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别人口中‘完美’姐姐和哥哥,可能是一个非常紧张和不安的人;一个酗酒者的太太,可能是一个非常脆弱沮丧、苦苦撑持‘贤惠’皮囊的人。一旦和这些人接触,就会不禁惊讶:“天呐,这家里每一个人都有病!”
看到“每一个人都有病”,我还真是吓了一跳,有点心虚的感觉。好像说的就是我,是我的家庭……
也想起来了,我邻居家的姐姐,患上精神分裂症也二十多年了。
每一天,她都在她妈妈的高度控制下生活。不发病的时候,她有时候出来找我们聊天,看到她妈妈从大街上走过,她就慌张地跟我们说:“不聊了,我要回家了。”
这么多年,真的,她吃什么、穿什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所有的一切全部要听妈妈的。
按理说,女儿患了精神分裂,当妈的该是愁苦得白了头,可是她妈妈,完全没有,反而像是活得很滋润,周围人都老了,她也不见老。
如果按照家庭体统的理论,这个邻居家的姐姐该是做了高压家的替罪羊吧?
02
在《热锅上的家庭》的第四章,作者给我们做了“家庭系统”相关概念和理论的介绍。
据说在本书第一次出版的年代,个别治疗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作者写作本书的主要是向同行和大众介绍庭治疗的基础理论和临床优势。
说句题外话,在我们中国,如今别说家庭治疗,就是个别治疗也还没有普及吧?
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听到看心理医生也会觉得:“那是精神病才会去做的事吧?”
话又说回来了,每个人都有病,你怎么确定你不用去看看呢?
言归正传,在作者看来,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会彼此牵制和影响,任何一个家庭问题都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共同造成的。
20世纪50年代,一群人类学家、沟通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不断地观察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期似乎与其父母的婚姻冲突息息相关。
“一旦父母争吵激烈起来,子女就会发病,把生病当作维持家庭稳定的灭火器。”
这种现象大家有没有一点熟悉?类似的,但没那么严重的情形几乎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上演。
我们和伴侣大吵,旁边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我们终于于心不忍,和伴侣停止了争吵,去安抚孩子。
一边嘴里还说着假话:“没事,宝宝,别怕,我和爸爸(妈妈)只是在讨论事情,或者开玩笑……”
即使没结婚的朋友们,大概小时候也都充当过爸爸妈妈吵架的灭火器吧?
这样看起来,生一个孩子,可真是有必要。
但是,小心,你的孩的状态也能轻易暴露你们家的氛围,你和伴侣的感情状况。
“不快乐的人来自不快乐的家庭,而那个家庭里又充满了其他不快乐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