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宝玉的奶娘李嬷嬷看到宝玉盖碗里的糖蒸酥酪,不顾其他丫鬟的提醒,倚老卖老地全给吃了。在她看来,袭人吃得她就更吃得,想到上次喝了宝玉的茶,宝玉气得砸了碗,李嬷嬷的心头更是窝火,赌气走了。
宝玉回屋,见晴雯躺在床上生气,才知是李嬷嬷惹恼了她,劝她别和李嬷嬷一样。
袭人回来,宝玉让人拿那糖蒸酥给袭人,丫鬟们才说被李嬷嬷吃了。宝玉正要说话,袭人忙道:
“原来留的是这个,多谢了。前儿我因为好吃,吃多了,肚子疼,闹得吐了才好了。她吃了倒好,搁在这也是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炕。”
宝玉信以为真,去给袭人剥栗子。
袭人挺会灭火的。上次李嬷嬷喝了宝玉的茶,把宝玉气得要上报贾母把她给撵了,袭人说“要撵就连同大家一起撵吧”,才把宝玉的火给灭下来。如今,李嬷嬷吃光了他特意留给自己的糖蒸酥酪,还不等宝玉生气,袭人就给巧妙地化解:反正我吃了也闹肚子,她吃了正好!宝玉信了袭人的话,不再追究那个酥酪。
红楼里,素有“贤袭人”一说,我看名符其实。
宝玉一边给袭人剥栗子一边问:今天在你家看见的红衣姑娘是谁?若也生活在贾家就好了。
这话袭人不爱听了:我一个当你的下人也就算了,还挑我家最好的姑娘也当你的下人,难道我家都是奴才命?!
宝玉急了:我只不过赞她的好,正好配生活在这样的家里,偏偏是我这样的浊物生在这里!
“男人是泥,女儿是水”。宝玉喜欢没嫁人的姑娘,不沾世俗,纯净而美好。在宝玉的思维里,美好的姑娘就应该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
“她可没那造化!明年就要嫁人了。”袭人说。
宝玉一听红衣女子要嫁人,心里免不了感叹一番,为那女子未能生活在奢华的贾家而惋惜。
“这几年,姐妹们都没怎么见面,如今我要回去,她们却都去了。”袭人叹道。
宝玉听了一惊,这是袭人将要回去的节奏吗?
原来,袭人的母亲和哥哥想要把她赎回去。遭到袭人的坚决反对,还因此哭了一场:
“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剩下我还值几两银子,要不叫你们卖,没个看老子娘饿死的理儿。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这会子赎回来做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了。”
花家卑鄙,袭人是以“死契”的身份卖入贾家的,母兄为何还想反悔地将她赎回去?他们是真的希望袭人从此不再为奴?错!因为他们还想借袭人嫁人时再敲诈男方一笔,可谓榨干袭人最后的一滴血。只因瞧见了宝玉对袭人的小儿女之态,他们似乎看到了袭人有望成为宝玉姨娘的前景,那是更高更完美更具诱惑的枝头。
母亲和哥哥见袭人态度如此坚决,就再也不提赎回的事了。
袭人铁了心地不离贾家,为何还在宝玉面前说她母亲要赎她回家的呢?
原来,宝玉仗着贾母王夫人的宠爱,总不听束缚,也不务正业,作为宝玉的首席大丫鬟,这让袭人大伤脑筋,她想借要回去的事来探宝玉的心里有不有她,想借此约束宝玉不服管教的心性。
哪知宝玉一听袭人要走,叹道:真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早知道要走,就不该弄来,到头来剩下我一个孤鬼!
袭人趁机说,想我不走也行啊,你得依我三件事。
宝玉说:“别说是三件,就三百件,我也都依了。我只求你们看着我,守着我,等我一日化成了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等我化成了烟,风一吹就散的时候,我也顾不得了,你们爱去哪就去哪!”
“化灰化烟”后才走,可见宝玉对袭人是很依恋的。她细心地照顾着宝玉的吃喝穿戴,像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像弟弟对姐姐的依恋,舍不得离开。宝玉的狠话听得袭人胆颤心惊:我的爷,正要劝你这个,往后不可以口无遮拦地乱说!其二,好好念书,别让老爷生气。其三,再别谤僧毁道,再别吃人家嘴上的胭脂。若这些都改了,连八抬大轿都抬不去我了。
宝玉连忙说:“我改!我改!我全都改!”
两人说到三更天,才睡了。
为了引导宝玉勤奋好学走上正途,改掉那些坏毛病,袭人也是煞费苦心了。一个丫鬟,能如此设身处地地为宝玉的前途着想,被王夫人喜欢,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