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得到是好的,失去是坏的;进步是好的,放松是坏的;有成效是好的,毫无迹象是坏的……这种看似“明智”的划分,在我们的面前筑起了一个个高低不等的山,等待着去跨越。得到变作理所当然,不加以珍惜,却对失去或暂且停滞的状态格外敏感,闷闷不乐。
这样的怪圈削弱了满足感,似乎人心有一个无底洞,只有不停地填东西,才感觉稍许的安全。但每当得不到的时候,又会转化成对自己的苛责。现代社会竞争的副作用是,大部分自诩勤奋的人,只在乎拼命往前。对这群完美主义者来说,成功是常态,不允许有一点点的失败,时刻不敢松气,担心上司、朋友、恋人会不喜欢、不接纳这个不够好的自己。归根结底,产生这样的心理,是因为,他们自己接受不了不够好的自己,即使只是暂时的状态。所以为在意的外界的评价,实则是将自身感受投射到外人的结果。
前几天在看丛非从老师的公众号,他提到了“教育模板”的概念:
从我们受教育的角度,我们学会了很多应该:人应该上进、应该外向、应该开朗、应该脾气好,应该……然后我们认同了这些教育模板。开始了对自己的切割,努力把自己打造为符合社会好青年的模板,做到这些所谓的“对的好的”事情。可是我们还是做不到,然后陷入了更加的自责和焦虑。
只要我们还在评判,我们就在切割自己,杀死自己,成为一个模板化的人物。但我们的本能是活出自己啊,是活着啊,怎么能允许你随便杀死自己,所以我们就难以变得好起来。意识上通过教育而想改,但潜意识活出自己的动力并不想改。
评判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对外在标准的认同,定义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不断被要求,我只会感觉:不爽。
他还阐述了“完美”并不是正面的集合,反之,“有好有坏”是它的特点:
我们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伤害。你愿意关注哪面,你就会使用哪面。
愤怒既有伤害,又有连接。自责既有痛苦,又有动力。内向既有创造力,又失去了一定交际能力。好脾气看起来很好,又没法让人走进。邋遢既节省了体力,又看起来难受。要干净看起来舒服,每天很累。
反正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有资源的一面,也有问题的一面。所谓改变,不过是放弃自己的一种好,得到另外一种好,然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很可能这也放弃了,那也没得到,然后一直在路上。
与其努力把自己框成某一个模板,为什么不发挥自己本来就有的资源呢?为什么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呢?人本来就是完美的啊。所谓的完美,不是哪里都是好。而是有好有坏,就是完美。
2
或许,对待自身,只要保留七八分的执着就好。做事力求尽善尽美,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偶尔看到路旁的风景,开个小差,玩耍一番,也未尝不可。抽离出二三分,放松休整,储存通往下一站的能量。适时的停止,和前进一样重要。
看向作品,“七八分”也通用。好的作者,不会把话写满,他们涂涂删删,定会留出几分空白,让读者遐想片刻,填进自己的心境。交响乐的慢板乐章不可或缺,持续的高亢令人紧张,舒缓的旋律是调剂、是休憩,以调整状态,迎接下一个高潮。
事情做得太多、太满,既耗费不必要的精力,又因为不懂得节制,蜻蜓点水,没能深入核心。不如找到擅长面,学习、应用与之相应的技能,这样的效果明显好于弥补自己的弱项。再找出节奏,区分急缓,哪块需要花时间重视,哪块可以粗粗略过。
然后,我们可以尝试,适当地放下评判。
喜欢上有好有坏的自己,进而,喜欢上这个有好有坏的生活。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