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保障险系列2:保障四兄弟,只知道重疾险?你太out了

保障险系列2:保障四兄弟,只知道重疾险?你太out了

作者: 小险女A米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05:16 被阅读0次

1.

这是保障型保险系列文章的第2篇。

上一篇保障险系列1: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保障型保险?讲了配置保障型保险的重要性,第2篇就来说一下,保障型保险的种类和作用。

所谓保障型保险,简单讲就是为了转移人身风险而提前配置的保险。

这类保险可以在被保人不幸罹患重疾,或发生严重车祸需要治疗时,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救命钱,而不用四处借钱,或者是通过“水滴筹”发起捐款。

与它相对应的一类保险是储蓄型保险,指为未来确定发生的事件,提前做好的资金准备,算作是一种特定资金储备保险。

比如孩子一出生,他/她读小学、中学、大学的时间就确定了,父母需要支付教育费用的时间也就确定了,如果能提前准备好一笔专款专用的教育金,未来会更加轻松;

再比如每个人都会变老,而在挣钱能力日趋降低,甚至没有了收入之前,如果能提前储备好足够的养老金,老年生活会更有尊严些。

从两类保险的定义上来看,保障型保险是家庭保险规划的第一步,在做好家庭保障之后,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逐步进行储蓄类保险的配置。

2.

保障型保险包括4个险种:意外险、寿险、重疾险和医疗险。

意外险,是用来应对突发的意外事故的险种。

因为意外事故造成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会给付身故或全残保险金,另外,大部分意外险还附带意外医疗责任,可以报销因为意外造成的就医诊疗费和疫苗注射费用。

比如因为烧烫伤治疗的医疗费用,还有因为猫抓狗挠,造成的狂犬病疫苗的注射费用。

意外险的身故或全残保额,通常设置为年收入的5-10倍,而附带意外医疗额度建议选择1万或以上

这样意外医疗险与百万医疗险组合搭配,可以抵消掉百万医疗的1万免赔额,超出部分再由百万医疗报销。

寿险,是以身故和全残为赔付责任的保险。

根据保障的时间,分为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其中,终身寿险主要用于家庭的财富定向传承和合理规避遗产税,定期寿险,主要用来转移被保人身故和全残后的家庭债务和责任风险。

人虽然没了,但是留下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房贷、车贷可以按时还,子女教育和父母赡养也不会有太大落差,因此定期寿险又被称作:最能体现“爱与责任”的保险。

有房贷、车贷或其他借款、有孩子的家庭,都建议配置定期寿险

重疾险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个险种,但重疾险的功用,很多人并不是特别清楚。

重疾险虽然叫重大疾病保险,但是他并不是用来报销医疗费用的,而是罹患重疾期间被保人的收入补偿,也叫失能补偿

之前医生告诉你,重大疾病应该怎样预防文中,说过重大疾病五年生存期的概念:罹患重疾的人如果挺过病后的5年,基本就算治愈了,这5年被称作五年生存期。

所以,重疾险的保额通常设置为3-5倍的年收入,这样才能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过五年存活期(头两年是治疗期,后三年为营养康复期)。

如果预算有限,可以以此为规划目标,逐步加保到理想状态,但像北京这样医疗成本相对较高的一线城市,建议保额至少要做到50万,最好做到100万。

重疾险的分类还是挺复杂的,比如根据是否有身故责任分为:消费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根据保障的时间分为: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根据重疾的赔付次数分为:单次赔付和多次赔付,其中多次赔付的产品根据重症病种是否分组,又可以分为:重症分组产品和重症不分组产品……

后面会单独写一篇重疾险,这里就先不详细展开了。

以上三类保险(除了意外险的意外医疗部分)都属于给付型的保险,即达到合同的要求后,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至于给付的保险金,受益人可以随意处置,可以治病,也可以用来消费,保险公司一概不管。

医疗险与他们不同,属于报销型的保险要求先治疗,然后再拿着病历和单据去报销。

这样看,保险金只能用于医疗上,还要求是合理且必须的医疗费用,因为是单据报销,所以一笔医疗费用只能报销一次,报销额度不会超过花销的总费用。

医疗险的种类挺多,比如我们的社保、公费医疗以及公司上的补充商业保险,都是报销型的医疗险,属于比较基础的医疗险。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商业医疗险,如根据就诊的医院不同,可分为:次中端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保险责任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多,有的一年几百块,有的一年要几万块钱。

后面也会专门写一下医疗险,这里不再赘述。

简单总结下四个保障险种:

意外险是应对意外事件的发生,寿险是应对意外和疾病身亡后家庭的债务和责任的,重疾险和医疗险是应对疾病的组合拳,所以两个险种又统称为健康险,一个负责给一笔钱,另一个负责医疗费的报销。

3.

怎么配置四个险种来应对人身风险呢?

不妨先想想,个人或家庭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呢?

比照人生四大喜事,有人总结了人生的四大悲事:活得太短、活得太惨、活得太长(钱没了人还在)、半死不活。

这个神总结,基本可以概括人生的风险了。

活得太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英年早逝”,可能是因为发生意外车祸身故,也可能是因病治疗无效而离开。

不管因为什么,未尽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而过早的离开,对其他家庭成员(配偶、子女、父母)来说都是无比痛苦的一件事。

活得太惨,可能是因为意外事故造成了伤害,比如烧烫伤、严重摔伤、车祸损伤等,也可能是因为罹患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

活得太长,是指随着人的寿命不断延长,退休后没有收入的老人,可能要用退休前积攒的收入及养老金,维持更长的老年生活。

尤其是我们这代人老了后,那时微薄的养老金可能需要坚持更长的老龄生活。

如果没有足够的养老储备,人人向往的长命百岁,有可能是慢性病缠身、重症高发,有可能还需要专人护理才行的风烛残年,好像并不是什么喜事。

半死不活,通常是因为意外事故造成了高度残疾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24小时照料的状态。

把每个风险拆分开,很简单就可以看明白,应该怎样配置四个险种。

不管是因为意外、疾病、猝死,活得太短和半死不活的风险可以概括为身故或全残的风险,保险设计的目标为:与被保人身价相当的身故或全残保障,可以通过配置意外险+寿险+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来保障

之所以被称为活得太惨,是不仅让人经受身体的折磨,还要承受沉重的医疗负担。所以,保险配置要以将经济负担降至最低为目的

社保、补充商业保险之外,配置医疗险+带意外医疗责任的意外险+重疾险(因身体/年龄问题无法购买重疾险的,可配置防癌险)是比较理想的组合

注:通常百万医疗险的责任包含因疾病、意外造成住院的治疗,且报销社保外用药,但通常有1万元的免赔额,所以意外治疗的费用的报销可以通过意外医疗+百万医疗的方式,这样意外医疗费用抵扣掉百万医疗的1万免赔额,需要自己承担部分就更少。

因疾病住院的,可以通过社保(或公费医疗)+公司补充医疗险(也就是二次报销)+百万医疗险的组合,通过公司补充医疗险来抵扣百万医疗险的1万免赔额,如没有公司补充医疗这部分,可选择购买1万额度的住院宝,或者1万免赔额自己承担。

活得太长也就是养老的话题比较大,风险可以简单分为两部分:医疗支出和护理支出。保障险能解决的是医疗支出部分,比如慢性病长期治疗费和重大疾病治疗费,护理方面的支出,还需要提前做好养老金及投资理财规划,用养老金做好养老最基本的保障,再通过投资理财所得博一下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老年保障部分要提前规划,因为保障险对身体和年龄都有要求,已经进入老年的话,基本很难再购买重疾险和医疗险。老年人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配置防癌险和防癌医疗险。

4.

相信大家买保险的初衷跟我一样,想规避人生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让人生之路更平坦、更顺利一些。

事实上,来向我咨询保险的人,大部分不识风险真面目,往往只看到了风险的冰山一角。

他们总是这样说:“有重疾险吗?给我推荐个重疾险产品呗。”或者“给我推荐个寿险产品吧?”

我通常是不会直接推荐产品的,而是先跟你聊聊天,可能会从购买保险的初衷聊起,还会问一些问题,涉及家庭成员信息、健康状况、家庭财务,甚至是投资理财的情况等,看起来是一些“很没用”的问题。

然后再做方案递出去,通常这个方案不会是对方要求的单一“重疾险”或“寿险”,而是他所需要的整体保障方案。

如果对方不跟我聊需求,我一般是会拒绝出保障方案的。就这点,柚爸爸都不能理解,说我太学术、太教条。

但我始终认为,保险是一件几十年、甚至是贯彻终身的大事,值得大家认真并慎重对待。

作为你值得信任的经纪人,我只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你的现状了,才能帮你做好所有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才能最终设计出最吻合你需求的保障规划。

以上,希望你能理解。

在通往幸福、美好的道路上,愿保险能给每个家庭保驾护航。

这是我最大的梦想,也是我写保险系列文章的主要原因。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保障险系列2:保障四兄弟,只知道重疾险?你太out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e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