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到市图书馆出来时还不到11点钟,便又来到了图书馆一墙之隔的雁峰公园,参观坐落回雁峰中部山坡上的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
这座突显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米。纪念馆主体由厅堂及厢房构成。主要陈列展览有王船山出生及生平介绍,王船山的主要思想及对历史产生的影响,王船山著作年表,历来研究王船山学术成果的著作简表,以及部分王船山作品和王船山思想的著作等。
王船山,本名王夫子,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农历九月初一,生于衡阳回雁峰北端的王衙坪。字而农,号美斋,中年称“一瓠道人”、“更名壶”,晚年仍用旧名。是明末清初时期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因隐居衡阳县曲兰乡(今船山乡)石船山,故自称船山老人、船山病叟,后人称船山先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二月,病逝于湘西草堂,安葬在现衡阳县曲兰镇船山村老屋组大罗山脉的虎形山上。
王船山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诸多著作。存世的著述73种400余卷,散佚的约有20余种。
在纪念馆厅堂的正中央,耸立着王船山的半身塑像,大理石座基上刻有“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十四个金色大字,这是王船山自题画像的中堂联。
此对联表达了王船山的志愿:要总结批判传统儒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思路。前一句是说自己致力于儒家的学术研究,他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详尽的研读、评注和创新。
后一句的意思是明朝亡了,七尺男儿岂能屈服,“从天”的意思,天一般就代指朝廷,就是明朝的灭亡使自己心灰意冷,乞活埋就是说不怕清政府的压迫,整体两句就是表现自己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
在纪念馆有两件物品特别醒目,那就是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相传王船山出门时,手擎雨伞,脚踏木屐,用此来表示自己“头不顶清朝天,脚步不踏清朝的地”之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个传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与王船山同乡的我大姨父经常讲起。
后人总结王船山思想有五个层次:一是王船山哲学以历史性思想为核心,试图从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生发出“乾坤并建而捷立”的合主客分立思维与“天人合一”思维于一体的思想体系。
二是船山哲学就是“以人为依”,经由“通极于道”的形而上思辩,再到“汇归于道”的历史实践所构成的一宏大历史性思想体系。
三是历史性开展而形成“天之天”“物之天”“人之天”三个层面交互融合所共同构成的历史性哲学体系。
四是“天地间气化流行”,没有情感意志,是无心的。所谓无心,即为自然。
五是“天地之化,无非自然。”但其生化又是发自本身的,即是宇宙本真的元气活动,即道的自我变化生成。
王船山的唯物主义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顶峰,他将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推向新的高峰,并对后世的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毛泽东等名人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今,虽然王船山先生逝世330多年了,但海内外研究王船山思想的机构和专家学者依然很多,官方的、民间的都有,研究成果颇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船山思想对后人的深刻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