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我都是一个很懒的人.
这不是什么自贬的话,只是我仔细回想自己活到现在,所走过的二十六年人生路,所得到的一个推论而已.
小学时,我属于比较调皮,爱表现的小孩.那时好奇心也挺强,还记得那时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缠着让我爸妈买。到我六年级的时候,一部《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动画片热了起来。那时也是比较喜欢看,但当时在我爸妈看来,这是“不务正业”(我当时的成绩还算不错)。还记得有一次上班会课,班主任会宣读一部分学生家庭作业里家长的批语。当时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念出了我的作业里我爸的批语:学习还算不错,只是过于沉迷蓝猫。具体的文字可能有些偏差,但意思是这个意思。之后的事就记不太清了,我只记得当时我哭得很厉害,很委屈。
之后中考考试,在我们市一中的入学考试里,我考了好像第12名。因为市一中的入学考试是比正常的中考考试要早一两个月时间,所以我算是提前从备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所谓“年少得志”,没经历挫折,总得膨胀起来。之后的时间,我体内被压制已久的淘气的基因,开始蠢蠢欲动。上课不再认真听讲,甚至还经常打闹,影响别人学习,现在想想,我还是觉得挺对不住我的同学,心中隐隐有股内疚感。
之后的剧本,就基本已经写好了。升初中,学习压力变大,每次妄想靠自己的小聪明去考取高分,然而在市一中,身边从不乏更聪明,更勤奋的人。所以理所当然地开始逃避,认为自己只是不学而已,只要我认真,肯定能考得了好成绩。然而之后到了高中,到了大学,甚至到了现在,也从未认真过。浑浑噩噩地活到了现在。
现在旧事重提,也不是说埋怨我父母耽误我的教育,毕竟在他们的认知水平当中,他们已经是做到了他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也不是为了追忆过去,期望药店有瓶后悔药卖,让我能重头再来。
重要的,是我能否从过去“暂时不成功”的经历中,获得成长。
首先,从过去的经历中,可以先得出:我是个很懒的人。
小学考上市一中,这说明我是有付出的努力的。但把时间拉长到从出生到现在,这点努力平均下来,在26年时间的长河里,还砸不起一个小浪花。之后的时间,努力主要是用于内耗,在勤奋与懒惰之间互相摇摆(而且懒惰的时间长得多),如果以结果为导向,我怕是与我预期的“正常人”标准中,已经是负数级别了。
所以,可以暂且得出,我目前是个很懒的人,无他,这是我活到现在的一个基本事实而已。
为啥我会变成一个看起来很懒的人呢?
回想过去经历,我认为是内耗。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跑步的时候,后面还拖着个轮胎。拖着负重去跟别人比赛,能赢才有鬼。
既然暂且我认为内耗是我向前奔跑的一个负重,那么目前我有什么思想上的工具,能摘掉这个负重呢?
就我目前的知识储备里,有两个算比较趁手的:罗胖的《有效行动的逻辑》,古典提到过的“你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罗胖的《有效行动的逻辑》中,提到过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一片森林中迷了路,怎么样走才最靠谱?
站在原地等救援?那你基本上会饿死。
最好的办法,是仔细分辨水声,然后跟着水声的方向走,找到水流后,在沿着水流的方向走,最终走到临近大海的地方,你也就走出了这片森林。
沿着水流走,因为水流弯弯曲曲,你肯定会走很多弯路,但水流肯定不会让你走回头路。只要你粮食够,体力够,肯定能走出这片森林。
延伸到我现实的处境,在外部环境如此复杂,而我自身内耗如此巨大的情况下,最为有效的做法,就是先干了再说,然后再强迫我大脑将平时用于内耗的精力,去辅助我行动的进行。具体的做法,我想在明天的文章里,说说我个人的思考。这是其一。
古典在《罗辑思维》代班的那一期《超级个体》中,在节目的最后,他提到过一个问题:
“你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这个问题,我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都有印象。只是一直以来都是理解字面意思,从未深入思考。然而今天从古典的话中再次听到,却让我多了一个新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内耗”。
我经常内耗来,内耗去,耗来耗去,不就是自个现在损失多少,将来得到多少的问题吗?进一步讲,不就是最简单的“世界是善是恶?”这个终极命题吗?
我以前为了得到眼前的吃喝玩乐的快乐,不就是因为我认为未来前途一片黑暗,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吗?这样看来,我当时的所作所为不是非常合乎我“理性”的判断吗?
既然知道我内耗的基础逻辑,延伸到我现实生活,在外部环境如此复杂,利弊相互纠缠的环境下,做一个相信这个世界真善美的“老好人”反倒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相信这个世界,所以理所当然地相信自己现今所做所为,在未来都只会有两种情况:预料中的好结果(成功),或者是预料之外的好结果(失败)。所以,因为都是好事,不做才是傻瓜,基于这个逻辑,就巧妙地避开了内耗,就能利用本来用于内耗的精力,主动地去做更多的事,然后产生一些预料中的好结果(成功),但更多是预料之外的好结果(失败),如此循环往复,在时间维度足够长的情况下,”老好人”总会收获一个在大方向上,自己预料之中的,一个巨大的好结果.
所以,让自己变成一个”老好人”,也是解决内耗问题的一个终极解决方案.
�p�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