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杨杰老师关于“寻找改变的着力点”的课,有以下收获:
课程讲到一个四岁的妈妈给孩子报了各种的兴趣班,杨杰老师给家长的建议:这种行为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父母是否有想过,孩子学了这些东西,最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杨杰老师让所有的父母都给自己十年后的孩子画一幅心理画象,希望孩子是怎样的人就画成怎样的。比如,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心态阳光,希望孩子有好奇心,拥有探索精神,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希望孩子做事有条理、有计划、能安排好生活。希望她有很多的朋友、希望拥有高质的亲子关系等等。
这些应该是每一个父母都希望的。可是很多时候父母都着眼于当下,报各种兴趣班,把孩子时间占满,最终却并不能帮孩子抵达这个终点,达成这个目标。
没有兴趣的兴趣班,会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最终导致厌学。父母经常催促和提醒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让孩子依赖心强,时间安排紧凑,也没有时间交朋友等。这些都影响孩子的未来画像。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给孩子爱与支持,建设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第二、始终参与体育运动;
第三、趁孩孩子年纪小,慢慢放手,包容暂时性的混乱,允许孩子多体验,多尝试,这个时候犯错的成本代价也是最小的。
第四、让孩子多和其它朋友一起玩,多参加集体活动;
第五、跟随孩子的好奇心,可以把孩子的好奇的问题记在一个本子上。
最终,选择孩子最有兴趣的主题让孩子上课外班就可以了。
这些都是针对学前的孩子。小学阶段特别中学阶段,放手,陷入混乱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也更让家长左右为准。家长放手吧,当下的局面很难应对;不放手吧,孩子的自觉性越来越差。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孩子越长大,改变的成本越高。
按重要程度来说,亲子关系永远大于课业作业。不要把大部分的精力和能量都消耗在课业任务上。只要把亲子关系搞好,才能让课业问题发生自然的转变。
中学阶段的孩子自主性更强,也特别排斥父母的越界和干涉。这个年纪的孩子能改变的空间非常有限。父母要学着尊重孩子,哪怕孩子的某些方面让人不甚满意,也要提醒自己:“他今天的行为,是我们过往塑造的结果,如今,对孩子的影响和塑造,已经过了高峰期。我们不要过度期望,导致跟孩子产生斗争。
有最大改变空间的是亲子关系。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更多的自主空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比较动荡,需要给到孩子稳定、支持和欣赏,控制我们指责和批评的冲动,信任时间的力量。最终,才能靠彼此关系的质量,托举住孩子的成长。
周末了,没有电子产品的儿子又是坐立不安。他昨天拿着爸爸的平板一直在找视频看。原本这个平板是爸爸给妹妹用的。儿子却一直看了一集又一集的电影。反复跟我唠叨着周末太无聊了,想去图书馆。图书馆又没开门,外面的时而又大雨滂沱。看着儿子焦噪不安的行为,我默许他看电影。
但是看到他连看两三个小时候以上,我又忍不住焦虑了。最终还是决定收回平板,没有给他看了。明显感觉到儿子的忧郁,不太高兴。直到晚上要上床睡觉,本来答应要读的英文课本也没有读,我提醒他,他就更不高兴了。我也没有多指责他,就说了一句,”你不读的话明天就不要看平板了。“说完,其实我自己意识到说错了。这是一种威胁。可是我却不敢承认这个错误。
儿子开始有情绪了,一边是想要睡觉,一边是被威胁,他还是拿着书跑到我身边,结果却是躺在妹妹的拼图上,把妹妹的拼图搞得乱七八糟。妹妹开始大发脾气,大哭大闹,这个时候我也有了情绪。我忍不住开始指责他,”你怎么可以这样发脾气。你不想读就不读,为什么还要这样闹。“儿子的怒火不敢冲向我,对着妹妹狂吼起来。妹妹哭得更厉害。
这让我更生气了,我认为这个比妹妹大9岁的哥哥怎么幼稚,什么都要和妹妹争,做错了事还有理。噌噌地一把火就上来。看着乱乱的床,我说:“那我和妹妹就睡你的床,你睡我们的床。”儿子马上发脾气把拼图全扫地上。这让我怒火中烧。我开始骂了他两句,他也生气了,于是他气冲冲地爬自己自己床上睡觉。还开着超大声的音乐。
我一气之下把音响的电源线拔掉。然后儿子马上跳下床,把整个房间的电源都关了。就这样,两个人都像失去理智的神经病一样,你生气,我也生气。爸爸看到我们弄出的大声响,马上出来干预儿子,也开始对儿子一顿指责和说教。最后在爸爸的要求下,要求儿子去看关于教育的视频。儿子完全是呆着看着电脑的。后来我看这么晚了,劝他睡了,在安慰了他一通他,最后他才没有赌气,上床睡觉了。
我发现自己每次面对儿子的脾气,就接不住,很容易生气了。情绪到来的时候,感觉到了自己的一股怒火,控制着自己。虽然知道自我觉察太重要了,但是生起气来真是脑子一片空白。
后面看到他生气,我没有再指责他,意识到自己态度不好,指责别人肯定也是不对的。虽然保持沉默了,结果又引来爸爸的参与,导致儿子承受更大的怒火。最后弄得大家都很不开心。觉得自己还是做得太失败了,经常犯同样的错误。这真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
今天学了这节课,也让我意识到,儿子现在是青春期了,我能影响和改变儿子的太少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和给他更多的自主空间,多去欣赏和鼓动他,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才能拉回迷途的儿子。
如果我一味的假放手,一味的不接纳儿子,那么我那颗控制的野心,依然会摧毁自己和儿子的关系,我们的关系仍然很脆弱,当前建立好亲子关系仍然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我希望看到十年后儿子,我希望他是什么样的?以终为始,找到宏观的着力点,找到通往未来的路。希望自己不要总盯着儿子当前的一些错误行为。我要看到儿子产生这些错误的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儿子这十几年的认知导致的,而这一切的源头也是因为我当初的错误管教。所以要改变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一起成长。
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也需要重新打造自己的思维体系,儿子的行为让我的认知有偏差,导致情绪的爆发,说明我的格局和看问题的维度是不够的。我看到的总是儿子的行为层面,没有看到冰山以下,儿子的能力、信念、身份层面,只有学会多个维度的看问题,我才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会只盯着儿子一个行为层面去看待问题。只有给儿子更多新的体验,重新体验新一轮的五齿轮,才能更好地帮助儿子改变他的认知,让他学会如何处理情绪,如何改变自已的固有思维。
要解决自己脾气一点就着的局面,还需要自己不断地深挖每一个情绪背后的根源。我不接纳儿子的行为,因为自己每次看到儿子发脾气,就特别没有耐心,我充满了无力感。我讨厌自己的无力感,面对儿子有时真的一点耐心都没有。
儿子有情绪的时候只会哭闹、倔强,沉默都让我感觉自己特别受挫,感觉自己特别失败,我害怕这种感觉,为了阻止他发脾气,会对他开始攻击。最后导致儿子变得越来越封闭自我。
因为我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儿子在我身上也习得了乱发脾气的结果,导致进入了恶性循环,问题永远也没有办法解决。我没有看到那个发脾气的儿子背后的根源,他也是满满地的无力感。如果他有更好的办法能处理自己的情绪,能懂得表达出来,又怎么会通过这种错误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呢。
我不接纳自己的无力感,当然也就没有办法接纳儿子行为背后面对事情的那种无力感和没有耐心。当我看到了这一点,我才知道,导致我无法面对儿子脾气问题,最大的根源,就是我不敢承认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看到了自己忙碌的背后,是迫切地想要处理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当遇到没有做好的事,我就特别难过受挫。我充满无力感的背后是因为我太累了,没有更多的精力,我也需要蓄精养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我看到了它,我才可能接纳它。无力感的背后是我渴求做得更好,做得更有效率。每一个阴暗面都有一颗向善向上的心。
当我我理解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阴暗面背后积极的态度,我才能接纳了自己阴暗面。我才能看到儿子的无力感背后的根源,他的需求没有被看见,他的认知有限,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
我才能真正地理解他,无条件接纳的他,我要接纳他的是情绪行为背后的原因,不代表着我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看到了自己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而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只有我们改变了,孩子才可能改变。
网友评论