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一暼
很多年前,那时我还在学校教书,因为自己平时爱写点小文章,所以好为人师,喜欢给学生上作文课。学生问我作文的问题,我常常卖弄自己的心得体会,给他们说一些“独家秘诀”。
我教的班上有个男生,胖乎乎儿,叫王志伟,写作基础不错,下课了常常到办公室跟我探讨问题。有一次,我就跟他说作家杨朔的散文不仅短小精悍,而且具有诗情画意,特别适合借鉴模仿。王志伟问那您说具体怎么模仿呢?我说你只要记住下面几条,反复练习几遍,就万事大吉啦。
1.先为故事预设一个诗情画意的环境,比如海边,田野,山村,小镇等。
2.除你之外,再虚构一两个人物,最好是老人,饱经风霜的那种,还得是底层的普通劳动者。
3.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虚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能够说明一定人生道理,具有哲理性,并且是由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引发出来的。
4.为了清晰和突出,对话一定要分行写,把有分量的话都分配给普通劳动者。你自己的话只是提问引出话题就行。
5.描写完对话,再用简短景物描写升华一下,能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最好。
我说完,王志伟如获至宝,反复练习了两三篇,后来真给我交来一篇他自己觉得满意的习作《海潮》。我看完,说:“写得不错,除了个别语句啰嗦了一点,总体上模仿得很好!”我念给其他语文老师听,他们也都说好。于是,为了鼓励他,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我们企业的报纸发表。我同学在报社是副刊编辑,他看到文章,表示肯定,说可以发表。师生都很高兴。
时隔多年,再来看这件事,我忽然感到我误导了学生。最不应该的是让学生在写作时抛弃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丢掉弥足珍贵的真情实感,去程式化地模仿一个作家。更何况,对于杨朔六十年代发表的散文,学术界本身争论就很大。现在,我把它写出来,一是自我批评和反省,二也是与老师们自勉。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教育要发自内心,发自真切,一切虚假不实,私心杂念,邪门歪道都要抛到九霄云外去。即使无意间误人子弟,也是悔不当初的。
附:王志伟习作《海潮》
海潮
石化一中高二一班 王志伟
在我生命的旅程里,第一次用到了青年这个词儿,今天。5月4日,又恰恰是第一次属于我的节日,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后,我独自来到海边。
朝阳刚刚升起,浮在远处的海面上,红彤彤的光辉洒在海水中,映出一片光亮。晨风,带着海的气息的风,掠过我的脸颊。
在一块突出海面的岩石上,已经有了一位老人,在岩石上端坐,两手夹着那根发亮的拐杖,拐杖头支着下巴,凝神注视粼粼的海水。那眼角的丝丝皱纹告诉我他饱经沧桑,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仿佛沉浸于昨日美好的回忆中。
我轻轻来到老人身后,静静地站着,海风使我的衣裳不停摆动。终于,老人慢慢转回头来,注意到了我,他和善地笑了笑。
“是来看潮的?”老人用轻缓悦耳的声音问。
“是的”,我回答。我登上岩石,坐在老人身边。
“多大了?”老人问。
“十八了。”我说。
“今天该是你们的节日,青年人的节日。”老人又转回身,面对大海,沉默了,
“你爱海吗?”老人突然问我。
“爱,很爱!因为它的博大,它的广阔和深远,它的胸怀中有了许多神秘。”
“你们就是海呀!”老人忽然说。
老人一边望着大海,一边缓缓点头。
“你们青年人就是这大海,广阔吗?神秘吗?这就是你们。而我曾经也是这海中的一滴水呀。”
我注视着老人,若有所悟。
天海一线处,泛起一条白线,长长的向两边延伸。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轰鸣,很轻,但却很有力。
“潮来了”,老人说。
我站起来,向远处眺望。
“有世界就有海,有海就有潮,海是世界的主体;没有海,世界就失去了生机。潮是海的灵魂,没有潮,海就没有了活力,也就失去了海的意义。”老人又说。
渐渐地白线近了,很近了,已能看出最前面的浪头。那不是白色,是被朝阳染过的玫瑰色的浪花,蜂拥而至,冲过我们所坐的岩石,冲上沙滩。第一层浪花向下滑去,在沙滩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蜿蜒的痕迹,第二层浪花又来了……
潮势越来越猛,层层的浪花反复在沙滩上冲击,一下,两下,每一下都伴随着巨大的轰鸣,激起满天的碎玉。它冲击我们脚下的岩石,有什么可以阻挡的呢,它要把那广阔中孕育出来的精神,那能量释放出来,
“这就是海的力量,你们的力量”,老人无限感慨,“澎湃着,咆哮着,这就是青年人的力量,青年人是可畏的,他们的力量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我多想是青年人,我是说,我多想回到青年。我深深的知道青年人的价值,一个人最宝贵的时代是青年,珍惜吧!”
潮退去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潮退了”,我站起身来。
“不”,老人没有动。
“没有退?”
“是的,潮是不会退的,它永远在大海中存在着。在你眼中的潮已经退了,但实际上,它在海的彼岸正酝酿一次更大的冲击,明天,他更加壮观!
老人竖起拐杖,我连忙把他扶起来。
“老了,老了,”他自嘲地笑了笑。
“努力吧,年轻人,将来就靠你们了。”
老人走了,留下两行坚实的脚印。
(《天津石化报》,1994年5月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