你而言,方法也是一样的,你需要对你想影响的人,进行认知建设,让人们接受你的定位。其次,你的表达和宣传要恰到好处、切中要害。具体怎么做?有三步:
第一步,明确你想要影响的受众群体;
第二步,明确能够到达和影响他们的渠道;
第三步,在这些渠道上,反复地强化你的“人设”,也就是人物设定。
第三:持续展示,积累品牌效应。巨大的品牌力量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品牌建设和积累。个人品牌也是如此。持续的品牌积累,背后的目的其实是“占位”。市场竞争很激烈,可以抢占的定位有限,谁失去了关注和存在感,谁就退出游戏了。积极的角度,品牌积累,是为了“蓄势”。
你需要在选定的定位领域和渠道里,做这么三件事:1,持续输出内容;2,持续地学习与积累;3,戒断那些对你的个人定位造成冲突或干扰的信息,不要展示它们。
个人品牌的打造背后是“持续输出”,这个其实是真正的核心。因为仅仅通过外在手段营销和传播,但没有靠“持续输出”内容来积累个人实力,也就是所谓的“蓄势”,是无法打造一个长期的个人品牌。所以关于个人品牌定位有两个核心原则:真实+知行合一,要持续不断的在自己选择的领域输出有价值的作品。定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际过程中做动态调整。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去打造自己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1,专家权力:教学业务,自己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知识面,知识之间的链接、联系,思想,价值观等等。讲课能力最为关键,一个老师的讲课水准基本上可以看出他的专业水平。
2,参照权力:个人魅力,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则”。“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比如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做到尊重学生,有没有经常给予他们肯定、鼓励和欣赏,有没有经常给予学生及时的正面反馈。
3,保持持续输入和持续输出,有输入才有积累,有输出才有价值。通过阅读线上线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度;通过讲课、写作不断输出自己的经验,给他人传递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