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书的人一定会把书看的“高尚”。因为书这个载体对于读书人真的有一种不可估量的份量。读书人通过书这个载体来增知,增识,思考,汲取营养。通过书这个渠道来认识一些自己所不能经历的世界。而且中国文字本身的遣词造句又是具备如此大的魅力,让人领会文学的美妙。这些都是看书可以给予人的种种好处。
看书到一定的年龄和程度,就会自觉,自己不会这么认为看书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往往是不怎么读书、没有动力读书、没法坚持读书的人会这么认为而已。并且我们说的“高尚”这个词,就是跟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宣传导向作用有关,因为为了仕途,为了鱼跃龙门,所以那句话放到现在“贻害不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实是官本位下的“官高”,并不是读书本身高。古代科举制度下,普通人家读书是唯一的跨越阶层之路,读书只是手段,考入仕途,谋取官职才是目的。包括现在读书也只是一种手段,升学晋升学历职称,谁说不是“手段”呢,只是对一个纯粹的爱看书的人,就以我为例子,看书是为了获取内心的丰富,心安理得,排遣空虚,填充孤陋寡闻等等而已。如果还自以为高尚,那就错了,因为读书实在是一种笨功夫和慢工夫,它既不经济,也不是什么心法,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也不会让你一下子谈吐优雅,一下子内涵丰富,修养有多么高。
我觉得对于一个成年人,一个已经在社会上打拼的人,一个不在体制内,毫无升学历、评职称、教学需求、学术研究需要等牵绊的普通公民,看书,纯是一种爱好,无关痛痒,无关功利,无关风雅,就是跟大多数人喜欢看剧刷手机喝酒抽烟一样的日常。但是不可否认,读书是一种积累,是一种正向的积累过程,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某种收获,哪怕是无形的精神财富,但是看剧刷手机,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我们,只会流于纯粹的消耗和虚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